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云
輸精管結扎術是目前公認的安全、簡便、有效的男性節育方法,適應證選擇或手術操作不當,可發生術后陰囊內出血而形成陰囊血腫。現就我單位2009至2011年收治的輸精管結扎術后陰囊血腫病例17例進行回顧分析及討論。
1.1 患者年齡25~40歲,平均33.5歲。
1.2 血腫分類及特點 根據血腫的大小分為三類[1]:①巨大血腫(3例)為精索靜脈血管(2例)和輸精管動脈(1例)出血所致,在術后3 h內發生,陰囊張力高,陰囊、下腹及同側大腿內側皮下淤血,血腫重量為200~500 g(平均220 g)。②大血腫(6例):于術后1~3 d內發生,陰囊皮膚青紫,血腫大小為正常睪丸體積的兩倍以上。③小血腫(8例):于術后1~3 d內發生,指頭或睪丸大小。
巨大血腫3例,全部手術行出血點結扎與血腫清除,傷口一期愈合,住院13~30 d(平均15.6 d)痊愈出院。大血腫6例其中2例行血腫(分別重40 g與50 g)清除,分別住院8 d與13 d痊愈出院;另4例采取保守治療(均行物理療法與抗炎,其中2例穿刺抽血),住院17~40 d,疼痛、陰囊墜脹等癥狀清除,血腫大部分吸收出院。小血腫8例給予物理療法及抗炎治療,住院11~32 d,癥狀基本消除,血腫大部分吸收出院。術后9~24月隨訪,17例中接受血腫清除的5例中發生附睪淤積癥1例;另保守治療的12例中發生痛性結節3例,附睪淤積癥3例。
輸精管結扎術后損傷陰囊內血管引起出血而淤積其中形成的腫物稱陰囊血腫,其顯著特點是輸精管結扎術后陰囊持續性脹痛伴腫物形成,穿刺抽出游離血以確定診斷[2]。發生血腫后,如處理不當,則可能繼發感染,遺留痛性結節等并發癥。因此,應根據不同情況及時采取適宜的處理方法極為重要。
3.1 血腫的治療 陰囊血腫表淺,形成后易于觸及和影響活動,而陰囊區軟組織少,血腫吸收慢,或難以完全吸收,針對不同情況采取適宜的辦法進行處理極為重要。本資料中,手術清除血腫5例,痊愈4例(80.0%),并發附睪淤積癥1例。保守治療12例,痊愈6例(50.0%),并發痛性結節及附睪淤積癥各3例。表明手術清創治愈率高于保守治療法,且恢復快,并發癥發生率低,與王彬報道一致[3]。因此,如血腫較大,應及時手術清除血腫,尤其出現陰囊、下腹、會陰及大腿內側皮膚青紫的患者,更應及時手術,進行清創,尋找、結扎出血點。如血腫不大,患者癥狀輕,可行保守治療,包括臥床休息,抬高陰囊,使用抗生素及物理療法等。相對手術治療,保守療法恢復時間較長,并發癥發生率高。
3.2 血腫的預防 由于陰囊組織疏松,一旦血管損傷,容易形成血腫,而血腫不僅給受術者帶來痛苦,而且會影響計劃生育工作開展,采取有效、可靠的方法避免血腫的發生至關重要。實踐證明這是可以做到的,關鍵在于施術者熟悉局部解剖和掌握正確的手術方法。輸精管一般位于精索動靜脈的后內方,手術時必須避開進行操作。我們體會到,為避免術后陰囊血腫形成應做到:①術者宜站在結扎輸精管的同側、兩側分別作切口。②將輸精管繞過精索動脈后方達陰囊外側皮下,針頭緊靠輸精管的后方穿過,將輸精管固定在陰囊外側最表淺部位(固定在針頭之上后皮外可看到輸精管輪廓),針頭方只有輸精管,嚴禁精索動靜脈血管包括在內。③張緊陰囊皮膚,于血管區對準輸精管作切口0.5 cm即可。④結扎后如不放心,可暫不剪斷結扎線,將輸精管放松,送回陰囊,觀察片刻無出血再剪斷。
手術后應觀察2 h,如無異常方可出院。術后應注意休息,過早參加劇烈運動和體力活動,會使陰囊受到牽拉、摩擦,易于出血。如發現異常情況應盡早返診,及時處理。
[1]曾祥華.輸精管結扎術后陰囊血腫21例臨床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10):99-100.
[2]陳德明.輸精管結扎術后陰囊血腫手術治療14例分析.中國男科學雜志,2007,21(3):52.
[3]王彬,張利平.輸精管結扎術后陰囊血腫19例臨床分析.臨床醫學,201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