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琳
中藥配方顆粒臨床應用優勢及不足
馬春琳
目的中藥配方顆粒在臨床應用中日益廣泛,臨床醫師應掌握中藥配方顆粒應用特點及其不足,更好為患者服務;方法 通過中藥配方顆粒基本概念、用法、中醫辨證特色、質量標準控制、便于服用、攜帶,便于保管、調配等方面在臨床應用中的諸多優勢做了介紹,同時通過與傳統中藥飲片的應用做了比較,指出中藥配方顆粒存在不足之處;結論 臨床醫師掌握中藥配方顆粒特點,發揮其優勢,同時可根據不同患者、不同病情與中藥飲片選擇應用。
為滿足患者用藥需求,我院引進了中藥免煎配方顆粒,中藥免煎配方顆粒經臨床使用驗證,既保持了原中藥飲片的藥性和藥效,又具有不需煎煮、直接沖服、用量小、吸收快、療效確切、安全衛生、攜帶保存方便等許多優點,極大方便了患者。同時,與中藥飲片調配應用優勢互補,適用于不同患者,為中醫藥發展向現代化發展推進一步。
中藥免煎顆粒是用符合炮制規范的傳統中藥飲片作為原料,經現代制藥技術提取、濃縮、分離、干燥、制粒、包裝精制而成的純中藥產品系列。用其代替中藥飲片,供臨床處方配藥使用,每一小袋藥物的裝量相當于包裝袋上所標示的中藥飲片重量,便于臨床醫師與傳統方藥劑量參照對比配伍應用。其用法是將一劑藥中的每一小袋配方顆粒分別剪開,倒入同一杯中,先加少量開水濕潤、攪拌,再倒入250 ml開水,用勺子攪拌使顆粒溶解,藥液分早晚兩次服用或遵醫囑。符合傳統中藥飲片臨床配伍應用原則,療效頗佳。為提高配方質量,便于管理,利用計算機對藥品數量、金額、批號管理,電子處方開具處方及為提高工作效率、調配準確性,我們引入了條形碼管理機制。根據本院的用藥習慣,按照3付、5付、7付,對藥品進行再包裝(即一小包里包3袋、5袋或7袋)并打制條形碼。醫師開具處方可開3、5、7付或其倍數,只需固定付數,每種藥品袋數可隨意加減,如醫師給患者開3付中藥免煎顆粒,其中有一味是白芍2袋,三付共6袋,調配時可調配具有條形碼包裝好的3付免煎顆粒兩包,進行掃碼確認,患者只需從每一包中取一袋組成一劑中藥即可。大大提高了調配的準確性,避免了復核難度大的缺陷。
1.1 符合中醫中藥辯證施治特色,保證原中藥飲片的全部特征,能夠滿足臨床醫生辨證論治,隨證加減。從臨床應用范圍上看,幾乎適用于所有的專科疾病,在中醫急癥治療方面,具有即沖即服的優點,大大的促進中醫急癥醫學的發展,皮膚科也可調成糊狀外敷。處方顆粒沒有腳注,更簡單,更方便。有利于加強患者的配合程度,便于了解患者的用藥、病情和愈后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規范化生產,藥品質量有保證,確
保“方準藥靈”。中藥配方顆粒繼承了傳統湯劑的優點,又能彌補傳統中藥湯劑的缺點,同時融入了現代科技,因此配方顆粒療效好、安全性高。尤適合部分患者,給病患者更多的選擇。
1.2 機械化生產,優于傳統煎煮。中藥配方顆粒代替中藥飲片用于臨床,從而根本改變了幾千年來中藥飲片以根、莖、葉、花、果實等用砂鍋直接入藥煎煮的方法。患者可直接沖服,避免了傳統湯劑由患者自己煎煮,而患者對加水量、浸泡時間、火候、煎煮時間、先煎、后下等不甚了解或怕麻煩,不按要求煎煮,易煎糊,達不到煎煮量,不但影響療效,甚至引起副作用,浪費醫療資源。機械化科學生產中藥配方顆粒不僅保證了成品質量,而且也避免了藥物間相互影響,減少了不耐熱成分的損失等,從而保證了中藥療效。
