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玉鑫
〔農二師三十團棉花加工廠,新疆 庫爾勒 841006〕
淺談棉花加工企業的成本管理
■ 孫玉鑫
〔農二師三十團棉花加工廠,新疆 庫爾勒 841006〕
成本優勢可以轉化為價格優勢而使企業處于有利的競爭地位,特別是在當前的買方市場環境下,當產品質量相同時降低成本就能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加強成本管理工作,對于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保障企業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嚴格遵守成本費用的開支范圍及標準。
正確區分各類費用的性質,確定是否應列入成本費用,屬于成本費用開支范圍的應全部計入制造成本和有關費用;不屬于成本費用開支范圍的,則一律不得計入。
2.結合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開展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費用綜合反映棉花加工生產過程中的各項耗費,加強成本費用管理必須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實際情況。只有將生產消耗同技術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成本管理對促進生產、降低消耗的積極作用。
成本費用管理要深入生產技術領域,挖掘降低消耗的潛力。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條件,掌握費用支出的重點,明確降低成本的關鍵,使成本費用管理由單純的反映、控制變為參與經營決策,這樣有利于全面提高棉花加工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
3.加強核算工作,建立和完善成本費用管理體制。
根據本企業的組織規模和機構設置,建立和完善成本費用管理體制,正確處理廠、車間、班組各個職能部門之間在成本費用管理方面的責、權、利關系。在員工中培養和加強成本費用觀念,針對車間、部門制定成本、費用指標,與員工個人的經濟利益掛鉤并認真考核。組織各級人員為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獻計獻策,提出和實現各項增值節約措施。
4.正確處理降低成本同增加產量和提高質量的關系。
一般來說,增加產量可以使單位成本中的固定費用減少;提高加工質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棉花加工企業盈利。如果皮棉質量好,無降級棉包,就會在消耗同樣多的人力物力及電耗的條件下加工出更多的合格皮棉和短絨,相當于降低單位加工成本。同時,提高皮棉質量也可達到優棉優價的目標。
成本費用控制是為了使加工成本保持在預定的目標成本或計劃成本之內,對各種消耗和費用進行一系列引導、限制和監督,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工作。
根據加工生產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成本費用控制責任制并落實到部門、車間、班組。發動員工開展降低成本費用的各種活動。明確規定各級相應責任及相互關系,以組成一個工作效率高、組織嚴密的控制體系。
1.成本費用的控制。
確定成本費用標準,是對成本費用管理工作進行檢查、考核、評價的依據。如生產成本控制指標:①軋花部分。軋花電耗120 kW·h/t,皮棉塑料套袋報廢率不大于0.1%,塑鋼帶消耗不大于37根/t,配件消耗不大于2.5元/t。②剝絨部分。剝絨電耗不大于750 kW·h/t,配件消耗不大于26元/t,包布消耗不大于32.6 m/t,包裝鋼絲消耗不大于11.5 kg/t。每月定期將完成產量、電耗、配件消耗數據匯總進行核算,控制指標有一項不達標的按經濟損失進行處罰,對成本控制達標的給予相應獎勵。
2.制定獎懲制度。
因為安全就是效益,所以也要制定安全管理控制指標。如違章、輕微傷、輕傷、重傷事故出現時,相關責任人應受到的經濟處罰。軋期設獎勵基金,對完成安全、質量、產量、成本管理目標的分別給予獎勵。對出現各類事故,損失在500元以上的,當月獎金全額扣除;損失在500元以下的扣除考核金50%。全車間、班組在軋季無安全事故發生,獎勵相關人員。
定期總結成本費用控制工作,考核成本指標完成情況,明確經濟責任。對先進車間、班組和個人給予表楊、獎勵,對工作不力的根據規定,與其經濟利益掛鉤,以促其轉化。
3.人工費用的控制。
人工費用的控制,要本著精減和不斷提高生產率的原則,制定合理的編制定員;控制工資、獎金和補貼標準。根據車間各崗位人員工種和技能等制定產量工資的分配系數及辦法。
降低成本,關系到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關系到企業競爭力的增強,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關系到企業員工的根本利益。棉花加工廠的方方面面都要圍繞成本的降低下功夫,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張紙、一度電做起,成本就在每一位員工的手中。
1.提高勞動生產率。
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減少單位加工皮棉、短絨的工時消耗,增加單位時間內的皮棉、短絨數量。這樣不僅能夠減少單位成本中的工資比例,而且可以降低其他費用,如電費、配件及其他制造費用等。
棉花加工廠應通過改善勞動條件、加強員工培訓、實行合理的工資獎勵制度、加強員工思想政治及企業文化等教育等措施,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采用先進的管理、技術,提高棉花加工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也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有力杠桿。如使用籽棉自動喂棉設備,雖然人員減少了,但是軋花設備滿負荷生產,提高了生產率。
2.嚴格控制籽棉質量。
籽棉收購品質的均勻度一致性達到90%以上,回潮率在7%~ 8%是保證加工出皮棉均勻一致的關鍵。皮棉均勻一致,銷售品級就高,價格也好,棉包的組批費用就低,調運速度快。
籽棉成垛后存放7 d再加工,這樣整個棉垛的回潮率比較均勻,有利于加工,為軋花機的勻速加工提供了保障,加工出的皮棉質量高,杜絕了降級的損失。同時皮棉打包時也不易出現大小超標的棉包,減少塑鋼帶、套袋及返工棉包造成的損失。
3.合理選擇配件及設備。
選用原廠生產的軋花機主要配件,就拿鋸片和肋條來說,買時價格低,用時價格高,普通鋸片與原廠生產進口材料的鋸片在價格上相差一倍,看著好象是節約成本,實際是在增加成本。根據這幾年的經驗,原廠生產的進口板材料鋸片、肋條在制作工藝上比較規范,零件的硬度、平整度、光潔度、耐用性都較好,各項工藝技術指標的偏差也較小,便于安裝和調整,也容易達到零部件的通用化,使用的周期也較長。加工出的皮棉質量好,生產率高,也是降低成本的一個方面。
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種加工設備,充分發揮現有設備的效能。就可以減少單位皮棉中的成本費用,促進加工成本相應降低。
通過制定設備運轉率指標,如安全運轉率達到96%以上,消除不合理停機時間,嚴格執行設備管理的各項制度,做好設備的維護修理和技術改造,提高設備利用率。
4.加強質量管理,減少降級損失。
加工過程中發生皮棉缺陷出現降級,使皮棉成本提高。為此,加工企業必須不斷提高加工技術,改進工藝過程和操作方法。加強員工的責任感,建立和嚴格執行籽棉、皮棉質量檢驗制度,嚴格執行獎懲措施。
5.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棉花加工企業必須不斷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降低非生產人員的比例,減少非生產性開支。
以上是一般情況說明降低成本的幾個方面。在實際工作中,每個加工廠須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具體情況,抓住各階段影響成本的關鍵因素,有針對性采取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提高勞動者素質是成本管理的目標之一,成本管理能夠促進勞動者素質的提高。能否在廣大員工心中樹立成本、節約、效益、市場竟爭的觀念,并以此支配員工的日常行為,是檢驗成本管理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