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艷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教師進修學校,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第二高級職業中學)
淺談學生求異思維能力在中職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培養
◆周 艷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教師進修學校,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第二高級職業中學)
求異思維訓練對培養學生想象、類比、質疑、思辨和創造能力方面有很好的功能,能激發學生思維活躍程度,讓學生更有創造性的學習,現今的教育中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視。
求異思維 中職中心 能力訓練
求同思維對高級職業中學語文教學起著很大的作用,要求在同一方向、按照同一角度進行思考,去尋找相對一致的結論。而我們這里研究的而求異思維,則是從思維方向的角度來說,具有多方向思維發散的特征,這種思維方式有著其他思維形式所不能企及之處。求異思維訓練對培養學生想象、類比、質疑、思辨和創造能力方面有很好的功能,能激發學生思維活躍程度,讓學生更有創造性的學習,現今的教育中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視。
求異思維教學模式是語文教學中的一種,正是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為主要目的,比如,語文老師對于一篇文章的教學,可以從課文中對文章的難易程度針對所教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與歸納,再從多種相異的角度去審視,指導出幾個思維指向,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思維特點從不同的起點分別去思考,進而得出老師的多種教學模式,這樣就可以不同評價點上得出幾個不同的思維模式。接下來,老師再對學生的這些不同思維方式進行比較,找出最佳的解決問題方案,這樣一來就改變以傳統的單一模式的授課形式。總結起來,求異思維教學模式包括以下幾點:多點起步、多方向、擇優組合。經過實踐得知,求異思維能改變人的思維定勢,解決了那些雷同的教學模式。
比如,我在教授《大明湖》這一課時,是這樣構想的:確定本文難易,根據教學內容,與高職中學學生的能力特點,構建了四種教學模式。在上課之前,提高布置作業上學生預習,回家后,每人讀課文繪制大明湖的景色圖的幻燈片。這個作業雖然看起來是一個簡單的動手操作題,但是通過制作操作,避免了傳統的“閱讀——思考”之常規構想,把教學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體性。這種教學模式其實是讀、思、畫、講四個程序編串的,這種組合題型容量在、角度多。其中,畫是核心部分,它既是讀與思之后的結果呈現,又是接下來講的基礎,能把課堂內外有效的結合起來,能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動手制作的能力。第二天來上課的時候,筆者把學生制作的其中十幾幅幻燈片被呈現在大家后,學生發出一陣陣嘖嘖稱贊聲,氣氛也活躍了,看完圖片之后的的討論中,同學們發言非常積而熱烈。討論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包括寫景的層次與應用的方法、從重點內容的分析與概括再到《大明湖》寫作技巧等,特別是討論“佛山倒影”時,對重點景物寫法非常清晰而準確,而且很多學生竟能說十分有詩意的話,增添了不少美感。還有的同學設計了文章的板書,組織極為巧妙。這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一種自學方法,學生自覺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從而培養了他們主動學習,創新學習的能力,教學效果非常好。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都的思維水平直接決定著學生的思維方式,而求異思維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語文教學中,對于重點的把握、難點突破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如果我們把求異思維應用于重點與難點的教學之中則會出現很好的教學效果,這種方式的運用是語文教師應用求異思維去尋找出解決問題重點與難點的最佳途徑的方法。一般教學程序包括選準突破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并能合理地預測運用求異思維之后的教學效果。
比如,《雷雨》一課中,我們選擇了分析周樸園的性格特征這一難點,選取的突破點是“周樸園對當年的侍萍到底有無思念之情”這一問題上,因為,這一點極具思維誘惑力而且還有一定的難度。這一難點的選取為課堂討論打下基礎。筆者作了以下一組設計:給同學們提出了幾個容易引發思考還能激發討論的問題:你對周樸園保留侍萍喜歡的家俱是怎么看的?他為什么要贊美侍萍“溫柔、賢慧”,或者說表明了什么?侍萍的“淚要涌出”你又是怎樣理解的?問題提出以后,同學們分成了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周樸園有真情,第二種觀點認為他沒有真情。第一種觀察認為都過去幾十年了,這種做法是假裝不出來的,而且也沒有必要。而且從周樸園對“侍萍溫柔、賢慧”的評價中,也能看到主人公對侍萍有深深地懷念之情的,說明感情沒有半點假。而文中所說的他想用錢讓侍萍早一點離開,是希望她不聲張,在一定意義上是對侍萍有好處的。持第二種觀點認為周樸園保留物品的原封不動是偽裝的,是想用這一表面現象來騙取正人君子之名,事實上他對侍萍的“懷念”,只不過是為自己擺脫寂寞和繁漪的不馴帶來的苦悶罷了,是為自己為中心考慮的;從大年三十趕侍萍離開到三十年后趕侍萍出門是一脈相承的。另外一層意思是他想用金錢來換取侍萍的不聲張,是為自己著想而不是為侍萍著想,是他為保全自己的名聲而做出的欺騙人的卑鄙之舉。善良的侍萍對周樸園的表白有憐憫之心,也多多少少有些心動,但她對周樸園本質非常清楚的,也是深刻的,她流淚了,但不是難忘舊情的淚,而是憤與恨之淚。第二種意見的分析更深刻更能分析出周樸園這一人物性格特點,更耐人尋味。
總之,在高職中學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工作中,老師的教法,都是在與學生的雙邊活動來靈活生成的,而在求異的教學思維支配下對學生進行的求異思維訓練則貫穿始終。對學生求異思維訓練不能是孤立的,還要善于與求同思維配合起來加以使用效果會更佳。對具有固定答案的教學中,一般是用求同思維出發的,以引發學生向多個方面思考,最后相互對比與總結找出共同點,從而得出相對一致的結論。這種訓練訪求的模式是“求同——求異——求同”的步驟。如果所出的問題有開放性的答案,或者答案是多種多樣的,則用“求異——求同——求異”的思維流向組織教學,這種模式的教學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目的出發,圍繞同一問題,讓學生多角度的去想問題,得出多個答案。實踐證明,這種求異教學思維,多方向多角度導引啟發去思考問題,如果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則對于進學習有一定的積極性,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1]黃義輝.揭開“受知識限制”的面紗——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J].福建中學數學,2011,(12).
[3]唐芙蓉.培養學生求異思維,開拓寫作綠色通道[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10).
[4]吳冬梅.求異思維的開發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下),2011,(10).
[5]胡德模.談談作文教學中的求異思維[J].德陽教育學院學報,2000,(1).
[6]張平仁.學生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初中作文教學淺議[J].新課程(教研),2011,(10).
[7]楊勝瓊.教師應注重學生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J].文學教育,(下),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