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相關國內外學者和臨床實踐報道顯示[1]:呼吸道感染與麻醉的相關因素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性。很多學者都在這方面進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結論[2]。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為了進一步探討和研究呼吸道感染與麻醉的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選取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間,入院治療并實施手術麻醉的10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相關結果進行了比較分析,現將研究過程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為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間入院治療并實施手術麻醉的102例患者。這102例患者中,年齡25~63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4.23±5.61)歲;10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5例,占比例為63.73%,女性患者37例,占比例為36.27%;102例患者中麻醉時間最長的是3.7 h,麻醉時間最短的是2.0 h,則平均麻醉時間為(2.89±2.11)h。全部102例患者都實施了氣管插管麻醉。
1.2 分組方法 102例患者隨機分成三組,每組34例患者:
A組34例按照消毒方式不同分成:A1組(通過喉鏡經氣體消毒劑消毒)17例、A2組(使用喉鏡行普通消毒)17例;
B組34例按照抗生素使用情況不同分成:B1組(使用抗生素)17例、B2組(未使用抗生素)17例;
C組34例按照過濾器的使用情況不同分成:C1組(使用一次性過濾器)17例、C2組(使用復用式過濾器)17例。
對上述幾組患者進行相關實驗檢測,對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P17.0統計學軟件,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比較氣管內插管內麻醉相關常見因素與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以下結果:A組34例患者的情況:在感染發生率方面A1組(通過喉鏡經氣體消毒劑消毒)感染0例,優于A2組(使用喉鏡行普通消毒)感染13例,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B組34例患者的情況:在感染發生率方面B1組(使用抗生素)感染1例,優于B2組(未使用抗生素)感染6例,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C組34例患者的情況:在感染發生率方面C1組(使用一次性過濾器)感染2例,優于C2組(使用復用式過濾器)感染13例,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述所述,結合國內外相關學者的研究結論我們認為[3-5]:在對氣管內插管內麻醉的過程中通過喉鏡經氣體消毒劑消毒、使用抗生素以及使用一次性過濾器可以有效的降低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
[1]劉海燕,羅輝,劉海英.呼吸道感染與麻醉相關因素研究.中國實用醫藥,2011,06(19):94-96.
[2]曹贊.手術室麻醉與下呼吸道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3):2704-2705.
[3]金紅蓮.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輔助防治全身麻醉患者術后呼吸道感染41例及其護理.中國藥業,2011,20(11):63-64.
[4]郭平選,席文娟.下呼吸道感染與麻醉相關因素研究.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1,27(2):210-211.
[5]俞南南,李宏斌,梁金榮,等.SLIPA喉罩在減少全身麻醉術后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價值.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1,04(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