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輝
隨著衛生部2009年底新標準的頒布與實施,我院消毒供應中心執行新的質量檢測標準。對出現的質量問題,質檢人員嚴格把關,保證消毒供應中心供應給臨床的物品是保質保量的[1],從而達到預防醫院感染的目的。
1.1 回收器械時不能認真檢查器械的性能,器械的性能是保證醫療器械質量的關鍵。
1.2 超聲清洗機加熱的溫度設置過低,清洗時間設置過短或為了趕速度而未到設置時間自行停止清洗,嚴重影響清洗質量。
1.3 包布有污斑,使用太久有破損,器械軸關節有污跡,刀剪刃面處掉鍍不鋒利。影響滅菌包的有效期限,易形成致熱源,功能失靈的器械,影響臨床使用。
1.4 滅菌容器內的物品裝載過多,過分擁擠,不利于蒸汽進入和空氣排出,影響滅菌效果。
2.1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2],提高責任心,通過學習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使工作人員認識到回收、清洗、包裝、滅菌的重要性,注重培養和加強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的慎獨精神、質量意識,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
2.2 健全科室規章制度,加強科室質量管理,完善并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各工作區域的工作職責,規范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質檢工作由專人負責,由工作認真負責、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擔當,質量監測工作由質檢員負責,隨時監測每個環節的工作質量。發現質量問題及時處理。強化崗位職責,責任落實到人,確保每項操作流程都符合消毒供應中心的專業規范要求。
3.1 日常監測 ①每天監測含氯消毒劑的濃度,用四環牌G-1型消毒劑濃度試紙檢測,一般感染的物品所需消毒劑的濃度為500 mg/L,特殊感染的物品所需消毒劑的濃度為1000 mg/L,測定時,半分鐘內,浸過含氯消毒劑的試紙與標準色塊比較。②每天檢查超聲波清洗機的物理參數及運轉情況并記錄。③重復使用的包布必須一用一清洗,新包布使用前去漿處理,每天在燈光下檢查包布的質量,包布要求清潔、干燥、無破損。④每天在光源放大鏡下檢查器械的清洗質量及功能,清洗過的器械要求必須清潔光亮,無血漬、銹跡、污漬、水垢,特別著重檢查軸關節及齒牙處,不合格的器械要重新清洗,用手工著重刷洗不潔處。器械功能檢查,檢查器械的完好性、靈活性和咬合性,功能缺失予以更換。
3.2 定期監測 ①每周監測,每周對預真空式壓力蒸汽滅菌容器及干熱滅菌容器進行生物監測,監測滅菌器的滅菌效果,生物監測不合格時,應盡快召回上次監測合格以來尚未使用的所有滅菌物品,重新處理,并分析原因,是滅菌鍋出了問題,還是消毒員的操作有問題。對已使用生物監測不合格物品的患者,建立檔案,跟蹤觀察,實現可追溯。②每月監測,每月至少隨機抽查3~5個待滅菌包內清洗物品的質量,并記錄,不合格器械重新清洗。每月檢查清洗劑、潤滑劑、消毒劑及紙塑包裝材料的有效期,保證在有效期內使用。
3.3 不定期監測 ①臨床科室所用的呼吸機管道、氧氣濕化瓶及喉鏡在消毒供應中心集中處理,質檢員每次對含氯消毒劑及戊二醛的濃度進行監測,并記錄。②手術中使用的植入物每批次進行生物監測,一般情況,生物監測合格后放行,急診手術,除了生物監測外,還應放置第五類化學指示卡,指示卡結果合格則可以先行手術,若生物監測不合格,立即通知手術醫生,采取補救措施。
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的管理,提高工作質量,完善規章制度的建立,加強規章制度學習,是強化消毒供應中心規范化管理的重要措施[3]。護士長在物品滅菌及供應的全過程中實行質量跟蹤、追溯管理,建立標準化工作流程及監督機制,為臨床提供高質量的無菌物品,防止醫院感染發生,確保醫療安全。
[1]張杰,蘇迅,李新華,等.加強醫院消毒供應室的監測及管理工作.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7):2649-2650.
[2]鄭相湘,龔科.消毒供應室風險管理及防范措施.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07):856.
[3]韓平平,呂永杰,趙云霞.探討持續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6):2157-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