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學校體育教學,要以確立和凸顯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為核心,促進學生體育學習的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全面發展與提高。因此,為了全面貫徹與落實有關推進素質教育發展的決策,本文對自主創新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途徑與策略進行探討,這對于推動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提供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參考與應用價值。
在體育教學中,自主創新是指在新的教學理念的引導下,以自身的理解與認知能力為基礎,以理性思維與實踐活動為手段,對傳統教學思想與模式進行優化與創新的行為。
開放式教學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前題而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形式,在這種教學形式中,學生與教師之間構成了全新的師生關系,呈現出相互支撐與相互依賴的態勢,教師通過對自身引導作用的發揮來促進學生主體意識、主體能力和主體人格的形成與發展;而學生則在教師的輔助下,來開展自主學習活動,以達成對自身素質能力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通過對上述論點的整合,可以將自主創新的開放式教學定義為:是以開放式教學模式為基礎,以自主創新為手段,是一種能夠為學生創設與提供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其學習興趣、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培養其創新思維、形成良好創新理念的新型教學模式。
1.轉變觀念,創設兼具自主、開放與創新特征的教學情境。自主創新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應用與推廣,其首要環節在于教學理念的更新與轉變,使得體育教師的教學思維與教學改革形成有機的適應與相容。這就要求在對教學情境的創設上要注重對自主、開放以及創新等元素的注入,使得自主創新的思想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這是實施自主創新的開放式體育教學的重要基礎與必要條件。
2.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認知能力的提高,是學生建立正確學習動機的基礎,是其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動力。因此,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使之與教師的教學理念達成有機的互動。同時,認知能力的提高,還有利于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與激發。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主動地促進與輔助學生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知的轉變與升華,通過對自主創新的開放式體育教學理念的感悟,來達成充分的理解,切實把握其重要意義所在,進而形成強烈的自主參與欲望,激發起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其自主學習意識的有機生成。
3.尊重與維護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個性的培養與發展。開放式體育教學的核心在于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因此,在自主創新的開放式教學模式的運用過程中,要求體育教師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充分的尊重與維護,使得學生能夠在真正體現開放特征的教學情境中實現自主的發展。另外,個性是社會個體在思想品質、性格特征以及情感態度等方面所表現出的有別于他人的特質。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個性的培養,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潛質,使之在思維意識、理解能力與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與發展。因此,要求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這不僅是實施自主創新的開放式體育教學的重要步驟,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促進其實現健康、和諧、全面的發展的重要途徑。
4.注重對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促進學其創新能力的發展。自主創新的開放式教學摒棄了傳統“一言堂”式教學模式的狹隘性與局限性,實現了教學理念與形式全面的理性開放。而相對于體育教學而言,該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利于引導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發揮,形成積極的自主參與意識,并通過對教學活動各環節的全方位參與,使得體育教學發展的取向能夠有效地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同時,由于學生的親身參與與體驗,有利于學生及時地發現教學過程中的相關環節與自身學習需求間的偏差,并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觀點與看法,這對于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要求體育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引導與鼓勵學生對教學整體設計過程的參與,在充分凸顯其主體地位的同時,使其參與意識與創新能力得到切實的發展與提高。
1.加強對自主開放意識的培養,為學生創設與提供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自主開放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是在體育教學中開展自主創新的開放式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因此,要求體育教師要以素質教育為導向,加強對自主開放內涵的理解與認知,切實把握其實質,充分理解與感悟其重要的作用所在,進而不斷地促進與完善自身的自主開放意識的培養。要積極主動地實現自身角色的轉變,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第一要旨,為學生創設與提供寬松、民主、和諧、自主的教學環境,并充分發揮其引導與輔助的作用,使得學生能夠盡快地導入情境、適應全新的學習環境。
2.注重對學生好奇心理的激發,促進其自主創新意識的發展。好奇心理是產生興趣、形成創新意識的重要基礎,因此,加強對學生好奇心理的激發,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開放式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開展。這就要求,首先,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要凸顯新奇性,激發學生好奇心理的生成。其次,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要凸顯啟發性,引導與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再次,要打破傳統的“滿堂灌”教學形式的束縛,變單向灌輸式為雙向研討式,以確保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時間,進而促進其自主思維與創新意識的有效發展。
3.提高體育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以確保體育課堂實現理性的開放。自主創新的開放式教學是一種建立在合理設計基礎上的理性開放,開放過度與過小都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對課堂駕馭能力的培養,以確保在體育教學中開展自主創新的開放式教學的實效性。
[1]陳建嘉.論大學開放式體育課程的基本特征[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4):18 -80.
[2]茅勇.體育教育需要轉變的幾個觀念[J].體育,2000,(3).
[3]張鐵雄.大學體育課開放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3,(9):36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