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忠
(新疆阿圖什市克州二中)
再現歷史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陳志忠
(新疆阿圖什市克州二中)
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和學習對象的一種認知傾向和情緒狀態。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樂知者,樂知者不如好知者”。新課改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沒有積極的學習興趣,學生又如何去自主學習呢?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盡全力深挖教材,運用貼近學生心理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刺激、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快擺脫傳統教學中學生厭惡歷史學科的狀態。
“歷史都是過去所發生的且不可改變的事情”。這一特點,使不少學生認為歷史學科的靈活性太低,導致學生厭惡學習歷史。因此,我們的歷史教學中如果可以讓歷史“再現”,那就是重演有效的歷史“環境”。為學生展現生動的情境“親歷歷史”,無疑將是學生興趣提高的有效方法之一。
筆者將根據自身從教歷史新課改的實踐,談談提高學生興趣的幾種方法。
多媒體教學以真實的畫面,豐富的動畫效果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更易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
如課例《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國》,筆者收集了一段《走進非洲》中對于金字塔和法老的介紹以及古埃及第18位法老王圖特卡蒙的黃金面具及其頭像復原圖,使學生們有如身臨其境,感嘆萬千。
再如,課例《經濟大危機》,在講到“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國的經濟大蕭條”時,在大屏幕上放映了一幕關于1933年美國金融危機及銀行提款浪潮的場景。讓學生注意觀察,然后,提出相關問題:(1)圖片中反映了什么?(2)人們做什么事?(3)他們為什么這樣?隨后進入討論,討論完畢,各抒己見,最后由教師總結。使學生們了解到上世紀30年代初美國金融危機及其后來的深遠影響。通過多媒體教學來再現歷史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激發起學生的興趣。
多媒體能有效地再現歷史,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變單一為多樣,變蒼白無力為有血有肉,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是歷史再現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樣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力手段。
多媒體教學也有其不足之處,如圖片、動畫、視頻給學生的沖擊效果極強,偶爾使用,效果顯著,長期使用容易讓學生顧此失彼。因此說多媒體教學只是運用手段之一,要因課而設,認清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學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有時,簡單的問題設置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如課例《外交事業的發展》,在導入本課時用了兩張老照片和對照片的文字解釋:1971年,聯合國大會上,時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的喬冠華瀟灑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體描述為“震碎了議會大廈的玻璃”;1972年,尼克松訪華,快速走下旋梯與周總理主動握手。隨后提問:(1)你從喬冠華的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2)從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到尼克松主動與周恩來握手,中國與美國之間經歷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那么從拒絕到主動握手其間的原因有哪些?中美關系的變化說明了什么?同學們踴躍回答,興趣高昂,順勢導入新課。
歷史教學中如何把學生的思維能動性與課程的目標性有效結合到一起,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探究熱情是其本質性所在,因此,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合理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
歷史學科的一大劣勢是與現實相距甚遠,但歷史學借古鑒今的功能又是其一大優勢,人類社會生活發展的客觀規律告訴我們,歷史發展是有其因果聯系的,與現實生活也是密切聯系,而以此為教學的一個出發點,會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歷史學習的價值,更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如課例《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在導入本課時引入資料:以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相關材料圖片為背景,向同學們介紹事件的始末,認知到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泡沫經濟”的不穩定性以及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利弊。最后再加上大量的近20年之內的全球經濟不穩定因素對課程內容詳細講解。對此,學生興趣盎然,整堂課學生都能圍繞相關問題積極思考、探究。歷史發展的因果聯系在歷史學科中是一個經常出現的現象,因此,古今結合的教學方式,其實用性就不言而喻了。
歷史活動的組織形式多樣,可開展方式有討論、辯論、知識搶答、角色扮演等,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熱情,提高學習內涵。
在講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一課時,通過角色模擬方式讓學生親歷親為,深入探究,具體如下:以約翰一家的故事為主線,分為4個場景——幸福篇,不幸篇,抗爭篇,完結篇,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原因、經過、結果緊密結合,讓學生自主深入角色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后由教師做出小結。
從課堂上學生主動積極思考,積極回答,實際上就是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歷史探究歷史的積極性。不僅如此,學生在扮演歷史角色的過程中,通過概括史實、總結知識點、評價歷史人物、事件等活動,也使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總之,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前提和驅動力,歷史再現能自然地喚起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并將這種意識升華為目標意識,讓學生帶著高昂積極的情緒進行學習,使學習的過程充滿愉悅、新奇和回味。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深入科學地鉆研教材,積極有效地設置問題,穩妥貼切地采用方式,行之有效地積極互動,讓學生能夠更加愉快地、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的快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