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學景
報刊之間競爭的本質就是報刊核心力的競爭,而報刊的新聞采編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又是構成報刊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在報刊核心競爭力中,新聞記者個體的競爭力的作用是尤為重要的,在報刊的品牌和競爭力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是因為,現代報刊的發展中,內容的力量的巨大的,因為,報刊的二次售賣對于內容的要求是很大的,而我國報刊發展中,這又能夠支撐其收益。所以,對新聞記者的核心競爭力進行研究和培養,在報刊發展中是尤為重要的。
核心競爭力在新聞記者個體中是否存在,其實答案是肯定的。在中國知網這樣有權威性的檢索系統中,或者是在其他的檢索系統中,針對這方面的研究真的是少之又少。可見,針對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并沒有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報刊界理論研究院的重視。
新聞記者從事新聞采編個體間的能力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從事新聞采編的能力差異,即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其核心競爭力。新聞記者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變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記者想要保持自己線索的“新鮮度”,需要養成三個好習慣:第一,對政府網站進行無間斷地瀏覽。在政府網站中會出現一些新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規,這些都與老百姓的生活有著很大的關系。第二,交友是一定要進行的。結交各界的朋友,對于記者來講,其實就是由更多的人可以提供新鮮的資料和信息,對于這些提供給自己信息的人一定要真心對待,將自己的人脈信息群建立起來。第三,要在同行中吸取經驗。對于一些新聞線索還是要從同行那里得到,要不斷地聽廣播、瀏覽一些大的新聞網站,將同行好的經驗借鑒過來,是自己有更多的靈感進行工作。
線索并不是新聞,記者需要對收集到的新聞線索進行衡量,找到其中最有價值的東西,這樣才能確定選題,并且開始采訪、拍攝和寫作。
新聞理論普遍認為,要從以下的幾個方面來判斷有沒有新聞價值:時效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時宜性、趣味性等。其中的一項或者幾項出現在一條線索中,這條線索的新聞價值就是有的,進一步對其進行采訪和挖掘也是有必要的。記者除了要具備判斷線索價值的基礎知識和能力以外,還需要有很強的新聞敏感度,否則就算這則新聞再好,記者也很難發現。
現在有很多媒體,獨家新聞卻越來越少,在偌大的媒體中,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在同題競爭下,媒體記者就應該將獨特的新聞報道找出來,并且加以策劃,從而出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優勢競爭格局。
找到新聞視角,那這個視角要如何表現出來。其實是離不開故事和細節的。新聞的本質是故事,這種理念在西方學者中很是流行。我們同樣對這種理念有一定的認同,新聞故事化,故事生活化,生活情節化,情節細節化,細節人物化,人物個性化,個性情感化,只有這樣的新聞,人們才能記憶猶新,才能被感動。
在紙質媒體內,語言是描述故事和細節的唯一方式,用圖片進行表現,但是在電子媒體內,語言描述和流動的畫面都可以很好地表現出來,還有采訪對象的直接引語,個性化、生活化的語言細節,要起到說一句話就要有一句話的作用。
在記者的采訪中,記者對新聞事件、當事人進行充分地了解,要深入的對被采訪者進行采訪,而且還要能夠很好地掌握新聞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取舍。
對信息進行傳播,就是新聞記者的職能所在,并且還要將宣傳工作做好。為了將宣傳工作做得更好,要進行采訪,在采訪中也要與宣傳工作的效果相結合,這樣可以有效地將客觀事物所蘊含的新聞價值的發現和發掘能力進行提高和增強。例如,將黨的大政方針和新聞宣傳的要點、重點、導向意圖,向被采訪者予以通報,幫助他們升華對客觀事實的認識,使采訪者和被采訪者對同一事實形成基本的共識,發掘出應有的新聞價值。另外,新聞采訪者還需要善于提問,讓被采訪者樂于回答,有問必答,敢說真話。這也是采訪能否成功的關鍵,是一個合格的新聞記者必備的采訪技能之一。
政治主張、政治觀點的宣傳和直白,就是新聞,它同時也是思想情操、倫理道德、人文價值、審美觀念的自然滲透。政治主見、政治遠見和政治預見就是它的突出表現。
政治主見,主要就是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信念的正確性,這是政治方向的問題。政治遠見,主要就是指對問題要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分析和解決,也就是政治洞察力。要站得高,看得遠,不被假象影響。政治預見,主要就是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對于客觀事物發生、發展的運動規律能夠正確地把握,能夠預測其發展的趨勢以及結局,可以做到順應自然,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將報道的科學性和先見之明進行增強。
以上三種素質都具備了,頭腦才能保持一定的冷清,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事事遵循原則,才能將一些具有科學性、本質真實性的新聞作品寫出來,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就像著名記者普利策說的:如果把社會比作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記者就是船頭上的哨兵,他要隨時指出暗礁。
在采訪活動中,記者向對方提問、對話時準確而簡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的能力,以及在寫稿(傳播)時通過運用所采集的新聞素材把自己的寫作(傳播)意圖準確、藝術地展示給受眾的能力。前者是語言的表達能力,后者是文字的表達能力。對廣播電視記者則要求既有語言的又有文字的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要求口齒清楚,思想敏銳、明快,能用最簡潔的語言使對方了解記者的意思;文字表達能力要求使材料(新聞素材)與觀點(寫作意圖)二者相結合。表達能力與記者的文學素養、政治水平、邏輯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豐富的知識積累等有密切關系。
在現代社會中,每個個體都會遵照自己的思想和特點、天賦和興趣,將自身最大的能量在充分地發揮出來,做出一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事情。而在這一行動的追求過程中,其實每個人也都找到了自己理想,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