王晶 李穎 路大川
阜新市屬于碘缺乏病病區,1994年全市實行了全民食用碘鹽的防治措施,為進一步了解阜新市碘缺乏病防治現狀,落實食鹽加碘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及時掌握阜新市居民戶食用碘鹽情況,現將2007~2011年碘鹽監測結果分析如下:
1.1 抽樣方法 按東、西、南、北、中抽取9個鄉(鎮、街道),每個鄉(鎮、街道)隨機抽取4個行政村(居委會),每個行政村(居委會)隨機抽取至少8戶居民戶鹽樣。每個縣區按至少抽取9個鄉(鎮、街道),36個行政村(居委會)的288戶居民戶鹽樣。
1.2 判定標準 采用直接滴定法(GB/T 13025.7-1999)測定鹽碘。根據《食用鹽》(GB5461-2000)標準,食用鹽含碘量(35±15)mg/kg為合格碘鹽,<5 mg/kg為非碘鹽,其他為不合格碘鹽。
1.3 質量控制 鹽碘檢測實驗室均經過國家碘缺乏病參照實驗室鹽碘外質控標準物考核合格。
2007-2011年共檢測居民戶食用鹽10361份,檢出合格碘鹽10041份,不合格碘鹽245份(其中71份含碘量大于50 mg/kg),非碘鹽75份,碘鹽合格率97.62%,非碘率0.72%,碘鹽覆蓋率99.28%,合格碘鹽食用率96.91%,見表1、2。

表1 2007~2011年阜新市居民戶鹽碘和頻數分布

表2 2007~2011年阜新市居民戶碘鹽監測結果
碘鹽監測是評價碘缺乏病防治措施的落實和防治效果的重要依據[1]。監測結果表明,阜新市在達到國家IDD消除標準后食鹽加碘干預措施仍繼續得到較好的落實,從總體上說碘鹽的加碘量較為適宜,鹽碘質量較為穩定(含碘量均值在31~34 mg/kg),某些居民戶鹽含量偏低有可能是居民存放不當(存放時間過長、存鹽容器不密閉、存放環境濕熱,陽光直射等)所致。碘鹽合格率均>94%,碘鹽覆蓋率和合格碘鹽食用率均大于95%,達到了《碘缺乏病消除標準》(GB16006-2008)中對碘鹽的要求。
綜上所述,阜新市碘鹽市場比較規范,監測程序也比較合理,但監測結果仍存在著加碘不均勻,有非碘鹽、私鹽存在。以食鹽加碘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對控制碘缺乏成效顯著,碘鹽質量應該常抓不懈[2],在今后的工作中應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做到科學儲存和食用碘鹽,自覺抵制私鹽,拒絕購買非碘鹽。監測人員應嚴格按照《全國碘鹽監測方案》[3]要求開展工作。生產部門應繼續保證碘鹽質量,將鹽碘控制在適宜水平。確保群眾吃上合格碘鹽。
[1]張樹彬,劉守軍,葉永祥.2005年全國居民層次碘鹽監測結果分析.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07,26(3):36-37.
[2]佟麗娟,潘平,王曉岑,等.2003-2007年盤錦市碘鹽監測結果分析.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8,23(2):122.
[3]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碘鹽監測方案》的通知.衛辦疾控發[200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