1.3 統一質量標準,確保療效。中藥配方顆粒由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生產廠家生產,廠家制定質量標準。對原藥材的產地、質量、運輸、貯存等都有嚴格管理規定,對每一種中藥材根據其有效成分的性質,制定各自不同生產工藝、質量標準以及檢測方法,根據成分含量及臨床經驗,制定出免煎飲片與中藥飲片兩者之間的用量換算關系。適合大規模生產,生產量大,從種植、采收、炮制加工到機械化生產免煎飲片易于形成統一標準的規模化,能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質量、療效得到保證。
1.4 便于服用、攜帶。中藥配方顆粒服用時不需煎煮,只需按醫師處方調配以開水沖服即可,從而減少人力,節省了時間,服用量少,方便患者服用。不需要煎煮、直接沖服,對身體、病情不允許或者不方便、無條件煎藥而又適合中藥治療的患者而言,最為合適,又由于體積小,攜帶更方便,最適于旅途服用和工作繁忙、無時間煎煮的患者服用。急診患者也可隨取隨服。
1.5 便于保管、調配。中藥配方顆粒科學無危害包裝,不易吸潮,避免了中藥貯藏、保管不當帶來的走油、變色、蟲蛀、霉變等質量問題。藥庫、藥房整體美觀,干凈,易于分類陳列,節省藥房的空間。藥品標注了藥品有效期,保證了藥品質量。由于其包裝袋上都標明了與原生藥的換算關系,調配更加方便、衛生快捷,可避免傳統中藥手抓、秤稱帶來的分劑量誤差,也改觀了傳統中藥房給人臟、亂、累的現象。可以減少藥房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方便調劑,減少患者等待時間。避免粉塵飛揚,保持藥房的清潔衛生,有利于藥師的健康。
1.6 對于患者不需購買煎藥器具,減少煎藥麻煩;不用煎煮,即沖即服,節約時間,有利于按時服藥,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配方顆粒質量穩定、療效可靠,患者服用劑數相對較少,服用劑量也少,患者能達到治病效果;攜帶方便、保存方便,剩余的下次可繼續服用,患者樂意接受。
2.1 中藥配方顆粒能否代替中藥飲片有待進一步探討,中藥飲片其配伍用量經長期經驗總結,臨床效果發揮至最佳,得到普遍認可。傳統中藥飲片的配伍煎煮,已經過反復驗證,因此,古人總結出了方劑的“七情”配伍關系及“十八反,十九畏”。傳統煎煮可共煎共溶,相互作用,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體現中醫整體觀念,中藥飲片的共煎可以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互相增溶作用,有的可以產生新的活性成分;中藥飲片共煎可以降低毒性藥物的毒性,如甘草與毒性中藥飲片一起煎煮。特殊煎法的藥物如先煎、后入、包煎等,傳統煎煮可起到降低藥物毒性,發揮藥物最大作用及減少藥物的刺激性等作用。中藥配方顆粒共溶時間短,其配伍只是簡單的羅列,無相互共煎作用。
2.2 中藥配方顆粒的質量標準不統一,沒有國家的統一質量標準。只有廠家制定的標準,包裝不統一,沒有說明書和執行標準,臨床使用只能根據廠家提供的換算關系配伍應用。中藥配方顆粒與中藥飲片之間的換算沒有統一標準。
2.3 價格高,與中藥飲片相比高出一倍多,患者負擔增加。
因此,中藥配方顆粒以便捷不需煎煮、直接沖服、用量小、吸收快、療效確切、安全衛生、攜帶保存方便等為優點,中藥飲片以用藥靈活,辨證施治、隨癥加減而適于不同患者,各自優點不同,臨床可根據不同患者選擇應用。
271000泰安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