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明
(中國音樂學院,北京 朝陽區 100101)
中國國際流行音樂臺HIT FM從建立之初,堅持的就是不走尋常路。2003年,HIT FM開播即創國內類型化廣播之先河,全天24小時滾動播出當今國際流行樂壇最動感時尚的熱門金曲,同步播出歐美主流音樂排行榜,該頻率的開通使國人與歐美流行音樂界實時相連,使熱愛潮流音樂的人們在第一時間收聽到來自歐美的流行歌聲。不僅如此,HIT FM還在日常節目中滿載國際娛樂新聞、電影唱片評論、大牌藝人專訪、時尚消費資訊、豐富多彩的音樂節和演出活動動態。因其占據獨一無二的歐美音樂資源,有較高的辨識度,獲得了年輕時尚、潮流人士的普遍追捧。
時光轉到2008年,HIT FM已經在北京、廣州和上海落地,作為國內與國際時尚接軌最密切的三座城市,HIT FM形成了輻射北中南三地的廣播網絡。盡管從2010年北京地區各頻率廣播市場份額及收聽率排名(數據來源CSM)橫向比較看,HIT FM只占到市場的2.58%,排名第十。但因電臺目標受眾定位明確,極少涉及居民的吃穿住用行和日常生活話題,以新歌勁舞、主持人個人魅力和時尚資訊吸引聽眾,取得這樣的成績算是不錯的。當然,排名也顯示出了HIT FM在地域競爭上的劣勢,缺乏本土化內容對普通大眾不構成吸引力。而區域內只有一定比例的追求時尚潮流、熱愛音樂的青年,須打破空間地域限制,向更多二線、三線城市下沉,獲得更廣泛的聽眾。
新傳媒時代的到來給HIT FM提供了契機。傳統傳媒電視、廣播、報紙和網絡雖擁有彼此錯綜復雜的受眾群體,但各自擁有獨立運營的媒介系統和互不交叉的信息通路。這種平衡正伴隨網絡新媒體的異軍突起而被打破。傳播網絡的數字化進程在近幾年不斷加快,傳統報業萎縮,越來越多的讀者選擇通過網站獲取信息;廣播電視正在加速進軍網絡領域,網絡電視服務商越來越多,作為本是傳統弱勢媒體的廣播迎來了春天,電臺通過網絡電臺在線將區域化的電臺輻射范圍無限擴大。
2011年是HIT FM的豐收年。因具有獨一無二的資源,無法復制和無可替代性,HIT FM通過網絡電臺傳播全國,在各城市攻城掠地。在新媒體平臺的選擇上,HIT FM嚴格的遵循受眾的契合度、廣播互補性和推廣性價比三條原則。在進行科學的數據比對后,發現HIT FM與新浪微博之間的受眾群有較大的重合,視頻與文字描述彌補了廣播在視覺上的遺憾,推廣的性價比也相對較高。2011年伊始,HIT FM對官方網站進行全面改版,開設新浪微博,著手開發Hit FMiOS平臺應用程序HitFMAPP。1月,HITt FM在新浪微博建立官方微博,2月份粉絲數超過10萬人,6月份粉絲數達到100萬人。截至11月,粉絲數已經超過130萬人。9月,HIT FM整頻節目登陸新浪微博微電臺,截至11月,HITt FM微電臺保持八成以上時間占據收聽榜首位。同時,HIT FM APP正式登陸Apple Store,免費供 iPhone、iPod Touch、iPad 用戶下載,根據蘋果公司官方數據,HIT FM APP上線當日的下載量將近7000余次,累計至11月該應用程序下載數量已愈6萬次。
HIT FM與互聯網及移動終端的合作,使得聽眾的規模突破地域限制,呈幾何增長,越來越多的二線、三線城市年輕、追求時尚人士成為HIT FM的粉絲。在微電臺的網站上,開辟留言專區,對歐美歌手、歌曲點評,發表意見。同時各網站與HIT FM的DJ微博相關聯,加強DJ、歌曲與聽眾的三方互動。此時,HIT FM已經構建由傳統廣播、互聯網(官網、微博、粉絲網、微電臺相互推動)與線下實時互動(新年音樂活動、公益類國際流行音樂演出等)三方更加深入、立體的傳播網。在獲取更廣泛聽眾的同時,HIT FM與商業進一步融合,選擇有相同品質的商業品牌,如mini推廣活動等。HIT FM的傳播途徑基本搭建完成。
然而,擁有強大的資源的HIT FM,作為傳播終端一方,除須謹慎選擇傳播途徑外,對終端另一方聽眾的了解程度同樣至關重要。途徑決定了是否能吸納更多的目標聽眾,而對聽眾的了解程度則決定了能否讓聽眾保持長久的忠誠度。2011年,HIT FM一個小眾頻率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后,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如何在新媒體平臺上打造自己,如今活躍在新媒體上的受眾有什么樣的特點,是否對聽眾有一定的認知,已展開了相應的措施吸引更多的聽眾和增加粉絲的喜愛程度?
