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萊陽
(山東省昌邑市柳疃鎮青鄉初中)
情感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表現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僅能夠輕松地營造出活潑開放的教學氛圍,而且也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與健康人格的塑造。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同時,要注重發現學生的“隱性”因素,以情感為紐帶,增強師生互信,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自我,從而開創體育教學新局面。
當前,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面臨一系列亟需解決的問題,這其中不乏一些師生在體育課程認知上的情感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領導教育觀念滯后。個別學校的領導對學校開展體育課教學工作認識不足,雖然上級部門作出了相應規定,但在執行過程中監督力度不夠,落入“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誤區。
2.學生體育思想麻痹。很多學生把體育課等同于自由活動課。認為體育課教學無非就是跑一跑,跳一跳,只要自己身體健康,無需教師指導也能輕松升級或升學,致使體育課遲到、早退、曠課情況日益嚴重,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
3.考試評價形式單一。在一些學校,體育教師過度地強調結果性評價,使學生,特別是一些身體素質不太好的學生無論在平時學習過程中,還是期末的測試環節上都無法享受或體驗體育課學習的激情與樂趣,致使其學習動機逐漸減弱。
1.利于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學生情感體驗。針對上述出現的問題,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改變以往呆板的師講生練,統一劃齊的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教師要充分整合教材、器材、場地資源,借助于簡潔幽默的語言,妙趣橫生的導入,準確規范的示范來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這樣的教學看似“無心插枊”,卻能使學生有效喚醒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情趣感,使學生感到鍛煉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情感教學就在無形中對學生起到了無窮的推進力量。
2.利于融洽師生關系,提升學生協作能力。情感教育的基礎是理解與信任。客觀上講,由于初中生年齡偏小,在完成教材規定的一些動作訓練時難免會產生一些畏難情緒,如果教師一味的指責與批評,這勢必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甚至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因此,教師要用真摯的情感,通過換位思考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相信他們能夠在教師的指導與同學們的幫助下克服困難,完成學習任務。對于學生取得的些許進步,要及時表揚,肯定他們的成績,指出不足,借助于體操、籃球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協作能力。
3.利于激發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堅強意志。初中生思維活躍,可塑性強,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逐漸形成。在體育課教學中,學生會面臨種種挫折和挑戰。這不僅體現在一些技術動作中,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恐懼。因此,體育教師可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教學中及時實施情感教育,巧妙設計教學內容,如游戲比賽、花樣籃球等來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在學生感知娛樂體育的同時,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堅定果敢的執行力,百折不撓的戰斗力。使學會對體育課與體育活動越來越有了積極的情感動力,并保護著濃厚的興趣,對體育課基本技術、知識、技能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學效果越來越好。
1.命令式情感教學。命令式是產生一種一定要堅決執行的情感方式,屬于這種情感教學的在體育課堂中主要是口令,它富有強烈的感召力。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內容和動作,都需要教師以命令的方式,讓學生去執行和完成動作。如隊列隊形練習中的“立正”“稍息”“向左轉”“跑步走”等,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個字,有時是多次重復,但使學生聽而不煩,練而不厭,這就必須要求體育教師做到吐字清晰,聲音宏亮,情調昂揚,堅決果斷。
2.表達式情感教學。表達式是指通過生動形象幽默的語言表述,引起學生學習熱情的一種情感方式。語言是調動情感的重要因素,是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工具,通過生動形象幽默的語言表達,一則可以促進師生之間情感上的交流,使學生喜歡教師,拉近兩者間的距離;二則可以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上體育課。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科學地運用語言的音、氣、詞進行講解,指導學生練習時,應簡潔明了幽默含蓄。
3.應激式情感教學。應激式是在出乎意料的緊張狀況下所引起的情感方式。在體育課堂上,時常因受周圍殲環境的影響,氣候因素的變化,運動中的相互碰撞,做動作失誤等,免不了出現自然的或人為的現象。在突如其來、意外的情況下,正是師生情感體驗最深的關鍵時刻,學生可以從教師的言談舉止中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和溫暖,相反學生會感到冷酷,失去學習信心。
4.調節式情感教學。調節式是采用一定的控制手段,使之適應新要求的一種情感方式。調節式情感具有對人的行為活動顯示出增力和減力的效能。在課堂練習中,學生往往處于緊張的狀態中,通過情感教育可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如一次800米考試,全班女學生只有一個人考合格了。我知道,并不是她們實力不行,而是她們還沒跑就緊張的要死,帶著這樣的情緒去跑,還沒跑幾步就已經累了,于是,就停下來走了,那成績可想而知肯定是不行的。只有補考了,在補考前,我對她們說,“這次我們降低要求了啊,只要你們跑完兩圈也就是800米,堅持中途不停下來走,那么不管時間是多少都可以合格。”她們都拍手叫好。結果跑下來全都合格了,而且有幾個達到了良好,時間要求和第一次一模一樣。
總之,情感教育是新時期體育課堂提升課堂有效性,塑造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體育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狀況,結合學校實際,靈活多樣地開展教學活動,要對學生多理解、多鼓勵、少批評,以感情為橋梁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增強互信,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楊建強.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認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19).
[2]倪海榮.談情感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1,(2).
[3]鞠寧.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新課程·中學,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