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明亮
(大慶市乘風第四小學)
發掘英語作業評語的魅力
◆司明亮
(大慶市乘風第四小學)
《英語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樹立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作業本中那一個個形象生動、簡單可愛的圖形,配之以一句句真誠的贊揚和熱情期盼的批語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內心要求積極上進的積極性。因此,對學生的作業批語不能只是單調的紅勾、紅字,還應有老師恰如其分的評語.“Oh!Very good!”“cleaver boy/girl!”“That's great!”“Your handwriting is wonderful!”“It's very nice!”“How nice!”“Better than before congratulation!”還可以有紅色的笑臉、夸張的大拇指、鮮艷的紅星,還有帶著表情的問號、驚嘆號、小辣椒……這些通俗易懂的符號為作業批改注入了活力,增添了情趣,使學生的作業本猶如網上交流的QQ表情,從不同角度表達了老師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從而使他們備受鼓舞,體會到這是老師對自己所付出的勞動的一種肯定、一種欣賞、一種鼓勵。漸漸地,學生就會愛上英語作業,進而愛上給他們表揚和鼓勵的英語老師,最終愛上英語這門學科。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德國著名學者海因雷曼麥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更能為人接受。”幽默的批語改變了傳統批語的刻板,有利于吸引學生對英語作業批改的關注。有調查發現學生大都對發下的作業本懶得主動翻閱,如果在學生作業批語中添加幽默的語言,學生就會急不可待地享受那美味的批語,積極主動地領悟老師的批語,因而作業的改進也順理成章。如有個學生作業上的字總是寫得很小,教師指出多次,他還是沒改。于是,老師在他的本了上寫了這樣的批語:“Do you have a magnifying glass?Ineed it!該生看了批語后,不好意思地一笑,心領神會。果然,作業再交上來時,字比以前大多了。慢慢地,該生逐漸改掉了這個毛病。還有的學生作業本臟兮兮的,批語以本子的口吻寫了封短信給這位學生:Dear friend:Ineed to have a bath.
Idon’twant to be Cinderella.Ihope I can be a nice princess(給我洗個澡,我不想做灰姑娘,我想成為漂亮的公主)。他看到批語后,會心地朝老師一看,用一塊橡皮仔細地擦了起來……后來,他的每次作業都很整潔,甚至被評上了模范作業,真是令人刮目相看。由此可見,幽默的批語確實具有點石成金的神奇功能。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作業的批改作為教學活動的一部分,由于它沒有課堂上面對學生交流那樣直接,因而教師很容易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具體表現為對學生作業的錯誤或不妥之處,教師批改時很容易犯簡單化的錯誤。如畫一個“x”,或寫上幾句簡單的批語:“書寫不工整!”“作業做得差!”“不動腦筋,重做!”等等,這種直接批評式的批語會嚴重挫傷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打擊他們的自尊心。長此以往,還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厭惡老師、討厭英語,使得師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因此,作為教師,應充分發揮批語的引導功能,用充滿人文性、人情味的批語去啟發學生弄清錯誤、不妥的原因,幫助學生養成訂正的好習慣,從而使每一次作業的批改都成為師生心靈對話的過程。
如學生由于粗心造成的錯誤,可這樣提醒學生:“Try again!How to spell the word?”“Be careful!”“Think it over you can do it!”“Do you need my help?”老師親切的提問關心,如涓涓溪流會促使學生努力改正錯誤。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啟發:“Use your head,you'll do it better!”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批語這一快捷的方式,將反饋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從而避免學生訂正時的不知所“錯”,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知識,如xxx單詞是這樣拼寫的嗎?Don't forget,學生看到這樣的批語后,就一定會有針對性地訂正錯誤,加深對作業中錯誤的印象,從而避免以后再犯錯誤。
教師委婉的話語會極大地激發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欲望,引導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增強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
一般來說,作業批語所使用的英語語言應該與小學生的語言水平相當。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學生已學的單詞、短語、句型等,也可以用即將學習的新語言知識,甚至課外的語言來豐富批語的內容,適當拓展新知,為以后的教學進行語言鋪墊。
如在《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5 A部分中有wonderful這一新單詞。教學前,在英語作業的批改中可以運用Wonderful!”作批語,讓學生預先接觸和了解了此詞,自然輕松習得,分散新課的教學難點和任務。有時,在批語中夾雜一些陌生的單詞,吊起學生的胃口。A學生在描述周末活動時這樣寫道:Ioften read books at the weekends.我在后而評價道:Good habbit!Do you often read story- books、magazines or the other books? 其中,magazines是新單詞,由于學生不知道它的意思,自然會想方設法通過詢問、查英語詞典、上網等渠道了解其義。這樣,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從批語中能學到不少新詞新句,擴充英語的詞匯量,獲得了成功感。另外,學生在自主探究新知識的同時,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
有的老師認為,作業批語只是對作業本身字跡、正確率、格式進行評價,這是一種狹隘的觀點。我認為,作業批語作為師生交流的媒介,其內容可包括有關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語言形式也可以千變萬化。它猶如一封短箋,或贊揚或勸誡,它能架起師生之間心靈的溝通之橋,它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它也能幫助學生樹立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老師可以把對學生的要求、表揚、批評、建議、看法等寫在每次作業的后面,用文字的方式與學生溝通,這有時比直接用語言的方式效果還要好,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附在后面,達到雙方溝通的目的。特別對于那些比較內向不善言語的學生,這種方式更適合通過這樣的交流,很多學生都會心領神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化解糾結。久而久之,師生關系日益融洽,學生人格也會更健康地發展。
總之,批語的內容是多元的,也應是因人而異的。只要有利于學生發展的都可成為批語,英語作業加批語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的改變,更應是一種學生觀的體現。教師要確立民主思想,一切以學生為中心,把加批語的過程視作與孩子思想交流的過程,使教師的批語真正服務于學生的學。作業批語猶如一個蘊藏巨大能量的寶藏,只要我們善于發掘,它一定會散發出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