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梁 音
論“走心”
——探究正確創作道路在新聞播音創作中的實踐意義
文丨梁 音
在播音主持的實踐當中,找到正確的創作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正確的創作道路像燈塔在黑夜的海上指明方向,指導著播音實踐。
播音主持; 創作; 播音實踐
“走心”,是一個比較通俗的字眼,用以形容在新聞播音作品種播講的效果真誠、真切、準確。許多人在播新聞的過程中遇到這樣一個瓶頸:播出的新聞內容聽起來不“走心”。雖然基本功沒有問題,但是新聞播音的作品聽起來總是缺點兒什么,往往就會被用到這樣的形容——“不走心”。這是一種創作道路出現偏差的表現,“播音主持藝術的創作道路,是客觀存在。不論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主動被動,都面臨著道路的篩選和選”。
播音的正確創作道路,可以這樣表述:站在無產階級的黨性和黨的政策的立場上,以新聞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和人民群眾的思想實際,準確及時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理解稿件——具體感受——形之于聲——及于受眾”的過程,以積極自如的話筒前狀態進行有聲語言的創造,達到恰切的思想感情與盡可能完美的語言技巧的統一,達到體裁風格與聲音形式的統一。準確、鮮明、生動地傳達出稿件的精神實質,展現時代風貌,充滿人文關懷,發揮廣播電視教育和鼓舞廣大人民群眾的吸引力、感召力。
看似復雜的概念,稍加分析,不難發現,堅持正確的創作道路可以使稿件的表達效果更恰切,呈現出“走心”的表達狀態。具體從以下四個方面體現。
站在無產階級的黨性和黨的政策的立場上,以新聞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和人民群眾的思想實際。
張頌老師在播音創作基礎中指出,“心態浮躁和物欲橫流,造成多么困難的形勢!很多人感到無力,感到無奈。但是,我們的藝術良心還在,我們的使命還在,我們的社會責任還在,我們的理想志趣還在!”真誠質樸的語言,提出身為播音員主持人所面臨的困難,同時也明確面對如此形式我們應該秉承的態度。黨性原則和站在黨的政策立場上,雖然反復強調,但是依然需要播音員主持人銘記在心。播音的稿件形式多種多樣,最終都是要傳遞給大眾的。在這個過程中,播音員的態度和目的是否明確,會直接體現在播出的稿件當中。表達的技巧再過硬,如果方向不對,就好像走偏的行者,遇到再順利的路況也無法奔向目的地。
新聞播音需要一定的駕馭感,了解新聞事件的大背景,有助于更好的把握基調。比如2011年的政府經濟工作報告,其中提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促進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在這幾句新聞當中,主要介紹和總結“十二五”的開局之年,黨中央、國務院在經濟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目前中國經濟形勢的概括。本身就是一個宏觀層面的報道,如果對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不關心、不了解,那么播出的效果就更容易浮于表面,造成一種“不走心”的感覺。作為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像正確的創作道路中指出的那樣,“以新聞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和人民群眾的思想實際,”在創作這段稿件的時候,才能快速準確的確定基調。
準確及時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理解稿件——具體感受——形之于聲——及于受眾”的過程。
播音與主持的語言特點是:規范性、莊重性、鼓動性、時代感、分寸感、親切感。這本身對播音員主持人的基本功就有相當高的要求。新聞播音的語體以高雅莊重和平實正規語體為主,需要吐字清楚流暢,所以扎實的基本功是播報新聞的基礎。就在2011年的9月份歐陽夏丹成為了《新聞聯播》的新面孔,后來的訪談節目中,她總結《新聞聯播》只有八個字:“字字千金、天天考試”,由此足以見得基本功的重要性。
有言論表示:“播音員主持人是‘念字機器’。”有些播音員主持人怕自己被如此評論,于是盡力的充實自己的腦袋,用知識武裝自己,卻忽略了播音主持的基本功。這本身沒有錯誤,但是基本功依然是播報新聞的保障,對于一個播音員主持人來說,形勢和內容同樣重要。不論是“極左”,還是“極右”,都不是正確的創作道路。新聞播音員康輝,從事這個崗位十多年,身上依然裝著《實用播音教程》的語音和播音發生部分,都是對于播音主持專業基本功重視的表現。也正是因為堅持著正確的創作道路,同時不斷地努力進取,成就今天的他。不一定在所有的場合,都要用到非常高要求的播音主持基本功,但是作為一個播音員主持人,專業基本功是立業之本。
