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旭 付國柱
“讀書會”是為大學生讀書學習、拓展視野、宏觀思維、交流知識、提升素質而搭建的讀書平臺。“讀書會”以“明理啟智彰顯人文精神,宏德博學力促文化傳承”為理念,以“啟學智、聚學力、明學理、養學德,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為目標,根據“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與實踐育人”相結合的思路,充分發揮全員育人的積極性,整合相關資源,開展讀書育人活動,力求構建高品位、內涵豐富、參與面廣、知行合一的文化育人氛圍,增強全員育人的長效性和實效性。
第一,從教育教學內容看,“全員育人”的“育”不僅指專業知識和技能,也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包括學生做人的基本品德和綜合素質等方面。“讀書會”以學生為主體,深化“愛專業、知專業、學專業、用專業”教育,倡導師生共同參與,學科緊密結合;強化讀書“立品、啟智、宏德”,通過讀書立言立德立行、明事名理明德、塑造理想人格,培養人文精神。
第二,從教育教學主體看,“全員育人”中的教育教學主體,不僅指思想政治輔導員,還包括專業院系教師和學生事務管理相關部門。“讀書會”依托“三個陣地”互配合,即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網絡博客相輔相成,積極整合圖書資料室、學生公寓資源,拓展讀書陣地,搭建全員育人平臺。
第三,從教育過程看,“全員育人”不僅指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學校部門的管理服務,而且包括學生的自我教育。“讀書會”依據“四個相結合”,即教師指導與自主讀書相結合,讀書活動與理論研究相結合,書本讀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專業提高與素質養成相結合,實現“教育管理與自我提升”協調雙贏的效果。
第四,從教育教學方式看,“全員育人”不僅包括理論教學,還包括實踐教學。“讀書會”倡導書本讀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通過實踐活動,將專業的影響力從課堂擴展到校園,從書本延展到生活。“外學形、內煉神,由外而內領略加深,由內而外推陳出新,從而達到內外兼修,全面發展”,力求用學習風氣感染人、用學習成果服務人,加強學風建設,引領讀書風尚,豐富校園文化。
充分發揮專業教師教書育人的作用,深入推進“師生溝通計劃”,選拔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懂管理、善服務的專業教師作為“讀書會”讀書小組的指導教師,從書目選取、閱讀方法、心得交流等方面進行引導幫助,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思想交流。開拓學生思路,啟迪學生智慧,探索學科前沿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外科技競賽,并指導學生的科研、考研和就業工作。專業教師指導學生讀書過程中,為人師表,身正為范,虛懷若谷,踏實鉆研的作風,都是無聲的教科書,對促使學生艱苦奮斗,積極向上,愛國愛民,追求真理,也起到了耳濡目染、細雨潤物的潛移默化作用。
思想政治輔導員是大學生的知心朋友和心靈導師,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輔導員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的作用,通過第二課堂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讀書論壇活動,引導學生能動參與自我教育,用所讀書目解讀專業課程,解讀熱點問題,將所讀書目融會貫通,提高人文素養,提升學以致用的能力;以讀書指導實踐,開展對外交流,傳播先進文化,發揮大學文化傳承功能,使學生在“讀書會”各項活動中陶冶情操、鍛煉能力、提升修養。
充分發揮行政部門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重要作用,行政部門是高校教育教學的有力補充和基本保障,以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工作的落腳點,為學生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圖書資料室有效整合資源,資料室管理員作為“讀書會”指導老師,在服務學生過程中,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愛護學生,根據讀書小組需求,增添圖書,為“讀書會”活動提供了支撐。學生公寓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讀書會”活動倡導在學生公寓會客廳建立圖書角,在休閑之余暢游書海,營造濃郁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激勵學生認真學習、奮發進取的精神。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既要堅持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教育之核心在于育人,育人之核心在于德育。德育的本質在于促使學生綜合受益,而全員育人是推進德育的必然途徑。社會發展現狀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驗,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呈現出許多與以往不同的新特點。這就要求全體教職工緊跟時代步伐,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群策群力參與到學生德育工作中,形成“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處處是德育工作陣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內容”的新育人觀。注重校園文化的引導和大學精神的重塑,以引領社會的主流走向,培養學生自我的歸屬感和社會的責任感,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以“讀書會”為載體,實踐了全員育人理念,探索了學校各部門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首先,應努力建立統一、科學的領導體制,加強黨委的統一領導,并建立健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制;其次,建立規范、高效的全員育人工作機制,完善考評體制,進一步推進中層干部聯系班級制度、學工系統與教學系統定期聯系制度等;再次,建設堅強有力的育人工作隊伍,思想政治理論和哲學社會課教師、思想政治輔導員和班主任、學校各級部門形成強大的育人合力。以此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與厚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充分調動起了學校各育人部門和校院兩級組織的積極性,解決了學校學生工作部門之外其他各部門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長效機制和穩定平臺的短板,以此保障育人工作的有效開展。
[1]韓廣梅.更新學生工作觀念,構建全員育人新理念[J].高教論壇,2006,(4).
[2]程亞萍.論高校全員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構建[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
[3]古桂琴.全員育人多路徑探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1).
[4]趙慶杰,劉曙輝.全員德育與和諧校園的構建[J].現代教育科學,2009,(11).
[5]張明菊,范天森.新形勢下高校“全員育人”的理念與實踐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