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崇月 梁海波
(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縣第四中學;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縣都陽中學)
探討農村初中班主任在新形勢下如何提升教育理念
◆韋崇月 梁海波
(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縣第四中學;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縣都陽中學)
中國的教育事業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我國的教育工作還存在著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農村初中教育問題十分突出,怎樣針對農村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展切實有效的的教育工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比較棘手的問題。農村初中班主任應該提升理念,加強對農村教育的探討,對農村教育工作開展有一定促進作用。
教育問題提升理念總結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給農村帶來了新的問題。黨中央針對農村面臨的新問題,制定了“三農”政策來加以解決,“三農”政策對農村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農村教育的一線工作者,應該與時俱進,將提升教育理念,作為對初中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當今社會,“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成就未來”等觀念深入人心,知識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所以,對初中生群體,所處這一特殊階段的教育工作者,對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顯得尤為重要。能否提高農村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直接將影響孩子們的一生以及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1.當今農村發展趨勢,是多數農民進城打工,造成農村中學教育的對象留守孩子居多
留守孩子情況比較特殊,他們心理和生理處于成熟與不成熟的過度階段,在日常行為養成上沒有父母在身邊陪伴成長,內心發育會產生很多問題,對孩子的行為養成極其不利,直接影響孩子今后人生發展方向。
2.教學設施不完善,農村教育手段單一
農村基礎教育設施有限,針對農村孩子的教育手段還很局限導致,農村孩子不能像城里孩子那樣,通過多媒體設備在日常學科教育中的應用,激發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充分調動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質量,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能培養出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對農村初中教育的開展十分不利。農村孩子對外界的接觸和認知手段具有局限性,使農村孩子的知識面比較狹窄,不能通過網絡主動獲取知識學習課內教學無法涉及的知識,這直接表現在農村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
1.在思想和生活上提高理念
(1)針對初中階段孩子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農村初中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由于當代農村的發展趨勢導致多數初中階段的孩子都變成留守兒童,所以班主任應制定關于留守兒童的相關教育工作計劃,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農村初中班主任要從日常生活管理中,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考察,分析學生心理的傾向性變化,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及時處理。爭取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教育、及時引導、及時幫助、及時解決,真正落實并加強班主任教育工作中關于思想教育的內容。
(2)農村初中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日常生活關心和幫助。對學生生活上的困難,要聯系學生監護人核實情況,如果困難無法依靠個人力量解決,必須連同學校共同解決學生的生活實際困難。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班主任應直接承擔起父母的角色,走進孩子內心,強化孩子的心靈建設對提升教育質量很有幫助。日常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對個別學生身上出現的一些不良問題或行為,要給予正確的批評教育,以說服教育為主,嚴禁體罰和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行為發生,因為初中階段的孩子心理發展具有特殊性,不能增加孩子對教育的叛逆感。
(3)農村初中班主任,無論從生活上還有思想上幫助學生,其宗旨都是為了保證對學生的教育工作能順利有效的展開。解決日常工作在學生身上發現的問題并切實地解決這些問題,都能對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起到積極作用。
2.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提高教育理念
(1)加強班主任針對學生的教育工作,除了思想上的和生活上的幫助之外,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教無類,一視同仁。針對個別學習態度不認真或者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情況,要進行個別談話,通過談話找出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分析制定解決方案。針對學習態度不認真的同學必須加強說服教育工作,加深他們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改變厭學情緒。對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班主任必須分析其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原因,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找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不能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教育方式,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教學內容。必須落實因材施教,達到對每個人開展有效的教學方法,以達到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農村初中教育的質量。
(2)農村初中班主任還應加強自身的素質。農村初中班主任通過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加強對教育內容的完善,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教學內容的不斷調研,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能適應學生心理特點,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教育質量。農村初中教師除了日常教學內容的教育之外,還應增加對課外知識的普及和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從而將傳統農村教育模式向新的模式轉變,也就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方向邁進。
在新形勢的挑戰下,必須提升農村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切實加強農村教育的全面發展,依靠提升農村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為今后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1] 趙夢.農村教育與服務“三農”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4,(9).
[2] 蘇發金.發展農村教育推動新農村建設[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6,(06).
[3] 張毅.新農村建設中教育問題之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