播音員主持人從拿到稿件,到播出稿件形成“理解稿件——具體感受——形之于聲——及于受眾”這樣的過程。在實際的工作中,由于每天有大量的新聞播出,工作量相對較大的情況下,更需要播音員主持人準確及時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播音員主持人對于稿件的宏觀把握和快速備稿的能力顯得非常重要。理解內容成為工作的主要重點,至于內部技巧和外部技巧根本沒有時間去細細斟酌。如果基本功不過關,明明對新聞稿件理解到位,卻無法表達清楚,豈不是得不償失?經常能聽到電臺廣播的資訊網,播音語速飛快,且伴隨墊樂。雖然聽眾聽到新聞資訊,但是對于內容確實沒有聽清楚多少,這屬于典型的“沒走心”播報。新聞可以根據語境的不同有不同的話語體式來表現,不過新聞的基本話語樣態還是需要保持的。在這些情境中,也許停連、重音、語氣、節奏不再是技巧,而是播音員主持人新聞話語樣式的表達習慣。如果還被表達技巧所牽絆,那么很難把新聞真正從紙上到嘴巴上,再到受眾的耳朵里。所以堅持正確的創作道路,準確及時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理解稿件——具體感受——形之于聲——及于受眾”的過程,首先要堅持練好播音主持專業的基本功。
以積極自如的話筒前狀態進行有聲語言的創造,達到恰切的思想感情與盡可能完美的語言技巧的統一,達到體裁風格與聲音形式的統一。
播講愿望就是稿件的新意被播音員的主觀感受強化并向宣傳職能方向轉化,這便形成一股內驅力,通常把這種力稱為播講愿望。播講愿望,從根本上說,是一種企圖轉告人、說服人、回答人、批駁人、打動人啟發人那樣一種愿望。在有聲語言表達過程中,播講愿望的強烈與否直接影響著播音員、主持人的話筒前和鏡頭前狀態,體現著創作主體對于稿件內容的關切程度。傳播對象的需要是激發播講愿望的重要因素之一。知道對象的需要,就會使播講愿望更加強烈,反之,對象不明,需要不清,播講愿望肯定不會強烈。積極的播講愿望是實現稿件播出目的的必要條件,是影響受眾收聽收視心理的一個主要方面。播講愿望在播音創作中極其重要,張頌老師曾經舉過這樣生動的例子:播講愿望就像戰士的求戰情緒、殺敵要求一樣,有它戰士才會有作戰的主動性,才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性。播講愿望可以促使播音創作者高標準、嚴要求,力排干擾、全力以赴地進行表達。可以說有沒有正確的、強烈的播講愿望,直接關系到創作道路是否正確,直接影響播音質量的高低。同樣,正確的創作道路會影響播音員主持人,在表達中內心充實,播講愿望更充實。
播音員要有參與意識和投入意識,如果播音員對火熱的現實生活無動于衷,對所播內容就不會有參與意識,就不會有投入感,這樣他即使對政策再熟悉,對現實情況再了解,新聞播音仍舊會是“冷眼觀潮”的念字出聲,新聞的精神實質和政策分寸依然表達不出來。正確的創作道路給播音員主持人心里依托,從內心出發,真誠的將思想感情與語言技巧相統一,體裁風格與聲音形式相統一。
播音員主持人要準確、鮮明、生動地傳達出稿件的精神實質,展現時代風貌,充滿人文關懷,發揮廣播電視教育和鼓舞廣大人民群眾的吸引力、感召力。夏青認為,播音員在準備新聞稿件時,不動腦筋,沒有透徹理解稿件內容的精神實質,是不會播好新聞的。他指出:“播音員在話筒前報告新聞的時候,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忠實于新聞稿件內容,做到眼到,心到,口到,不能眼到口到,不過腦子,心不到”。
其實在播音的過程,也是播音員主持人品格體現的過程。態度是否認真、做事是否嚴謹、工作是否敬業、對新聞是否關心……這些種種細節都會在播出的稿件中或多或少的體現出來。正確的創作道路有助于樹立良好的品格,其中用準確、鮮明、生動這幾個詞來要求播音員主持人,盡心的傳達稿件的精神實質。同時要兼顧“展現時代風貌,充滿人文關懷,發揮廣播電視教育和鼓舞廣大人民群眾的吸引力、感召力”這些方面。
反觀正確的創作道路對于播音主持:正確的創作道路有助于確立稿件的方向和確定稿件基調,同時強調播音員主持人基本功的重要、調動播講愿望、指導良好品格的樹立,在新聞播音創作中具有很重要的實踐意義。在實踐的過程中,還會常常遇到,明明自己非常努力、認真,可是播出的效果就是“不走心”的情況。這就是創作道路發生偏離,也許在播音的過程中過于注重技巧,沒有觀照宏觀;播音基礎不扎實;亦或者是沒有播講愿望等等。一旦出現問題,需要比照正確的創作道路重新進行調整。再好的鋼琴,不按時調音也難以永遠彈出優美的旋律。而正確的創作道路就像播音員主持人心中的一把標尺,不斷地衡量,保證著播音實踐作品的質量。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北京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