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鴻萍 盧昱菁
新生兒出生體重及低出生體重發生率是衡量社會發展和婦幼保健狀況的重要指標,為了解玉林市婦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出生低體重兒發生狀況,對住院分娩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現歸納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2009~2011年6月玉林市婦幼保健院住院分娩資料進行統計。
1.2 低出生體重兒判斷標準[1]出生體質量<2500 g的新生兒稱為低出生體重兒,不論胎齡大小,包括大多數的早產兒及足月小樣兒。其中,出生體質量<1500 g者稱為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質量<1000 g稱為超低出生體重兒。本文統計低出生體重兒數據包括極低出生體重兒和超低出生體重兒,提高出生人口質量。
1.3 方法 按上述低出生體重兒判斷標準,對2007-2011年梧州市人民醫院分娩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009-2011年6月玉林市婦幼保健院住院分娩新生兒11 502例,出生低體重兒 631例,出生低體重兒發生率為5.49%。其中,2009年為4.91%(192∕3907);2010年為5.24%(264∕5041);2011年1-6月為6.86%(175∕2554)。見表1。

表1 玉林市婦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出生低體重兒調查表
本調查表明,2009~2011年6月我院出生低體重兒發生率為5.49%,出生低體重兒發生率呈呈逐年上升發展趨勢。我院出生低體重兒發生率高于葉潔新[2]報道的3.46%(151/4364),低于李慶梅等[3]報道的 10.93%(197/1803)和張春麗[4]報道的10.01%(783/7821)。玉林市婦幼住院分娩新生兒出生低體重兒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發展趨勢,要加強圍生保健,降低出生低體重兒發生率,提高人口出生素質。
出生低體重兒是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段捷華等[5]報道,出生體質量 <2500 g的圍生兒其病死率(134.88‰)顯著高于出生體質量≥2500 g者(13.6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低出生體重兒患病率與病死率均高,會導致智力障礙,行為及應答能力降低。對出生低體重兒的影響是多因素的,孕婦的家庭經濟狀況、居住地區、母親文化程度、孕婦偏食、孕婦食欲差、不良嗜好、精神壓力、接觸高溫、孕期合并疾病、精神打擊、有害物質等對胎兒體重都會有影響,另外,早產、多胎、胎膜早破、嚴重妊娠合并癥等也是低出生體質量兒相關危險因素。孕婦的家庭經濟狀況好,文化程度高孕婦,更有條件主動接受孕前產前宣教,增加孕婦營養、指導孕婦避免接觸不良因素,可以減少低體重兒的出生,降低圍產兒病死率。對于孕婦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家庭,應引起社會的關注,采取各種措施,減少低體重兒的出生,提高人口出生素質。
[1]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3-104.
[2]葉潔新.低出生體質量兒151例妊娠相關因素臨床分析.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11):102.
[3]李慶梅,黃秀群,杜薇,等.2009至2010年某院新生兒出生低體質量兒調查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1,9(11):49.
[4]張春麗.2006~2009年我院低體質量新生兒調查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23):120.
[5]段捷華,龔紅燕,張朝霞,等.236例圍生兒死亡相關因素分析.醫學綜述,2010,16(5):785-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