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雪云
(金昌市永昌縣第六中學)
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包雪云
(金昌市永昌縣第六中學)
音樂教學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想象力、聯想力和創造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鑒賞作為一種自由的主體審美活動,對學生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樂形象是通過音響來表現作曲家的藝術構思,塑造藝術形象,從而使欣賞者產生聯想。在鑒賞教學中,學生通過聆聽,可以感受到所播放樂曲強、弱、快、慢以及音樂的喜、怒、哀、樂,并能夠想象出音樂表現的情景。若再經過教師的講解,就更能夠正確的體會與理解樂曲所表達的情緒、意境。例如,在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時,我首先讓學生講述了這個家喻戶曉的凄美愛情故事,并充分運用大量的圖片資料讓學生對整個故事情節充滿好奇,之后才欣賞了大型交響樂現場演奏版《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優美的聲音時而深情,時而歡快,時而激烈,時而如泣如訴,引人入勝。我在教學中又加入了動畫《梁山伯與祝英臺》、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情節的影片片段,學生被精彩的故事情節所感染,有的隨著音樂小聲哼起了化蝶的主旋律,有的輕聲吹著口哨隨著音樂走……充分了解了作品表達的內容后,通過對直觀的音樂形象的感受再引導到對樂曲的感受上,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啟發學生想象,同時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由于每個人的著眼點與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區別,聯想出的內容也不會相同,加之想象本身又是一種再創造,對音樂的感受就會千變萬化。這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音樂鑒賞中的靈感思維是豐富的,有時通過聆聽音樂還會萌發和獲得超越音樂范疇的靈感,給審美主體帶來頓悟。
在課堂教學中,情境主要是運用語言、畫面、音樂等手段,根據音樂作品的風格情緒和具體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通過藝術的直觀感知與教師生動的語言描繪,創設一種為教學需求服務、為學生審美服務的生動情境。例如,在古曲《春江花月夜》的鑒賞中,我首先讓學生聆聽了古詩《春江花月夜》的配樂詩朗誦。大屏幕上出現的是中國古典的山水畫面,使學生在欣賞音樂之前先感受到了一種如詩如畫的優美意境。之后,再讓學生仔細聆聽樂曲,仔細感悟音樂的情感、意境,努力揣摩音樂的內涵。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感到親切、輕松、愉快,就能用最大的激情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變靜態的音樂吸收活動為動態的情感音樂表現行為,有利于他們更好地感知、理解音樂,從而實現音樂教學的情境審美化。
在音樂鑒賞中,可以讓學生采用節奏、律動、線條、色彩、繪畫等方式表達對音樂的理解。通過自填歌詞、創編故事、自勾畫面、自編律動等豐富多采的創造實踐,引導學生有意識的進行創造性嘗試。即興創作表演是音樂鑒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能夠靈活自如、自由地表達情感,而且有利于發展學生敏捷的思維、快速反應的能力。由于即興活動屬于即時臨場發揮,因此即興創作的成果顯得粗糙。但正是這種不成熟的創造,蘊含著豐富的創造精神。音樂訓練可賦予我們一種積極想象與創造的激情,提高我們的創造能力。所以,培養學生的音樂即興創作與表演能力是創造性教學的新舉措。嘗試音樂創作是激發想象力、培養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是發掘創造性思維潛能的過程和手段。即興為熟悉的旋律填新詞,為熟悉的歌詞新編節奏和旋律等都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為熟悉的旋律填新詞的練習中,有的學生為《茉莉花》填新詞,有的為《明天會更好》填新詞,還有的為《北風吹》《菊花臺》《東方紅》《歡樂頌》《心愿》《隱形的翅膀》《梔子花開》填新詞。學生在臨時的“音樂會”上演唱自己的作品,并簡單講述創作過程。演唱結束后教師簡單點評。他們專注的表情,熱烈的掌聲以及各具特色的演唱風格,不但會深深地扎根在學生的記憶土壤里,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培養了學生的文采。
總之,音樂教學中的各種有效舉措,不但能培養學生的美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而且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不可忽視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