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慧 王 超 潘明英
(海軍潛艇學院)
關于完善綜合大學教學督導機制的思考
◆周愛慧 王 超 潘明英
(海軍潛艇學院)
教學督導是院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在院校教學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監督和指導作用。科學有效的督導機制對促進教學秩序科學化和規范化、提高教學質量、確保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督導 督導機制 教學質量
教學督導是院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在院校教學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監督和指導作用,它能夠第一時間準確地反饋一線教學及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討論解決問題的對策,使問題盡快得到解決。科學有效的督導機制對促進教學秩序科學化、規范化,提高教學質量,確保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近年來,教學督導工作在各大高校已經全面展開,并成為各大院校教學監控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建立和完善教學督導機制,建立一支適應現代化綜合大學發展需求的學習型、創新型、研究型的教學督導隊伍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重要課題。
很多院校所實施的教學督導工作都是狹義上的教學督導,督導面窄、深度淺、力度小。所實施的教學督導一般是組織一批離退休老教授、老專家成立督導組,主要是出入課堂,聽聽課,在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提提建議。這僅是從事的課堂教學督導。而教學督導工作是對整個學校的整體教學工作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指導。包括對整個學校經常性的教學管理工作進行檢查評估,提出改革意見。當好學校領導和機關的參謀和顧問,參與學校對教學工作中重大問題的研究,在各級領導和機關教學管理工作中出謀劃策,能夠及時發現教學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向領導和機關提出建議。
教學督導包括教學管理督導、教學實施過程中如何教以及如何學的督導。但大是多數院校只注重課堂教學督導,僅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包括教師的課堂設計、教案、教學方法與手段、課堂教學質量進行檢查,而忽視了教學管理工作督導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習效果檢查、督導。比如,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學場地、器材的準備、管理以及教師的試講、輔導員的到位情況,還有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的落實情況、教學準備組織情況、跟班聽課情況等;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掌握課程標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自我獲取知識、更新知識和創造知識的能力等情況都還處于教學督導的盲區。而且在督導方式上督多導少,甚至是有督無導,往往發現了問題,但沒有相應的整改措施。
當前院校教學督導工作制度還不健全,沒有正規的運行機制。比如教學督導工作計劃的制定;督導工作過程的組織實施;專家督導組成員的聘任;督導結果的反饋、處理等,都缺乏具體成文的規章制度,使得教學督導工作隨意性大,沒有權威性,因此有效性也得不到提高。
隨著綜合大學教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原有的直管式督導存在著督導層次少,深度、力度不夠,督導效果難以保證等問題。為此,綜合大學需要建立多級督導體系。各級教學督導組成員由教學經驗豐富的在職或退休教師和教學管理干部組成,中青年和高學歷教師應占一定比例。
校督導組成員在院督導組成員中推薦產生,報校領導審定。校督導組采取“分散辦公、有事集中”的工作方式,負責檢查各學院貫徹落實學校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制度情況,確保按綱施訓;對全校教師、學生進行教與學的監督指導;檢查全校的教學設施及維修情況;檢查各學院的教學督導工作,定期進行教學工作形勢分析,查找問題,提出對策;參與開展教學法研究,協同教務處組織全校性的教學觀摩、教學評比以及教學質量檢查和重點課程建設評價等工作。
院督導組是在院領導以及業務管理部門指導下展開工作,負責檢查各系、教研室、學生處貫徹落實校、院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制度情況;檢查人才培養方案和年度教學工作計劃的落實情況;聽查本學院各班次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主要檢查教師的課堂設計、教案、教學場地器材的準備;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教學態度以及教學方法手段的運用是否恰當、教學內容組織是否合理;教師教學基本功是否扎實等情況,以及檢查輔導教師到位情況和輔導效果。并根據掌握的情況,對督導單位和個人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了解和掌握全院學生學習的總體情況,同時對所發現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系督導組組長原則上由系主任擔任,成員由教研室領導和本系在職或退休教授組成,主要以教學管理規章制度、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為依據,堅持督中有導,聽查本系各期、班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主要檢查教師的授課內容是否翔實,對內容的理解是否準確,對教學過程中重點難點把握是否得當。對系教學管理等工作有重點的監督、檢查、指導、并為教學管理工作提供咨詢;對全系學生進行學習督導,檢查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掌握教學大綱規定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自我獲取知識、更新知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等情況,分析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督導組成員聘任制
各級督導組成員要實行聘任制,任期一年,要簽訂任期內工作職責保證書,主要從教學經驗豐富的在職或退休教師和教學管理干部中選拔聘用。督導組成員應符合以下基本條件: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政策水平,熟悉國家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從事8年以上的教學工作,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或教授、副教授職稱,具有完成學科、課程建設指導、建議、咨詢的能力;熟悉高等教育教學規律,熟悉創新教育、現代教育教學、教學管理等理論;熟悉教學督導與評估理論、方法、和技術并能運用于實踐;思想作風正派,原則性強,辦事公道,善于聽取不同的意見,有較高的威信。
(2)聽課制度
各級督導組要分別制定聽課計劃,分小組進行聽課,督導員每學期對每個教員至少聽兩次課,聽課后及時與授課教師溝通交流提出意見。
(3)督導聯系制度
校督導組與院督導組、院督導組與系督導組、系督導組與教研室要建立聯系制度,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查找問題,制定整改措施。
(4)教學督導例會制度
系督導組每月召開一次教學情況匯報會,院、校督導組至少半學期要進行一次教學形式分析會,主要議程是匯報、分析一線教學督導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并討論解決問題的對策,同時交流督導工作中發現的先進典型以及成功經驗并加以宣傳和推廣。
總之,教學督導是督導者和被督導者合力共同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交流活動,是督導者幫助被督導者提高能力、素質、水平的探討過程,在這樣的交流和探討過程中要以真誠為橋梁,合作、共享、互動為紐帶,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使得教學督導工作發揮出真正的促進現代化高校發展的助推劑作用。
[1][美]James Nolun,Jr.Linda A.Hoover.蘭英譯.教學督導與評價——理論與實踐的結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2]王風斌.軍校必須堅持全面教學督導理念[J].中國軍事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