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吉
(河南省林州市成人中專)
關于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思考
◆王順吉
(河南省林州市成人中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個人收入分配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基尼系數己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社會收入分配的差距正逐漸拉大,分配不公問題明顯。本文提出,利用稅收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加強個人所得稅征管,充分發揮個人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個人所得稅 稅制改革 調節作用
我國重構個人所得稅制度畢竟僅有30多年的歷史,個人所得稅制度還不夠成熟,有待進一步的改革和完善。為此,應當對我國個人所得稅做出客觀的評價,在肯定其發展成果的同時,認真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研究改進對策。
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制和自行申報制兩種征收方法,以源泉扣繳為主,一般在沒有源泉扣繳的情況下才進行自行申報,由于對自行申報缺乏約束,自行申報者寥寥無幾,偷逃稅行為在發現后的處罰力度過輕,納稅宣傳不力,導致公民自覺申報、自覺納稅意識淡薄。其次,征管手段落后,由于個人所得稅具有分散性、流動性、隱蔽性等特點。要作好個人所得稅的征管工作,必須有一套嚴密的征管制度來約束。同時由于缺乏現代化的資料儲備、查詢和處理手段,信息傳遞缺乏準確性,無法約束納稅人。
自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稅收收入和其占稅收收入的比重均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其組織收入的作用逐步得到強化。但從個人所得稅收入占稅收收入總額的比重來看,比重仍然偏低,據世界銀行統計,個人所得稅在高收入國家稅收收入中的比重大多在40%以上,在中等收入國家的比重基本上為10%~20%,在低收入國家中的比重則在6%~10%之間。因此,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收入占稅收收入的比重,不僅大大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國家水平,甚至也低于世界上多數低收入國家的水平。
由于個人所得稅采用累進稅率,其在收入分配方面具有獨特的調節作用。按照國際慣例,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貧富差距的“警戒線”。基尼系數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間收入分配“高度平均”,在0.3~0.4之間“比較合理”,0.4~0.6為“差距偏大”,0.6以上為“高度不平均”。據國家稅務部門測算,中國目前的基尼系數為0.45,占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占收入和消費的份額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費的份額高達50%。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已經突破了合理的限度。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就會影響到經濟增長,會加劇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的混亂,甚至會威脅到社會政治的穩定、危害到民族團結和國家安全。
我國個人所得稅之所以存在財政職能和經濟職能未充分發揮的現狀,是因為其本身存在稅制模式、稅收立法和稅收征收管理等諸多方面的缺陷。要解決我國收入分配嚴重不公的現實,有賴于個人所得稅的公平功能的發揮。但是,由于過去我國過于強化個人所得稅的財政收入功能,而弱化了公平功能,個人所得稅的調節貧富差距的作用未能很好地發揮出來。
目前我國采用的稅制模式是分類征收稅制模式,這種課稅模式既缺乏彈性,又加大了征稅成本,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個人收入來源渠道增多,這種課稅模式必會使稅收征管更加困難和效率低下。考慮到我國目前納稅人的納稅意識、稅務機關的征管能力和征管手段等都還不是很健全,因此主張采用綜合所得課稅為主、分類所得課稅為輔的混合所得稅模式。
我國個人所得稅目前的稅率結構有悖公平,容易使得納稅人產生偷逃稅款的動機,因此應該重新設計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結構,實行“少檔次、低稅率”的累進稅率模式。首先,稅率檔次設計以五級為宜。其次,考慮通貨膨脹、經濟水平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適當提高減除費用標準和增加扣除項目。直轄市級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相應確定減除費用標準,并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備案,這樣做既可以更好地符合實際狀況,也有利于調節個人收入水平。同時,要根據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適當的增加一些扣除項目。根據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住房、教育、醫療、保險等因素,設立相應的扣除項目。這樣將更有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
擴大納稅人的知情權,增加政府財政預算、財政開支的透明度,使納稅人真實感受到是國家的主人。納稅人不僅征稅過程清楚,而且稅款流向也明白,使納稅人的納稅抵觸情緒消除。政府職能的正常運轉與納稅人的納稅行為密切相關,政府部門使用納稅人提供的資金,納稅人享有監督政府部門工作和接受政府部門服務的權利,納稅人的監督能有效防止諸多重復建設、浪費,也是遏制腐敗的一劑良方。
搞好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對偷漏稅行為查處、打擊得力是關鍵之一。針對現階段我國對個人所得偷漏稅行為查處打擊不力的現狀,全國應進行每年多次的個人所得稅的專項檢查,加強稅務部門與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通過立法,賦予稅務機關一些特殊的權力,增強執法的力度;對查處的偷漏稅行為,加大對納稅人罰款的數額,參照一些國家的做法——不管納稅人偷多少稅,都罰其個傾家蕩產,并將其偷稅行為公之于眾,以做到“罰一儆百”,促使其他納稅人依法納稅。
(1)用現代化手段加強稅源控制
采用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的做法,為每個有正常收入的公民設立專用的稅務號碼,建立收入納稅檔案,使個人的一切收入支出都在稅務專號下進行。與此相聯系,針對長期以來儲蓄存款的非實名制使公民個人的收入不公開、不透明,以致嚴重妨礙稅務機關對個人所得稅稅源控制的現狀,改個人儲蓄存款的非實名制為稅務、銀行聯合且微機聯網前提下的實名制,增加個人收入的透明度,使公民的每項收入都處于稅務機關的有效監控之下,使每個公民的收入納稅情況都一目了然,進而可堵塞稅收漏洞,防止稅款流失。
(2)充分發揮代扣代繳義務人的作用
對個人所得稅實行源泉控制,由支付單位作為代扣代繳義務人(以下簡稱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這是我國現行稅法的要求。這種做法既符合國際慣例,也適合我國現階段稅收征管手段落后,針對前些年扣繳義務人的扣繳稅款作用未能很好發揮的現實,建立扣繳義務人檔案,規范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和申報的程序,督導納稅人正確使用扣稅憑證,加強對扣繳義務人的宣傳明白其不履行稅法規定的扣繳稅款的義務,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使代扣代繳稅款工作進一步完善和規范化。
[1]李敏.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運行情況分析及改進措施[J].吉林財稅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
[2]夏秋.完善個人所得稅的幾點設想[J].上海財稅,2010,(5).
[3]李愛華.我國個人所得稅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對策[J].決策探索(上半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