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穎
(吉林信息工程學校)
結合積極心理學談職業學校英語教學
◆馮 穎
(吉林信息工程學校)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塞里格曼·謝爾頓(Knnon M.Sheldon)和勞拉·金(Lawra King)提出的。積極心理學的本質特點,就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它要求人們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
面對職業學校的學生,有的教師認為,他們是高考或中考的失敗者,素質低下,英語水平更是一團糟,在英語學習中他們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進行“消極教學”。教師的這種教學行為,更加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學的效果達不到,學生的英語學習更是進入了一個低谷,慢慢產生了惡性循環。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拋棄這種觀點,摒棄傳統的“消極心理學”的影響,端正自我的教學態度,結合積極心理學進行“積極教學”,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并加強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實現教學的目標。
積極心理學強調人們應該注重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類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創造性的力量,促進個人能力的發展,使之走向成功。它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其“潛能、動機和能力”,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要把它們挖掘出來,更好地利用和發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如何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更好地開展英語教學呢?
首先,我認為,僅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多關心學生、熱愛學生,然后再從積極方面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英語學習目標。我們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要在這基礎上通過不斷的鼓勵、支持和幫助使他們建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積極的人格特征,形成學習英語的動機和習慣,避免格式化,機械化,“填鴨式”式的英語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最終實現其英語應用水平的提高。
比如說,在課堂上建設積極的學習氛圍。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有趣的、參與度較強的教學環節或參與活動,使學生逐漸擺脫原來對英語課堂“沉悶、生硬、無趣”的印象,而對英語課堂有一個嶄新的認識,樂意加入到英語課堂的學習中來。而在課外,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團體的力量,由教師指導他們組織英語角、經典英文電影欣賞、英語話劇表演、英語故事講演、英語歌曲演唱比賽、英文電影配音大賽等活動,把學校的英語學習氛圍建設好。讓學生親身參與學習中,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水平,多方位展示自己,提高自己,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運用“體驗成功”教學模式,把成功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合理應用積極心理學,不僅符合積極心理學的本質特點,也符合職業學校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學生的特點和天性。在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和積極的品質,以獲取社會的認可,并且在積極的社會環境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和情感,形成積極的人格特征的過程。加強學生積極的體驗和情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努力為學生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減少失敗的概率,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和成功的體驗,達到教學目標。
其次,在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不難發現,學生本身就對學習英語基本沒有信心,也沒肯定過自己能學好,他們本身就從心理上降低了自己的學習能力,這也是從根本上堵塞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路徑,那么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擺脫英語學習過程中“擔心學不好英語,思想壓力大,包袱重,進而產生緊張、害怕等不良的心理障礙,學習積極性低落”的心理因素,由簡入難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建立信心,增加學習的動力,這對于英語學習的效率甚至成敗都至關重要。同時,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比如,有的同學口語發音好,有的同學背單詞快,有的同學喜歡英文電影,等等,對他們良好的表現,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都不吝惜夸獎和褒揚,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習英語便能成為他們愉悅的體驗,而不再是負擔,路徑通了,成績也就自然地上來了。努力做到好的表現是學生的天性。通過表現,可以使他們獲得老師、同學和家長的認可,也可以讓他們獲得自豪感、充實感、成就感和幸福感。通過表現,他們收獲了成功,實現了自我價值。
從某種程度上說,職業學校的學生更渴望表現和成功。積極心理學認為,成功不僅是社會對個人價值的認可,更是個人對自身價值的自我肯,我們應該更注重追求成功的過程及成功的體驗。成功不僅僅是一種價值判斷,也是一種事實判斷,更是一種過程的判斷。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原來考40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考了60分,這就是成功。他們通過挖掘自身的“潛能、動機和能力”也一樣能夠獲得成功,并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所以,在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條件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動機和能力”,使其能夠獲得表現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使學生獲得老師、同學、家長的認可,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達到我們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
總之,作為英語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在面對英語基礎較差、學習興趣又不高的職業學校的學生時,不要對他們失去信心,一定要有耐心,并針對層次不同的學生加以因材施教,并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下,重塑教師和學生之前的關系,變生硬為活躍,變枯燥為興趣,豐富英語課堂的內容,加強英語的實用性與對話性,不要看重量,而要看重質,在學習中造就學生積極的人格特征。我們還要注重積極人格的發展,寓教于樂,在特殊的英語環境下,讓學生感受異國的文化,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異國文明的神秘色彩,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樂趣,有了樂趣,從而加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并且培養了他們積極樂觀、有勇氣、有毅力的學習態度,啟發他們在英語方面的才能和智慧。
結合積極心理學采用適合、適度的教學模式,把成功教育貫徹到英語教學中去,不僅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享受到成功的樂趣,還充分發揮了他們學習語言的潛力,提高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其英語學習獲得進步乃至成功。
[1]馬美,劉宏磊.我國職業教育文化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職教通訊,2010,(7).
[2]周嵌,石國興.積極心理學介紹[J].中國心理衛生,2006,(2).
[3]魏艷麗,吳榮先.積極心理學研究綜述[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7,(5).
[4]唐敏.中學英語自主創新教學模式研究.2002.
[5]葛新霞.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幾點做法.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1,(5).
[6]程正平.淺談職業技術學校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科教文匯,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