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彥 包新華
2010年6月,我院收治1例輸入惡性瘧疾(腦型)合并重癥肝炎的患者,經過積極救治和精心護理,取得滿意效果。護理體會如下:
患者男,46歲,在南非從事建筑1年,半月前回國。無明顯誘因出現畏寒、發熱6 d,體溫最高39℃,伴食欲不振,厭油膩食物。在診所按上呼吸道感染給消炎、退熱治療。經疾控中心查瘧原蟲陽性,給予口服抗瘧藥?;颊叱霈F神志恍惚,到當地醫院就診,考慮惡性瘧疾(腦型),給予蒿甲醚注射液160 mg肌內注射,20%甘露醇250 ml靜脈輸入,癥狀未好轉,6月23日急診轉院。查體神志恍惚,胡言亂語,躁動不安,定向力障礙,皮膚黏膜及鞏膜明顯黃染,肝區壓痛。血涂片查瘧原蟲:見大量環狀體。肝功:總膽紅素90.6 umol/L,直接膽紅素41.7 umol/L,谷丙轉氨酶159 U/L,血常規、生化示:白細胞17.96×109/L,血小板17 ×109/L,尿素氮 45.6 mmol/L,肌酐437 umol/L,尿酸730 umol/L。立即抗瘧原蟲、降顱內壓、消炎、保肝降酶治療,實施特級護理。3 d患者神志轉清,8 d體溫恢復正常,檢驗結果逐漸好轉,康復出院。
2.1 嚴格消毒隔離 患者安置在有消毒、防蚊設施搶救室,專人護理,謝絕家屬探視。病室安靜、空氣流通,每日定時空氣消毒2次,每次1 h,室內溫度保持在16℃ ~18℃之間(此溫度不利于孢子的發育)[1],濕度50% ~60%。地面、桌面每日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次,醫護人員穿隔離衣、戴手套,嚴格執行傳染病昆蟲、血液隔離措施。
2.2 病情觀察 ①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狀態、躁動變化、抽搐癥狀,成人腦型瘧疾反復抽搐,提示腦部受損,預后極差。②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早期1 h測量一次,注意呼吸變化,呼吸困難引起低氧血癥加重肝臟損害。③觀察瞳孔大小、形狀、是否對稱,警惕腦疝的發生。④觀察發熱程度、頻次、持續時間及伴隨癥狀,做好高熱降溫處理。⑤觀察小便性質、顏色、量,醬油樣小便伴有腰痛是并發癥黑尿熱的表現。⑥觀察皮膚黏膜黃疸、肝功能及肝性腦病前期行為改變,避免病情惡化。⑦觀察溶血性貧血、出血癥狀,惡性瘧疾患者因紅細胞溶解后釋放出大量促凝物質,引起彌漫性血管內凝血[2],重癥肝炎凝血因子生成障礙也導致出血。
2.3 對癥護理 腦型瘧疾多見兇險發作,其特點是來勢兇猛,病情險惡,發展快,病死率高[3]?;颊呷∑脚P位,肩下墊高并使頸部伸展,確保呼吸道通暢。在發冷期注意保暖,持續高熱期,降低室內溫度,暴露肢體于空氣中,腹骨溝、腋窩溫水擦浴,頭部持續冰帽降溫。出汗期及時擦干汗液,更換干燥衣褲及床單,保證臥床休息,躁動時加床檔保護。用20%甘露醇降顱壓治療,要專人加壓輸液,保證液體速度,觀察有無滲液。留置導尿管,做好會陰部護理,防止泌尿系感染。
2.4 飲食護理 發作期給予清淡易消化低脂、低嘌呤、高維生素、高熱量營養豐富的流質飲食,鼓勵患者多飲水。發作控制后宜給高熱量、適量蛋白、高維生素普食。肝功能失代償期,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禁食動物蛋白,減輕肝臟負擔。肝功能好轉增加蛋白質入量,禁食含鉀高的食物。
2.5 心理護理 患者病情危急,心理壓力大,承受能力較差。護士向患者講解瘧疾相關知識,消除內心的恐懼感,在護理過程中,多關心、體貼患者,讓患者有安全感。主動了解患者的想法,有針對性地給予安慰、鼓勵、疏導。指導患者正確對待疾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護理。
2.6 用藥護理 靜脈滴注氯喹,可引起血壓下降及心臟傳導阻滯,嚴重出現心臟驟停,用藥過程控制液體濃度及速度,40~50滴/min為宜,密切觀察血壓、心率、心律變化,嚴重反應報告醫生停藥。氯喹口服可引起食欲不振、惡心、腹瀉、頭暈等,矚患者飯后服用,以減少胃腸道刺激。一旦出現毒性反應,多飲水或靜脈補液,促進藥物排泄。
惡性瘧疾是由惡性瘧原蟲感染,經按蚊叮咬傳播的寄生蟲病,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最流行[4]。該病的主要特點是并發癥多且重,早發現、早治療,實施嚴格的消毒隔離措施,積極救治,嚴密病情觀察,精心護理,是本病治療護理的關鍵。
[1]代敏,汪杏華,鄭萍萍,等.1例輸入惡性瘧疾患者的護理.當代護士,2008,12:75.
[2]邵風霖,葉萍.6例惡性瘧疾兇險發作及并發癥的護理.浙江預防醫學,2008,20(6):85.
[3]楊紹基.傳染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50-255.
[4]彭文偉.傳染病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