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峰
東遼縣通過領導層開發,倡導衛生、計生、教育、廣電、勞動、公安等多部門參與,針對大眾人群,特別是外出務工農民,開展有針對性的、形式多樣的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活動,以提高目標人群的相關知識知曉率和自我防范意識,探索縣級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的新途徑。
東遼縣轄13個鄉鎮、234個行政村、1736個自然屯,截至2006年底統計,總人口354,563人,外出務工農民5萬多人,累計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例,屬低流行地區。以往開展的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形式比較單一,人們缺少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識的渠道,對相關知識了解較少,普遍存在偏見和誤解。調查顯示,群眾的艾滋病知識知曉率(UNGASS指標)只有46.55%。不對他們進行性病艾滋病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知曉率,就不能建立有效的屏障,遏制艾滋病的傳播和流行。因此,東遼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重點主要集中在宣傳教育領域。
3.1 政策倡導,開發領導層,培訓宣教人員 東遼縣成立了由主管縣長為組長,縣防艾辦成員部門領導組成的“東遼縣艾滋病防治宣教工作協調委員會”,并設立了“東遼縣艾滋病防治宣教工作辦公室”負責活動的具體實施。在項目啟動初期,召開了“政策制定者和服務提供者倡導會”舉辦了“艾滋病宣傳教育培訓班”,來自衛生、計生、婦聯等18個成員部門的領導及宣教骨干參加了倡導會和培訓班,通過倡導會和培訓班,明確了各自的分工和職責,提高了各部門領導對宣教活動的重視,培訓了一批宣教骨干,為活動的實施提供了政策、技術保障。
3.2 針對目標人群的特點和需求開展宣傳教育活動。①大眾人群宣傳:通過設立燈箱廣告、宣傳板、宣教人員集中宣講或入戶面對面宣教等方式對轄區居民進行宣傳。②農村人口宣傳:利用農村大集的機會,組織宣傳隊員深入到全縣各鄉鎮大集當中,采用流動宣傳車和設立固定宣傳咨詢點的方式,通過發放宣傳單、宣傳冊和印有艾滋病警示語的打火機、撲克牌、瓶起子等宣傳品開展流動宣傳活動,并現場解答群眾咨詢。③社區居民宣傳:舉辦了以“共同攜手遏制艾滋”為主題的社區性病、艾滋病防治宣傳晚會,利用舞蹈、歌曲、小品、觀眾互動、有獎問答等多種行式,宣傳和講解性病、艾滋病相關知識,進一步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提高了社區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④外出務工農民宣傳:在勞動、建設等部門的配合下,深入到各工廠、建筑工地對農民工、外來務工人員開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聯合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勞動力供需交流洽談會現場舉辦宣傳教育活動,在農民工中宣傳艾滋病防治、HIV檢測等知識,并在現場設立了“帶走資料 獲得安全”的溫馨提示牌,達到了在農民工中宣傳的目的。⑤農民工及家庭宣傳:與農業、工商等部門配合,聯合印制《農家樂惠農實用手冊》,其中添加一個版面介紹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內容,通過郵政部門遍布全縣的投遞網絡,送到農民工所在的家庭,使農民工及其家人在閱讀科普信息的同時了解了預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識。該項活動共投遞了12萬冊。
4.1 通過活動的開展,營造出領導重視、多部門參與的艾滋病防治環境,促進了全縣整體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開展。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得到了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確保了宣傳活動的有效開展。多部門的密切配合,為今后進一步開展艾滋病宣傳活動奠定了基礎。
4.2 活動帶動了社會各界對艾滋病宣教工作的關注。有針對性、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極大地調動了目標人群參與艾滋病防治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宣傳晚會、集市宣傳等活動規模較大,影響力廣泛。媒體的參與和報道也擴大了活動的影響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4.3 活動提高了目標人群對艾滋病知識的了解和認識。群眾的艾滋病知識知曉率(UNGASS指標)由宣教前的46.55%提高到宣教后的79.08%,預防艾滋病知識在農民工中得到了進一步普及,活動結束后,有304位農民工主動到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了咨詢和檢測,并在其中查出1例陽性者。
5.1 宣教活動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一些宣傳教育活動的規模較大,如文藝演出所需資源較多,有項目經費的支持才能順利開展。如果沒有項目支持,活動的持續開展和推廣都將面臨挑戰。
5.2 宣傳活動只是一時性的,能夠達到短期效應,但是要把知識轉化為行為,還需要持續性地開展此類活動。
6.1 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的支持是活動開展的前提,多部門協調配合是活動順利實施的關鍵。
6.2 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是做好宣教的基礎。每一項宣教活動的開展,我們都反復進行探討、論證,特別是宣傳晚會的計劃經過了多次的修改,節目單、主持詞要反復的斟酌,才保證了晚會的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