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躍雄
(玉溪日報社,云南 玉溪 653100)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玉溪日報社黨組提出了“做品牌媒體,成專業報人”的思路,列入了“十二五”規劃,并致力于實踐。之所以提出“做品牌媒體,成專業報人”,是對玉溪日報社多年來改革與發展的總結,也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玉溪日報社成立22年來,在玉溪市委堅強有力的領導下,經過全體員工的奮力拼搏,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發展。根據中央、省、市關于文化體制和媒體改革的方向,玉溪日報社率先實行了采編、經營分離,實現了“四個基本形成”:基本形成《玉溪日報》、玉溪新聞網和《玉溪手機報》三個媒體品牌;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經營格局;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的現代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梯次的人才結構。先后獲得了“全國報社管理先進單位”、“中國地市報報業發展50強”、“中國品牌媒體百強——地市黨報品牌創新力10強”、“云南省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

在取得了諸多成就的同時,報社黨組也清醒地看到,還存在很多不足,突出表現在品牌影響力還不大、員工專業程度不高、新聞報道質量有待提升、各公司規模小競爭力不強等。具體歸結為“四個不適應”:媒體品牌還未形成名牌,還不適應大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的文化需要;經營項目還未完全形成主業,不適應規模化生產的需要;尚未形成專業的團隊,不適應媒體提升的需要;整體執行力還不強,不適應科學發展的需要。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玉溪日報社黨組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這一思路。
“做品牌媒體,成專業報人”實際上是對玉溪日報社“領導滿意、讀者愛看、市場接受”、“黨報品位,晚報風格”、“好看的新聞,有用的資訊”辦報文脈的沿襲和提升。“做品牌媒體,成專業報人”,既是手段,又是目標。品牌需要專業,專業成就品牌。員工的專業程度,決定著媒體品牌的優劣,只有成為專業的報人,才能做出品牌媒體,才能保證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報社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才能更好地服務于黨和人民。
如何才能做出品牌媒體、成為專業的報人?玉溪日報社黨組和編委會進行了大量深入廣泛的調研,形成了一套實施方案,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
努力提高員工專業程度。以學習培訓為抓手,把名師“請進來”,鼓勵員工“走出去”,開拓視野,更新新聞理念,吸納業界最新成果,提高專業素養。堅持“傳幫帶”,新老員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以此提升新聞報道和編輯質量。
加強制度建設,突出管理。管理也是生產力,管理就是服務,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學習和具備專業的管理技能,不斷將現代管理元素和人文元素吸納、消化到管理工作中,為采編、經營部門提供專業的服務。要求管理部門緊緊圍繞采編、經營開展工作,使制度和管理工作與采編、經營工作相適應,增強執行力,促進報社整體工作的開展。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鼓勵創新,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做強經營。把重點放在開拓創新方面,不斷創新經營理念、奮力拓展市場,適度擴大經營規模,積極探索文化企業市場化的新路子,形成經營特色和品牌,形成規模化,提升競爭力,增強抗風險能力。
積極倡導員工快樂工作、健康生活,關注員工身心健康。玉溪日報社黨組認為,報社改革和發展不能以員工的健康為代價,否則任何發展都毫無意義。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保證人才隊伍的建設。為此,報社一直積極組織員工開展強身健體活動,邀請專家對員工心理健康進行疏導干預,組織員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讓員工遠離各種身心疾病。通過各種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提高員工身心健康水平,增強團隊精神,增強報社凝聚力和向心力。2011年,《玉溪日報》、玉溪新聞網、《玉溪手機報》三個媒體冠名,組織、參與了玉溪市內全民健身等各項文體活動,使職工增強了自豪感,同時也提升了媒體的形象和影響力。當前,玉溪日報社正認真學習、宣傳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這和報社“做品牌媒體,成專業報人”思路的實踐是一脈相承的。以新聞立報,以思想見長,以觀點交鋒,正在成為玉溪日報社三個媒體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