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娟
臨床工作中接觸了千余名在口腔科就診的患者,他們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其中最大的八十多歲,最小的只有三歲。通過這幾年的工作,了解到口腔科不僅是精確細致的工作,而且治療時間很長,因此做好全面的,細致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為患者提供整體的人性化服務,給患者心理上一個安慰非常重要。
人的一切活動都是由心理決定的,心理過程,心理狀態(tài)和個性心理三者體現(xiàn)著人的整體活動,即動態(tài)-過渡-穩(wěn)定三方面的相互關系和特點。臨床發(fā)現(xiàn)90%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畏懼心理,主要是害怕疼痛,不同的年齡,性別,職業(yè)及不同性格,由于個體疼痛閾值不同,對疼痛感受程度不同,所以表現(xiàn)形式不同。針對不同的患者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將全面的,系統(tǒng)的優(yōu)質服務體現(xiàn)在我們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的體會。
1.1 注意和家長溝通 首先要注意和家長溝通,允許家長在旁邊進行防護,取得家長的主動配合,增加患兒的安全感。因為在治療過程中,孩子的恐懼心理有時會使他們哭鬧反抗,家長的安慰會讓他們安靜許多。同時,醫(yī)護人員在操作中要用和靄、可親、鼓勵的語言,表揚或激勵患兒,并且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以此來減少他們對疼痛的感受程度,使治療順利進行。而且在治療過程中動作要輕柔,盡量進行無痛治療。
1.2 為復診做好準備 口腔治療很少能一次和牙周病的發(fā)生。完成,因此要為下一次復診做好準備。并且教會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及口腔保健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指導患者及家長定期做口腔檢查,防止齲病。
2.1 青年患者的特點 青年患者雖然身強力壯,朝氣蓬勃,但對疼痛比較敏感。尤其是年輕男性,身體素質好,平時連感冒都不曾得,所以對疼痛更為敏感,更容易出現(xiàn)急躁,緊張,擔心等心理問題。
2.2 溝通 針對這一群體我們首先要熱情接待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病因,耐心細致地給予解釋及治療中可能出現(xiàn)的疼痛程度,所用的材料優(yōu)缺點,費用及療效,講明每一步治療中可能出現(xiàn)的機體的反應和并發(fā)癥,治療過程中盡量用溫柔的語言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不能說傷害患者自尊心的語言。
2.3 傳播健康知識 因為患者有了充分準備,才能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而且在和患者交流過程中把更多的口腔護理和保健知識傳授給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
3.1 老年患者的特點 老年患者自尊心較強,多疑,行動遲緩,針對老年人的這些特點,應主動熱情的與老年患者打招呼,象尊重自己的父母一樣尊重他們,耐心的傾聽細心地解釋,精心的治療。
3.2 防止并發(fā)癥 老年人各個器官相對于年輕人比較衰退,疼痛會使他們的血壓升高等各種病癥出現(xiàn),所以在給他們治療進行前一定要詳細詢問是否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病史,治療時密切觀察他們的血壓,脈搏,隨時觀察他們的身體變化,盡量采取無痛治療,而且治療時間不宜過長,防止由于疼痛而引起意外。治療過程中要不斷地用溫和可親的語言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解除他們思想顧慮,使之順利完成治療。
綜上所述,護士在工作中要注意本身形象,要以愉快積極的情緒感染患者。說話注意科學性和藝術性,避免不良暗示,加強與患者的心理溝通,因為有效的溝通,安慰性語言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恐懼的心理而獲得安全感。醫(yī)護人員應遵循“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保持以人為本的服務態(tài)度,讓患者獲得滿意的服務。同時醫(yī)護人員也需要學習新觀念、新知識、新信息,不斷應用于臨床實踐中。加強對來院就診人員的健康教育,提高群眾對口腔保健的重視,使之充分認識到口腔疾病對全身健康的影響,不斷提高全民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