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利紅
(石家莊日報社,河北 石家莊 050011)
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地球正變得越來越“小”,國內讀者對“地球村”發生的大事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地方黨報作為廣大讀者了解國際大事的主流媒體,在新的報業競爭格局中,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并保持作為主流媒體的社會影響力,從而在新一輪的媒體大戰中贏得主動呢?筆者認為,在國際新聞的編輯中應揚長避短,精心編排,使報紙風格與時代發展和閱讀訴求緊密相扣,與時俱進。將國際新聞版辦得更具特色,更具魅力,真正讓讀者“一報在手,盡知天下事”。
黨報作為主流媒體,以其及時、準確、真實、信息量大而受到讀者的信任,在我國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具有很高的威信。要發揮這一優勢,必須在報道中把握正確導向。堅持“政治家辦報”,從講政治的高度去指導報紙工作中的一切行動,國際新聞報道亦是如此。因此,國際新聞報道應服務于我國的整體外交工作,要充分體現我國主權和尊嚴以及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家利益,要自覺維護國內社會穩定大局;要樹立服務于國家改革開放大局的意識,關注世界經濟和科技領域的新動向、新成果,通過報道讓讀者更加地了解世界各國在發展經濟、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方面的經驗教訓,達到間接為國內及至本省市經濟建設服務的目的。要關注涉及中國的報道,中國的發展令全球矚目,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管是中美貿易摩擦、國際能源,抑或是海外留學生的安全問題,都是讀者關注的新聞。堅持黨性原則,遵守宣傳紀律,在客觀、公正的報道中體現正確輿論導向,幫助讀者了解世界局勢,時刻把握時代脈搏。
新聞競爭日趨白熱化,與廣播、電視、網絡媒介相比,報紙在爭搶新聞時效上暴露出來的劣勢顯而易見。因此,報紙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在深度報道上尋求自己的優勢。讀者對新聞媒體的認知度與滿意度,不僅建立于新聞時效上,而且建立于深度報道上。尤其在當今傳媒技術飛速發展,各種媒介的新聞趨同性加大的情況下深度報道就更成了爭奪受眾的制勝法寶之一。
國際新聞版只有充分挖掘深度,才能反映自己的個性,其定位就是圍繞深度報道確定版面的編輯意圖和選用稿原則。國際新聞版為讀者撥去無序的資訊迷霧,聚焦重大國際時政、科技、社會新聞等讀者普遍關心的新聞分析,給事實更多的背景,幫助讀者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問題作出理性的價值判斷。國際新聞深度報道就是要做到讓讀者從報紙版面這一平面上,看到歷史和現實的、現場的以及現場以外的東西,充分地體現出國際新聞的立體感。在圍繞深度的選題上應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一要有新聞性。注重時效性,時效性是新聞的本質特征,新鮮是新聞的生命,因此編輯應選擇編發最新發生的事件,最有現場感的新聞。二要有普遍性或代表性。選擇專題或視點,必須正確“對焦”,應該把那些重大的國際事件、新聞人物作為聚焦對象。例如多國部隊空襲利比亞、日本核危機、海地強震、天安號沉沒、朝韓相互炮擊、韓美聯合軍演、英國威廉王子和凱特大婚、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去世等)。只有抓住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國際新聞,才能準確反映國際形勢變化,也才能樹立版面的權威性。三要有延伸性和擴展性。好的國際深度報道題材,應該具有思想的擴展、時間的延伸,有故事情節的發展,給報道有深入下去的空間。例如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于美國當地2011年10月5晚間(北京時間10月6日早晨)去世。這是震驚世界的重大新聞,對此2011年10月7日,《石家莊日報》3版作了深度報道,頭條刊發喬布斯去世的消息,配發“果粉”用鮮花和蠟燭等悼念喬布斯的大照片、喬布斯的生平、喬布斯的資料圖片、各界反應、波及影響,從而多角度、多層面、全方位地呈現了新聞事件,引起讀者廣泛關注。這種處理方式增強了報道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讀者延伸閱讀的需求。
