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麗
(廣東省吳川市梅錄中學)
探討如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黎 麗
(廣東省吳川市梅錄中學)
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許多重大而艱巨的任務,在新的世紀到來之際,我們要看到化學實驗教學的總體趨勢。國家教育部對化學實驗教學的總體要求,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這就要求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要面向一個開闊的空間。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及建設創新型國家,都需要培養一大批能夠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的高技能人才,對人力資源結構和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要不斷革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革新教學觀念是化學實驗教學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的重要部分,我們要清楚地看到化學教學是一門集材料學、化工、生物等交叉性學科,教學以培養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為基礎,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的基本訓練。
所以,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化學實驗教學是一門比較接近實踐的學科,它的教學過程要求在專業培養方案上,專業口徑要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在教學理念思維上要淡化專業的概念,在教學實施上不要總是圍繞培養什么專業的人才,而是要圍繞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化學創新型人才。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教會學生怎么樣去真正懂得化學科學,將傳統課堂授課式教學改變為實踐性教學,要把學校的教學搬到實際的化學實驗現場之中,在實際的化學實驗現場感受實際操作的過程。要不斷培養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不僅要使學生能夠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滿足專業課程的學習,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為繼續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高中的化學教學中,學校不能單純地將化學的理論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要把化學實驗與課堂教學銜接好。像在學習離子化學方程式的教育中,不能講離子的電解理論,要把學習的課堂搬到實驗室中,用具體的化學反應離子反應實例進行講解。
比如,在初中的氧氣的制取和反應時,要先把化學反應式寫好,讓學生們知道化學原理(3Fe+2O2=Fe3O4),這樣學生學習的就只是單純的文字理論,要把學生帶到實驗室,親身制取氧氣,感受實驗的具體過程。制取氧氣的方法:
(1)加熱高錳酸鉀

這樣,學生就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了知識的記憶力。
所以,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重構教學觀念體系,要明確化學課程定位,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住化學實驗教學的正確方向,凸顯出創新的力量,將創新觀念與教學觀念相結合。還要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根據化學實驗教學需要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
化學實驗教學是一門技術性比較強的專業,可以為以后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走校企結合的道路是十分重要的改革措施。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走校企結合的道路,適應了當今時代發展需要。現代科技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從而對未來人才的能力要求明顯提高。
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走校企結合的道路,實現了實踐教學與崗位的結合,企業環境、學生相結合,教學、工程項目相結合。以崗位技能要求,指導實踐教學。建立相對穩固的校外實習基地,加強崗位訓練學校要努力多途徑、多渠道地和企業建立聯系,以建立相對穩固的實習基地,加強校外的實踐性教學環節。
比如,在高校的化學專業教學中,高校要把培養學生的自我實踐能力放置在第一位置,像山東大學的化學工程專業,就與駐高校本地的化工企業聯合辦學,在學生的課余時間去企業進行培訓,盡最大努力去鼓勵、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去理解學校開放教學活動的實際意義,充分理解化學創新教學計劃以及理解此項教育活動的內在效果。
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要與大型的企業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簽訂相關的人才定點培養合作協議,學生的學習要與以后的就業相互聯系,每年的假期要到固定的企業參加實習。將在學校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快速地轉化成為技能,以適應當前激烈的社會競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注意增強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學習交流過程中,學生要學會交流心得體會,加強和專業教師的交流,還應該走出學校,到兄弟院校或者生產的第一線去參觀考察、學習交流,多方面、多渠道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強化實踐教學各環節的管理,針對不同類型的實驗實訓室,建立對應的實驗設備管理條例,采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培養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的能力尤為重要。
在新的形勢下,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應該順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學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大課程改革與建設的力度,為市場培養出適銷對路的應用型人才。化學科學涉及到重工業、醫藥、化工等,在21世紀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立足于這個的社會。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不斷地更新觀念,這樣才能迎接更為激烈的挑戰和競爭。
[1]宋瑞潔.淺談化學化工專業的教學改革的實踐[J].中國鄉鎮企業,2010,(06).
[2]王薇.化學創新人才的實踐思考[J].中國經濟,2009,(11).
[3]劉玉祥.高校化學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10).
[4]張規利.新世紀化學職業人才培養[J].北方經貿,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