筆者看來,HIT FM的聽眾大致可以為兩類,一類是學生族,他們對潮流的追求更加盲目,渴望彰顯個性、也需要強烈的認同感和存在感;另一類是時尚品質族,這類人應是HIT FM的主要聽眾目標群。他們(以80后、90后為主)要么是事業有所成就的年輕人,要么是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寬裕的年輕人。這一類人通常有著聰明的頭腦,受過良好教育,一部分收入不菲,注重生活品質,追求倡導的生活品質是時尚、奢華、智能、舒適。他們平時需應付的事情很多,經常能感覺到自己可支配的時間不夠用,渴望在忙碌之余能有放松的,舒適的精神狀態。而且這一類人在享受生活的樂趣同時,也不會過度的消費,他們目標明確。比如購物,他們更傾向于通過網絡和朋友推薦,形成購買意向,而不是花很長的時間盲目的逛商場。因此,如果所提供的內容過于繁雜和內容不突出,他們很有可能沒有耐心在紛雜中尋找自己的所需。
HIT FM的粉絲網正面臨這樣的尷尬。粉絲網在把廣播的聽覺短暫訊息轉化成視覺上的確功不可沒,國內絕大部分青年對歐美勁曲都有很強烈的好奇心,特別是潮流人士,會實時跟蹤歐美潮流動態。但比起國內流行歌手和歌曲鋪天蓋地的推廣方式(單曲MV、上綜藝節目、開演唱會等),廣播里的歐美歌曲聽眾通常只聽到歌名歌手,聽完歌曲就過去了,遇到好聽的歌曲常常也記不住名字。頻率與網絡相結合改善了此問題,聽到過的歌曲和資訊可以在網站上獲取。因此,網站從榜單、音樂分類、娛樂要聞到娛樂專題,想要把聲音無法傳達的訊息通過粉絲網盡可能地傳遞,信息量看起來很大,但問題在于重點不突出,板塊內容重復,受眾無法在最短時間內被網站吸引,獲取感興趣或有用的訊息,很快就會離開該網頁。此外,HIT FM力推的俱樂部在網站上也不突出,參與者比起聽眾人數,相差甚遠。
當今,人們現在越來越不愿意在不同的網站重復注冊信息,期望通過只是登錄一個賬號就可以進入自己的個性空間,該空間不僅能滿足個性需求,獲得有效信息,滿足精神享受,還能建立廣闊的關系網絡。網絡傳媒的狀態已經從群雄逐鹿逐步走向幾足鼎立,“一鍵式服務全面”應是未來傳媒發展的方向。媒體想在受眾的個性空間里占有一席之地,強強聯手,新舊媒體相互融合,擴大彼此增值空間是有效的戰略方針。HIT FM club使用網絡用戶最龐大的qq賬號或微博賬號登錄,為club提供了海量數據基礎,但平臺的擴建需要優質的內容。HIT FM club還在不斷改進階段,只是如開心網的日記、轉帖、照片和網絡游戲,顯然不足以吸引粉絲成為club的忠實成員,HIT FM的俱樂部應是以歐美流行音樂及流行時尚為核心的互動內容,在此基礎上擴寬club的娛樂項目,讓其成為歐美時尚潮流的集散地,滿足聽眾追求時尚、舒適、個性、奢華的心里特征。
此外,HIT FM的線下音樂互動活動通常只局限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在獲得二、三線城市更多粉絲后,各地方城市可以形成以區域劃分的粉絲團,舉辦一些小型的活動,讓HIT FM能更深入人心,構成各地方和三大城市相互呼應的粉絲群體。
作為國內極具權威的歐美流行音樂發布先鋒,HIT FM的資源如果在過去屬于小眾,但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與歐美聯系日益緊密的當下,其品質與特點剛好與逐漸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的追求時尚、品質和舒適的80后、90后相契合,其實正朝著大眾化方向發展。在如今傳媒方式變革的關鍵時期,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應用進入到個性化時代,也就是說任何一臺電腦或終端打開瀏覽器就可以進入到完全屬于自己的世界,可以隨時通過互聯網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為聽眾創建屬于自己個性化的內容,與聽眾有更多的互動,加深聽眾與HIT FM的參與程度,與聽眾擁有更深的粘度關系,是之后可以考慮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