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美
小兒支氣管哮喘是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1],以氣道慢性炎癥為基本病理變化,以可逆性氣流受限和支氣管高反應性為特征的一種常見疾病[2,3]。目前該疾病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之一[4]。根據流行病學調查[5-6],全球約有0.16億患者,各國的患病率不等,大約在1%~13%,我國的患病率為1% ~4%。該疾病的病因十分復雜[7],大多數學者認為遺傳因素在該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8],并且環境因素也參與了該疾病的形成。國內外許多研究均提示: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及T細胞)參與了氣道慢性炎癥的形成,氣道的慢性炎癥促使患者對各種激發因子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在呼吸道感染,變應原等因素刺激下,該病患者可出現反復發作性的喘息,呼氣性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等臨床癥狀,多數患者可以自行緩解或經過治療后緩解。由于該病病因復雜,參與細胞多,加之氣道慢性炎癥的長期存在,故需要長期規范性的綜合治療。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以抗感染、解痙、平喘、抗炎、營養及支持為主要治療措施的綜合治療對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醫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共80例,。
1.2 基本情況 80例患者中男38例,女42例。發病年齡3~12歲,平均年齡6.1歲。哮喘病史1~3年,平均為2.4年。發病持續時間2 h~5 d。首發23例,反復發作57例。中度哮喘34例,重度及危重度哮喘46例。
1.3 臨床表現 多數患者表現為發作性喘息伴有干咳或咳嗽、咳白色泡沫樣痰,少數患者表現為發作性胸悶、呼氣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體格檢查患者均表現為呼吸急促,胸部過度充氣狀態,有廣泛的哮鳴音,呼氣時間明顯延長,雙下肺可聞及大量濕性啰音伴有明顯紫紺。胸部X線檢查示:雙肺透亮度增加,呈過度充氣狀態,可見雙肺紋理增加,并有雙下肺炎性侵潤陰影,部分患者有肺動脈高壓及杵狀指。動脈血氣分析表現PaO2降低,PaCO2升高,pH降低,呼吸性酸中毒。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制定的中、重度哮喘診斷標準。發病前有明顯誘因的(如呼吸道感染,變應原刺激)66例,無明顯誘因的有14例。有并發癥存在的(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擴張)32例,無并發癥者48例。
1.4 質量控制 根據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并結合小兒支氣管哮喘治療特點,開展預調查從而及時調整、修改、完善科研設計,盡可能不出現過失誤差。調查工作人員要開展統一培訓,與被調查者及其家長配合,進行宣傳教育工作。
1.5 統計學方法 選取小兒支氣管哮喘治療效果擬分析的研究因素,分別予以分級和數量化。應用SPSS 18.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結果進行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歸分析,以α=0.05為檢驗水準。
對入院患兒加強常規護理,及時進行入院評估,制定化療期合理的護理計劃,對癥護理,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
入院患兒均采用綜合治療:①抗感染治療:有明顯感染者入院后立即作痰培養及藥敏實驗,并根據經驗及時選用足量抗生素治療,待藥敏結果出來后給予相應敏感抗生素治療。②抗炎治療: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用糖皮質激素給以口服或靜脈滴注。中度患者口服強的松或強的松龍;重度及危重度給予靜脈滴注琥珀酸氫化可的松、甲基強的松龍或者地塞米松。③支氣管舒張藥:早期聯合使用β受體激動劑及M受體阻滯劑以增強支氣管舒張作用。④機械性通氣:對嚴重呼吸困難,嚴重呼吸衰竭經過積極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的,在使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給氧濃度30%~35%。⑤根據動脈血氣分析結果及時糾正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酸堿平衡紊亂。⑥吸氧、解痙、平喘、補液糾正水鹽電解質紊亂、營養及支持治療。⑦治療并發癥:對有并發癥如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擴張的患者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療。⑧積極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該病的基本知識,提高服藥依從性,并樹立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3.1 參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療效評定標準。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62例得到臨床控制,病情明顯好轉16例,2例患者因效果不明顯而轉院治療,無死亡病例,總體有效率達到了97.5%。8例藥物治療基礎上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的患者,與治療前相比,PaO2明顯上升,PaCO2明顯下降,pH明顯升高﹙P<0.01﹚。
3.2 為分析幾種可能的因素與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相關性,首先將所要研究的因素進行量化與分級,最后將各種研究因素帶入Logistic回歸分析方程,結果顯示小兒支氣管哮喘院內感染影響因素是護理技術、感染并發部位、治療持續時間、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種類等。
小兒支氣管哮喘是以反復發作的喘息伴或不伴有胸悶、咳嗽、咳大量白色泡沫樣痰為臨床表現的一種呼吸系統常見疾病。典型的小兒支氣管哮喘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及仔細的體格檢查診斷并不困難,對那些癥狀不典型的小兒支氣管哮喘就要通過完善相關實驗室檢查才可以明確診斷。由于小兒支氣管哮喘發病率高,對人民健康危害較大,故如何有效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控制臨床發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平喘藥是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主要藥物,根據是否能抑制氣道變態反應性炎癥,通常將平喘藥分為兩大類:解痙平喘藥和抗炎治喘藥[3]。由于小兒支氣管哮喘病因復雜,許多因素在其發生發展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故單純的平喘治療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應全面考慮實施綜合治療。
基于以上考慮,本次研究中的80例患者在入院明確診斷之后就立即采取了抗感染、解痙、平喘,抗炎,舒張支氣管,營養及支持等措施聯合使用的綜合治療方法。經過綜合治療,80例患者中62例臨床癥狀得到了有效控制,16例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總體有效率達到了97.5%。由此可見,綜合治療能夠有效控制臨床癥狀,緩解哮喘發作,可為今后更好的治療哮喘提供有力的佐證。
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院內感染是多種因素所致,因此我們工作中不僅要熟悉掌握一般臨床治療的基本功,還要掌握無菌操作相關護理技術及其院內感染基礎理論。同時預防患者并發感染是防治醫院感染的重要內容,嚴格按照護理操作安全措施,加強各個環節質量控制監管,可有效降低患者院內感染率。
通過綜合治療,可以使哮喘明顯緩解,但就目前的治療現狀而言,哮喘無法徹底治愈而反復發作,故在重視臨床治療的同時應該更加重視哮喘的有效預防,降低其發病率。
[1]李建華.小兒支氣管哮喘治療藥物的研究進展與臨床療效分析.藥學專論,2008,17(5):1-2.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653-1654.
[3]黃茂.小兒支氣管哮喘治療藥物臨床應用.藥學與臨床研究,2010,18(1):16-19.
[4]黎三明.金蕎麥片聯合頭孢哌酮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療效觀察.臨床肺科雜志,2010,15(4):466-467.
[5]楊小燕.雷氏貝羚膠囊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臨床療效及對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影響.上海醫藥,2010,31(5):234-235.
[6]張惠勇,郭曉燕.柴胡清肺飲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臨床療效觀察.吉林中醫藥,2011,31(3):223-224.
[7]楊紅衛.小兒支氣管哮喘60例臨床分析.吉林醫學,2011,32(10):1926-1927.
[8]李定容.小兒支氣管哮喘并發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藥性分析.醫藥論壇雜志,2007,28(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