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學院 劉金燕 趙艷芳
伴隨著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在經濟活動中也有了更深層次的應用。網絡的發展使人們對電子商務有了更加親密的接觸,電子商務已經深入到了生產、娛樂、辦公等各個方面,使人們的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21世紀,電子商務在方便消費者的同時也為企業創造了更好的發展前景,搭建起了消費者與產品提供這之間的橋梁。但是,發展的同時更多的問題也得到暴露,現階段在電子商務的運行過程中網絡欺詐、不正當競爭、虛假廣告、權屬糾紛等等問題層出不窮,并且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制約。這一切都勢必嚴重影響正常的社會經濟活動,嚴重的情況下會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不利影響。法律的滯后性特點往往造成現實與法律規定的部分脫節,法律已難以適應迅速變化的社會狀況對社會的發展起到完善的調節作用,擔心的法律又沒有適時的產生。面對當前的社會狀況和電子商務發展的程度與狀況,構建適合現今狀況的也電子商務法律體系至關重要。要完善相關的發展政策,建立信用保障機制,合同機制等相關方面,與電子商務法律體系相互配合,使電子商務的發展在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中展開,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繁榮。
電子商務的發展可謂處于鼎盛時期,電子商務應用的優勢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發揮,但是與此同時許多的問題開始凸顯。
電子商務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廣泛應用是與網絡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分不開的。電子商務的運用提高了商務活動的運行效率,大大縮短了商務貿易所需的中間時間。大程度的節約了貿易成本,其廣泛的信息傳播范圍為交易雙方提供了更多的可選性,也使消費者節省了大量實地選擇的時間。降低了中小企業之間的硬件差距,提高了小企業的競爭力。電子商務運行中可以開辦虛擬商店、虛擬柜臺等,節省了企業開辦大量實體店的人力和金錢投入。另外,電子商務還帶動信息產業等許多新興產業的發展。電子商務應用的種種優勢不言而喻。
任何新興事物的發展都伴隨著問題的產生,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是如此。電子商務在其發展中也遇到了自身和外部問題的阻礙。
(1)電子商務運行需要的是一個虛擬的網絡平臺,可以說其中的數據資料等都是無形的。隨著電子商務應用越來越廣泛,對它安全性的質疑也越來越多。電子商務的運行關乎企業的商業秘密、資金流轉、貨物數量等各方面的問題,在運行快捷的同時,企業也對其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針對當前的狀況,我們對網絡合同的認證,貨物交易的信用保證以及網絡交易的安全認證等方面都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各個平臺認證標準和考量數據的不同也給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交易產生了較大的困擾。
(2)立法的滯后性使得法律難以對新產生的社會問題在第一時間產生法律制約。這也導致許多不法企業和交易者鉆法律的漏洞,嚴重者更是進行網絡犯罪。
(3)現今社會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日益重視。在電子商務運行過程中出現了版權保護、網絡商標、商品形象保護、網店信譽保護等新的需求。目前我國的知識產權法,著作權法等對這些數字化作品等并沒有給出明確的規定。近些年對數字化作品的知識產權糾紛已經屢見不鮮,但仍舊沒有相關的法律進行調整。法律在網絡知識產權方面存在較大的空白。
(4)網上交易的大范圍開展使稅收征管機關很難快速的形成和出臺相關的稅收管理辦法。稅收征管機關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往往會在網絡貿易活動的稅收上存在漏洞,許多應征稅款難以得到征收。大量的增值稅、印花稅、所得稅等避開國家的稅收管理,國家稅款大量流失。這一法律缺陷已被大量的企業所運用,它們紛紛通過網上交易來規避國家稅款的征收,嚴重擾亂了稅收秩序,直接減少國家的財政收入。
電子商務對經濟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電子商務的發展所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也不容忽視,產生的法律問題也更是復雜,各種網絡侵權層出不窮。因此,從法律角度出發建立健全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十分必要。
網絡信息具有虛擬性,這就使得交易信息存在失實的可能性。這也給銷售者虛構產品信息,夸大產品功能提供了便利。同時,網絡交易中產品的交付往往依靠物流配送,物流相對于買賣雙方而言是第三方,物流一旦出現問題買賣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往往也是難以界定。在交易實踐中交易不誠信行為常常出現,網絡詐騙也時有發生。這一切都是電子商務網絡貿易中信用過低造成的,網絡交易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安全系數。因此建立企業的信用認證機制必不可少。信用機制的建立在我國才剛剛起步,相關的法律法規較少的同時還散見于各個部門法,相互之間難以形成統一的體系,更難以形成一部專門的法規。因此,信用機制法律體系的建設任重而道遠。其建立需要著重于以下幾個方面:
(1)信用機制的構建。當前許多消費者對網絡交易不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網絡貿易的信用認證沒有相應的基礎和保障。通過法律途徑進行信用建設,使信用機制在網絡貿易中發揮作用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打消人們對網絡貿易的疑慮。對于經濟方面來說既要充分利用好和發揮好《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標法》、《專利法》等市場法的作用又要保證個案的特殊性,這樣才能為網絡貿易提供一個基礎的法律環境。
(2)信用保證系統的完善。電子商務交易不同于傳統交易,網絡貿易中很可能雙方信息的交換,合同的簽署包括貨物的交付都是在不同的地點進行的。在電子商務網絡貿易中第三方的信用是不可缺少的。網絡貿易需要銀行和認證中心等對其進行信用認證與支持,需要第三方的保證來維持貿易的進行。銀行,商務認證中心以及第三人共同構建起了現階段的信用認證體系。同時,伴隨網絡技術的發達,電子商務信用認證也不能缺少相關先進技術的支持與保證。
現今社會合同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電子商務中合同也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網絡貿易中銷售者之間的代售合同,企業之間的合作合同,消費者與銷售者之間的買賣合同等數量眾多,涉及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但是,電子商務的虛擬性直接影響了網絡交易和和合作中合同的效力和實現,電子商務的特點使得在網絡貿易中合同糾紛的產生在所難免。現今狀況下我們的解決方法是將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套用在電子商務網絡交易合同中,為網絡貿易合同提供最基礎的保障。但這只是暫時之舉,我們必須不斷完善法律方面的合同機制。
(1)從合同形式的有效性認定上強化機制建設。電子商務中常用的數字電文當然不同于我們常見的書面文件,網絡貿易中的合同常常由于交易的限制而采用網上簽訂,這就使我們對合同的效果難以界定。在網絡上以數據電文形式簽訂的合同能否作為合同法上規定的書面合同加以確定成為了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網絡數據電文合同的合法性一旦得到確立,對網絡貿易發展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它預示著網絡合同已然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和法律的保護。同時合同法還可以結合當前網絡貿易開展的狀況和相關主體的需求允許適格主體采用網絡格式條款,擴大經營范圍和發展效率。
(2)有效解決合同糾紛,完善合同管理機制。在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上,我們堅持民事方面的糾紛以當事人自主協商為主,法院判決仲裁裁決為輔,給當事人更大的選擇空間,節約司法資源提高糾紛的解決效率。但是關于相關的舉證責任,面對電子商務中信息迅速變換、虛擬性強的特點證據難以得到保存,所以在相關案件的審理中要綜合多方資源的利用,堅持個案的針對性解決。
電子商務為企業的交易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數字化平臺,在很大程度上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便利條件,但是對國家監督等方面來說,很難獲取相關的交易數據并進行審查。對企業而言自身的自覺性又遠遠不夠,對自身情況往往不愿披露,這一切都給國家的監管造成了很大的難度。針對現狀,為加強國家的有效監管,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新技術的應用是保障,要對網絡交易進行有效監督就必須緊跟時代脈搏,建立起與現今網絡相適應的監督機制與技術,技術監督部門要定期對自身監管技術進行更新,不斷適應變化的網絡交易環境,切實實現有效監管。
(2)要展開國家監督為主,自我監督為輔的監管模式。國家機關在電子商務監管中進行指導和統一策劃,提供政策和技術支持,企業之間要展開相互監督,消費者要開展自我監督。各項制約共同實現。
(3)對于網絡交易的稅收,我們一直都沒有明確的立法和相關的政策。因此面對當前問題我們要從國家實際出發,以發展中國家這一國情作為根本的出發點。積極進行電子商務網絡貿易稅收機制的建立,整體構建要與我國稅法的相關原則相一致。結合網絡交易的特點進行具體的制度設立。
面對當前電子商務開展中問題頻出法律缺失的狀況,文中著重提出了信用機制構建,合同機制構建,稅收機制構建,法律監督機制構建等多項策略。要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完善的法律環境上述法律機制的建設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各個體系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以信用機制、合同機制、法律監督機制建設為基礎,以稅收機制建設為保障,才能形成完善的電子商務法律體系。在加強國家宏觀調控的同時尊重市場的調節作用。將市場自身調節和宏觀調控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網絡貿易開展得安全,電子商務發展得穩定。
[1]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電子商務示范法[Z].1996.
[2]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Z].2004.
[3]黃偉斌.網高一尺,法高一尺[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10(24).
[4]劉大洪.論高科技時代民商法的創新[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09.
[5]汪牧青.電子商務的交易風險與建立商業信用體系[A].創思發展論壇,200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