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梅
(新疆阿圖什市克州二中)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化學課堂教學中的結課技能
◆趙 梅
(新疆阿圖什市克州二中)
我們在聽一位教師的優質課時,整堂課導入的設計,中間過程的銜接都非常完美,但是最后幾分鐘結課時,只是草草地概括了本節課的內容,然后布置作業。讓我們感到有些美中不足,虎頭蛇尾的感覺。結課的好壞,也是衡量教師教學藝術水平高低的標志之一,許多優秀教師都很講究恰到好處地“結課”。或歸納總結,強調重點;或留下懸念,引人遐想;或含蓄深遠,回味無窮;或新舊聯系,鋪路搭橋等,顯示出了精湛高超的教學藝術。
富有新意、恰到好處、精煉的結課,會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并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很有必要將結課作為一種教學技能來研究,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結課技能是教師在一個教學內容結束或一節課的教學任務終了時,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歸納總結、重復強調、實踐等活動使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新技能及時地進行鞏固、概括、運用,把新知識、新技能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使學生形成新的完整的認知結構,并為以后的教學做好過渡的一類教學行為。
1.教學結課技能的原則
好的“結課”能給人以美感和藝術上的享受,但這不是教師只憑靈機一動就能達到的效果,而應在平時的教學中增強對“結課”的設計意識。從“結課”這一環節的重要意義來分析,課堂教學中“結課”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目的性原則。結課是為實現課時教學目標服務的。因此,教師必須以課時既定的教學目標為依據來確定“結束”的實施方式和方法。課堂結束要緊扣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知識結構,針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課堂教學情境等采取恰當方式,把所學新知識及時納入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
(2)啟發性原則。充滿情趣的結課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濃厚的興趣得以保持。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生理的特點,教師每講一節內容都要設計出新穎別致的結課形式,或者概括總結,或者提出問題,或者設置懸念,不能千篇一律而索然無味。
(3)一致性原則。注意首尾呼應,使結課和導課脈絡貫通。結課實際上就是對導課設疑的總結性回答。如果導課精心設疑布陣,講課過程和結課中卻無解答,則會使學生困惑不解。只有前后一致,主線清晰,才是一節完美的課。
(4)適時性原則。結課要嚴格控制時間,按時下課,既不可提前,也不可“拖堂”。由于計劃不周詳或組織不當,課堂教學節奏過快,給結課的時間過多,學生無事可干,教師隨心所欲,既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也會沖淡或干擾本課的主題,影響教學效果。
2.教學結課技能的設計類型
與導入新課一樣,結束新課沒有固定模式。既可以復習、鞏固為主,也可以承上啟下,為下一節做準備;既可以以一兩個問題為重點,也可以從全面、系統的角度出發;既可以采取講授法,也可以采用練習法、實驗法、討論法等。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1)圖表對比法。運用圖表對比可以把知識內容敘述得簡化、精煉、醒目。相關知識的共性與個性寫在表格上,可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理解記憶。
例如,在學習完電解池原理后,對比總結與原電池的區別,引導學生完成下表:

又如,在學完金屬Al及其化合物后,可用圖示來歸納他們的轉化關系:

(2)總結回味法。大多數老師常用此方法,在一節課結束時,用準確的語言,以濃郁的色彩、藝術的含蓄,提綱挈領地把整節課的主要內容概括歸納,給學生以系統、完整的印象,可促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其綜合概括能力。
(3)實驗驗證法。在教學中,有些內容難于理解,若設計一些演示實驗,作為課的結尾,這樣的小結既可以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講“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一節,理論部分學生可能只掌握了規律和判別方法,在結尾時演示這樣一個實驗:用毛皮摩擦玻璃棒分別靠近CCl4液流和H2O流,發現玻璃棒與水流接近,水流偏轉;而玻璃棒與CCl4液流接近,不發生偏轉。學生回答原因,水分子有極性,而CCl4分子無極性。這樣的結尾,學生覺得生動直觀,便于對“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的理解和記憶。
(4)懸念法。這種方法實際就是“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在結課時設立懸念,給學生留下一個有待探索的未知數,激起學生學習新知的強烈欲望,使“且聽下回分解”成為學生學習的期待。例如,在講完電解池原理時,提出“若以銅為陽極,鐵為陰極,電解氯化銅,情況又會如何?請同學們下去思考,下節課學習”。學生一定會在課下預習,研究實驗,為下節課做好鋪墊。
3.結課時機的把握
化學教學中的結課是化學教學最佳時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蘇格拉底說過:“最有希望成功的,不是才華出眾的人,而是善于利用每次時機,全力以赴的人。”
(1)在總結時結課。總結就是對一堂課的內容、知識結構、技能技巧或用提綱,或畫表格等方法加以概括總結,強調要點,使學生對整堂課有一個清晰的印象,如學習人教版《化學選修4》第三章第一節弱電解質的電離時的結課,可用圖標的方法總結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 區別,電解方程式的書寫,等等。
(2)在啟導時結課。啟導就是在一堂課結尾時,對作業的解題格式,完成時間提出一些要求,對有一定難度的作業給予一定的啟發,對新課的預習給予指導等。這是常見的課堂結尾設計。如人教版《化學選修4》第二章的化學平衡移動中,學習了影響平衡移動的因素,給予學生一些指導,在歸納平衡移動的原理,從而結課。
(3)在伏筆時結課。伏筆就是在講完時留個“小尾巴”,使學生感到意猶未盡,引起他們探討新知的好奇心。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創造性的勞動,科學準確地把握最佳結課時機,用最少的時間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從而使教學活動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更加注重結課技能的提高和創新,已達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1]王后雄.新理念化學教學技能訓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嚴先元.教師的教學技能.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