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梁苑苑白玉潔
(1.廣東省氣象科技培訓中心;2.廣東省氣象信息中心)
心理學在氣象系統教育培訓中的體現與應用
◆王 佳1梁苑苑2白玉潔1
(1.廣東省氣象科技培訓中心;2.廣東省氣象信息中心)
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不斷加快,繼續教育的重要性還將進一步凸顯。而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的教育投入和建設重點,仍高度集中于初次教育領域,繼續教育體系的建設嚴重滯后,遠不能適應向知識經濟形態過渡的需要。在這方面,我國不僅與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落后于許多發展中國家。針對這一情況,要在全社會倡導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突出在職學習,加大相關投入,優化整合教育資源。我們氣象系統全力開展教育培訓,主要分學歷教育、在職培訓等,同時抓好氣象可持續發展論壇、氣象基礎知識培訓、訪問進修、人才工程實施等多種形式,在這些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
激勵原則 馬太效應 動機 教育培訓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才的知識老化速率和人才資本的折舊率愈趨提高。在農業經濟形態占主導的歷史時期,知識更新的周期大約是100至150年;在工業經濟形態占主導的歷史時期,知識更新的周期大約是20至30年;而在向知識經濟形態過渡的今天,知識更新的周期已縮短為3至5年。現在,一名本科大學生畢業時所積累的知識,大約在5年內就基本折舊完畢了。一個人在初次教育中所獲取的知識,與其一生掌握的知識相比,只占很小的比重,主要的知識要靠繼續教育來補充。
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不斷加快,繼續教育的重要性還將進一步凸顯。而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的教育投入和建設重點,仍高度集中于初次教育領域,繼續教育體系的建設嚴重滯后,遠不能適應向知識經濟形態過渡的需要。在這方面,我國不僅與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落后于許多發展中國家。針對這一情況,要在全社會倡導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突出在職學習,加大相關投入,優化整合教育資源。我們氣象系統全力開展教育培訓,主要分學歷教育、在職培訓等,同時抓好氣象可持續發展論壇、氣象基礎知識培訓、訪問進修、人才工程實施等多種形式,在這些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
2010、2011兩年來本系統舉辦了35期各類新技術培訓班,培訓內容結合工作實際,涵蓋氣象多個領域,有人工影響天氣崗位培訓班、全省預報員崗位培訓班、土壤基本參數測定培訓班、全省地面測報業務系統培訓班等,大部分都是針對崗位的培訓課程。去年以來更是強調了對參加培訓的員工,專業與學歷沒有了硬性要求,主要是以工作需要為關鍵,崗位對口為主,不論是近年來畢業的研究生、博士生,還是已經工作20、30年的學歷相對低的中專大專生,均可以參加培訓學習。
自從在政策上改變了培訓對象學歷的要求后,沒有了這個門檻,使很多學歷相對低,但是有豐富工作經驗的預報人員,有了參加高新技術的培訓的機會。在目前社會上什么都將文憑、講學歷的情況下,讓學員消除了自己學歷低,不能參加平時的培訓,自己沒有達到相應知識水平,很難學會等灰心消極自卑心理。同時,利用“氣象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平臺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讓大家有相互接觸溝通和學習的機會。
同時,出臺的《廣東省氣象部門在職教育管理辦法(試行)》,鼓勵在職員工積極參加學歷教育,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樹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
動機是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并使活動朝著某個目標進行,以滿足個體需要的內部動力。學習活動和學習動機是緊密相連的。沒有學習動機就不會產生學習活動。根據我們對培訓班學員的一次“為什么要參加培訓”的問卷調查,得到的回答大致有這樣幾種:“領導指定的。”“工作必須的。”“學習這些知識很有用。”“知識更新太快,不懂不行。”“為了升職”“我比較感興趣”“這個教授很出名,想來聽聽。”“想做這方面的進一步研究。”……這些回答都從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員工的學習動機。調查中,也有個別回答說“不知道”(不知道為什么要來學習,學習動機不明確),甚至說“沒有辦法,我不來沒有人來”(學習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出于無奈不得不學),學習動機不明確、或者是被迫學習很可能就是他們培訓學習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
學習動機通常都是社會性動機。社會性動機又分為交往動機和成就動機。交往動機是個體與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發展友誼的內在動力。學習上的交往動機主要指學習者希望與他人進行認知和情感的交流,建立互相幫助、同甘共苦的友好關系,以此為動力來推動學習。美國心理學家麥吉奇的研究表明,在學習效果方面,交往動機高的學生優于交往動機低的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以及課堂上的交往機會影響著學生交往動機的形成和發展;在熱情友好、熱愛學生的教師所負責的課程里,交往動機高的學生占多數。成就動機是一種較高級的社會性動機,是指個體積極主動地從事某種自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并力求達到完美的地步的內在推動力量。學習上的成就動機主要指學習者在學習中力求成功,追求成功所帶來的自豪感,追求學習所帶來的對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滿足感,以此為動力來推動學習。
培養與激發學習動機的方式: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使參加培訓的員工懂得為什么要學習,認清了學習目的,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強調學習的重要與迫切性。
2.強調學習的內在價值。不斷的學習知識是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需要,也是個人立足社會、參與競爭的需要。我們在進行培訓設計時,也應注意通過學習的內在價值來激發員工的學習動機。
3.及時反饋與適當評價。讓員工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可以強化學習動機。員工知道學習效果,既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提高學習熱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激起上進心,克服缺點,爭取更好的成績。美國心理學家羅斯和亨利的實驗表明,學習的及時反饋對于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業成績具有巨大的效應,而且反饋得越及時越好。
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除了讓學生知道什么對、什么錯、并給以分數或等級評價以外,對其學習態度和主動性做出適當的評語也是十分重要的。評語越具體,越符合員工的實際情況,強化作用也就越大;就連“優異,望繼續保持”、“良好,愿再接再勵”,這樣雖然不夠具體、但帶鼓勵性的評語,也比只評等級而無評語要好得多。在教師的關注和鼓勵之下,參加培訓考核的員工的學習熱情更高,勁頭更足,學習效果當然就更好。
[1]趙曙明.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
[2]顧英偉,楊春暉.力資源培訓與開發[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1.
[3]李伯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02.
[4]黃希庭,張志杰.心理學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