報紙已進入“視覺時代”,版面美化尤為重要。版面必須吸引讀者的眼球,否則再好的內容也沒人看。對讀者最關注的重大新聞、最想了解的重要資訊,根據編輯意圖,予以恰當地突出、強化和放大,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以增強國際新聞報道的感染力,最大限度吸引讀者。要增強報道感染力,強化視覺感為第一原則,而醒目的標題和圖片的運用無疑是最大的視覺“亮點”,它以強大的沖擊力達到率先搶占讀者視覺感官的目的。
精心制作標題。標題是新聞的眼睛,俗話說“看書先看皮,看報先看題”,新聞標題對于吸引、引導人們閱讀新聞報道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國際新聞報道要引起讀者的關注,標題語言要準確生動、通俗易懂。如“波斯灣演習伊軍頻頻露富、(主題)巴勒斯坦各派兄弟話不投機;(主題)“國際公約瞄準各國貪官”(副題)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在墨西哥開幕。“國際公約瞄準各國貪官”,標題準確生動,抓住了該消息的精髓和讀者的關注點,尤其動詞“瞄準”運用極為傳神。這種把描寫人的行為的動詞借用到物上,出奇制勝,給人留下十分生動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同時,在編輯過程中,我們要注意讓標題突出醒目,尤其是頭條標題,一定要粗重大方。通過合理運用字體、字號等版面語言,使標題成為版面的亮點。
善于運用圖片和色彩。新聞圖片的主要意義不在于“美”,而在于它為讀者提供了一種語境。要使版面具有視覺沖擊力,除刊登引人注目的新聞外,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選擇具有震撼力的圖片。如2008年11月6日,美國新當選總統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首名非洲裔總統,他的非洲裔身份和膚色與美國歷史、白宮構成鮮明的對比。因此,我們在版面設計上,大膽采用強烈的、大塊的黑白色彩來強化黑人、白宮這兩個對比因素,再加上奧巴馬極富特色的照片和引人入勝的消息,成為當天報紙極為搶眼的新聞板塊。本版在設計上不僅突破了傳統版面的版式風格,而且在內容上也反映了美國人對布什政府對外政策的求變心理。整個版面,綜合運用版面語言,版面層次變化豐富,編輯意圖突出,較好地起到了閱讀引導作用。一經推出,在河南省報界產生了強大的震撼力,全面提升了《石家莊日報》在河北省新聞界的威信,該版獲河北省新聞獎一等獎。
適當留白。在傳統的美學觀中,留白是一種韻致。繪畫中的空白給人以想象力,而報紙版面上的留白則是用一個明顯的視覺符號吸引讀者的視線,營造一個“透氣”的視覺空間,使人讀報時產生輕松、愉悅之感。在標題、文章、圖片四周適當留白,形成鮮明的黑白對比,從而增加文章與圖片的強勢,吸引讀者的視線,可起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奇妙效果。留白要適當,要追求“多一分則太多,少一分則太少”的境界,做到恰到好處;留白應與版面的文章、圖片等統籌考慮,通過適當留白使之與整個版面融為一體,相互呼應,使報紙看起來自然清爽、流暢透氣。
在編排中,內容主次的把握、黑白灰的安排處理等,都要有整體感,摒棄一切花哨的裝飾手段,花哨的裝飾只能給讀者制造閱讀上的障礙,卻不能產生美的感覺,版面設計力求時尚簡約,通過對版面布局的調整為讀者營造舒暢的版面視覺感受。
地方黨報國際新聞要辦出特色,不僅是社會與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報紙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唯有不斷創新編輯手段,豐富編輯方式,讓國際新聞稿件內容豐富而具有廣度、明晰而具有深度,版面形式時尚簡約而具有力度,才能增強國際新聞版面的閱讀感染力,讓讀者“悅讀”,提升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