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云 房津輝 曹晶 高影
結腸鏡檢查是診斷和治療大腸疾病的安全、有效、簡便的方法之一,不但可明確鋇劑灌腸X線檢查未能明確的病變,而且能取活檢做病理檢查,對癌前期病變和大腸息肉及時治療[1]。但由于該項檢查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并且有一定的痛苦,所以好多患者在檢查前及檢查過程中,往往出現緊張、恐懼、疼痛等現象,導致鏡檢難以完成。本文采用心理護理及手法協助等護理干預的方法,來改善患者的緊張心理及檢查不適。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內鏡中心采用日本FUJION-EC-590WM型電子結腸鏡及FUJION-EC-450WR5型電子結腸鏡由醫生單獨操作,檢查患者1073例,男658例,女415例,年齡15~84歲,平均56.9歲。
1.2 方法 檢查時有輕、中度疼痛不適,但不影響進鏡觀察者699例,重度疼痛鏡下見腸管痙攣,進鏡困難,患者表示拒絕繼續檢查4例,而輕、中度及重度疼痛患者,經心理護理及手法協助等護理干預,有974例到達回盲部,未達回盲部者有99例,其中包括88例結腸狹窄考慮占位、直腸癌腫狹窄未達回盲部。7例患者腸道準備差而無法檢查,4例患者因疼痛嚴重而中斷此項檢查。
2.1 心理方面的問題 大多數行腸鏡檢查的患者會出現失眠、緊張、恐懼及疑慮等方面的心理方面的問題。護理人員在配合檢查前及過程中,均需對患者進行適時的心理疏導,解除患者的疑慮及恐懼的心態,使其能夠有較為愉快的心情及放心的心理來進行腸鏡檢查。對于行腸鏡檢查的患者,在不影響檢查的情況下盡量給予遮蓋其隱私部位,消除患者的不安及羞怯心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
2.2 檢查前腸道準備不太充分 檢查時,患者腸道觀察視野欠佳,可要求患者重新做好腸道清潔準備工作后再行檢查;在腸內容物為稀水樣時,可進行適當的吸引及生理鹽水給予灌注沖洗,來進行清潔工作,以減少患者的痛苦及腸鏡檢查時間的延長,及早為患者進行診斷及治療時間。
2.3 疼痛 檢查過程中須要向腸腔內注入空氣,所以患者會出現腹脹、輕度的腹痛。70%以上的患者會在檢查過程中出現除腹脹之外較為疼痛的情況:①腹脹、痛較輕,能夠忍受,給予適當的手法協助即可正常進行腸鏡檢查。②腹脹、腹痛較重,患者認為自己難以忍受,在此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情況,給予力度適當的手法協助:①如腸鏡行至乙狀結腸段時,因為腸腔生理彎曲角度的原因導致患者出現痛感,少數患者疼痛嚴重,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如在左側臥位時可以站在患者的右側,用右手輕推患者的右下腹,左手放在患者的左下腹往上輕托,并囑患者放松腹部,感覺腹脹時可以排氣。②腸鏡行至橫結腸脾曲段時,患者80%以上會感覺痛感較重,此時除了要患者放松以外,尚需要護理人員的協助,可以站在患者的右側,左手托住患者的左上腹,以右手推患者的胃脘部,并在推的同時可稍用力按,以讓視野清楚,腸腔明顯為主,以利順利進境。③鏡身行至橫結腸肝曲段患者出現疼痛時,可以用左手稍按患者右上腹,右手向肝曲方向輕推右下腹,減少肝曲的彎曲的角度,減輕患者的痛感。通過以上手法協助的方法,有85%以上患者會痛感減輕,并能夠堅持完成腸鏡檢查;少部分患者需要手法協助的同時給予改變體位來進行腸鏡的檢查。
2.4 手法協助法對腸鏡本身的影響 一定程度上,適時給予的手法協助,可減少腸鏡大、小彎角鋼絲承受的力度,減少腸鏡的折損,減少了維修的費用。
2.5 檢查后的整理 退鏡后,可讓患者在候診室休息5~10 min后,無明顯的的不適,方可離開。若有腹脹、便意等不適感,請患者不必驚慌,一般在檢查后到廁所蹲后排氣,癥狀會逐漸緩解并消失。如果患者檢查過程中取活檢,術后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1 d,并在術后進食軟食、少渣飲食、易消化的食物,勿食用刺激性食物。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和疑慮,盡可能詳細、耐心地給予解答,同時建議患者應該有良好的心理狀態。
4 手法協助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減輕患者的痛感,利于患者能夠順利完成腸鏡檢查,并減輕了患者對腸鏡檢查的恐懼感,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同時一定程度的減少腸鏡維修的費用,可以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因此,應該對于行腸鏡檢查的患者適時給予手法協助。
[1]臨床技術操作規范.消化內鏡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