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 趙虎
會計信息化指的是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重新調整與改革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并以此為基礎,建立高度開放的、會計與技術相融合的現代化會計核算模式。這一過程可以看作是信息技術與會計核算工作相融合的過程,是利用遠程通訊、網絡和計算機技術,以會計信息為信息管理基礎,對會計信息進行應用、存儲、傳輸、加工和搜集的過程。這一過程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能夠為社會經濟運行、企業控制決策和經營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以及真實有效的信息。
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指的是依據手工會計模式下的各級賬戶組織進行核算。自從現代會計核算模式出現以來,會計核算工作就一直依照固定的賬戶體系實施,這一會計核算模式形成于長時間的會計核算過程,所以,被稱為傳統會計核算模式。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主要適用于手工核算方法,且其作用受到數據加工能力的影響,因而存在著無法避免的缺陷,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核算口徑指的是核算時使用的核算標準,主要表現在設置科目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會計核算需要在賬戶設置中實施,而賬戶的開設又以會計科目為依據,所以,會計核算的口徑會直接受到科目設置口徑的影響。傳統核算模式的核算口徑固化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會計報表指標的固化。在傳統會計核算模式下,會計報表具有固定的格式,其所反映的核算指標也相對較為固化,不能滿足各種類型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為了處理會計信息供求之間的矛盾,需要在會計報表后進行大量的解釋說明,從而導致了會計信息冗余度大、相關性低的問題。同時,傳統會計核算模式下所制作出的資產負債表,雖具有綜合性的核算指標體系,然而,這一指標體系也是固化的,因而在實際工作中應用價值較低。另一方面,會計核算科目相對固化。傳統會計核算模式中會計級別和科目都較為固定,無法隨意打亂科目級別和科目名稱。固化的科目必然會產生固化的核算指標,因而無法滿足會計管理的需要。
會計核算時效指的是會計核算信息的提供與產生之間的時間間隔。所有的信息都具有時效性特征,特別是會計信息,其時效性特征則更加的突出,所以,及時、有效這一要求對于會計信息核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求會計從業人員要對即時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準確的會計處理,并進行記錄、計量和確認,并將會計信息報告和傳遞給管理者。會計信息提供與產生的時滯越短,則會計信息所具有的經濟價值就越高。然而,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因為核算手段較為落后,則會造成會計核算時效性較差。
會計核算深度指的是會計核算指標的關聯程度與詳細程度。在實際工作中,會計核算指標并非關聯度越高越好,或是越詳細越好。傳統會計核算模式受到核算手段落后的影響,其指標核算深度也較差,主要表現為會計核算結果較為粗糙,各項報表指標之間缺乏應有的關聯度。
核算指標指的是會計核算過程中,經過整理加工所提供的價值量數據。一方面,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僅僅是按照貨幣計量假設,產生核算的價值量指標,但卻過濾掉了其他對于企業經營管理具有較高價值的信息,包括企業綠色資產和人力資源價值等等,受到會計規范不完善的影響,導致這部分價值得不到確認,造成大量的企業隱形資產堆積,但這部分隱形資產是可以使用非貨幣信息進行計量的。另一方面,傳統會計核算模式中僅有單一的貨幣信息指標,記賬本位幣也僅使用一種單一的貨幣,而對于非本位幣信息則需要折算為位幣再記賬,這就會增加貨幣折算所產生的工作量和錯誤發生率。隨著我國信息化時代的逐漸到來,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基礎來進行會計信息的儲存和計算,不僅成為了可能,更成為了主要的發展趨勢,也是會計信息化未來研究的核心。
會計核算模式信息化的主要目標在于實現管理與會計、技術與會計、社會與會計之間的相互融合,提高現代會計信息系統的共享性、互動性和時效性。會計核算模式的信息化保證了會計核算工作由思想觀念向核算方式之間的轉變,使核算手段和方法都發生了重大的改變,這不僅象征著會計核算新時代的到來,也符合了21世紀對于會計工作發展的需要。傳統會計核算模式的信息化改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即會計核算時效性的提高,傳統會計核算模式的深化,以及會計核算活度、廣度和深度的增強[1]。
會計核算活度指的是會計核算過程的靈活性,通常表現為能否進行隨機核算。在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下,通常僅僅能夠進行實時核算,而無法進行隨機核算,因而核算的靈活性較差。但是,在信息化的會計核算模式中,能夠同時進行隨機核算和實時核算,是一種雙軌式的核算模式,會計管理人員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對各類電子賬簿進行靈活的加工,從而滿足隨機性的經濟管理需要,以提高會計核算工作的活度。信息化的會計核算模式能夠提高會計數據的原則性,而且,這種隨機核算的模式有助于提高會計數據的靈活性,從而保證了會計數據隨機性與嚴謹性的相互融合[2]。
會計核算廣度指的是會計信息納入核算的范圍,主要體現在覆蓋的指標范圍和選擇的核算尺度。在信息化的會計核算模式中,在傳統價值核算尺度外,非貨幣信息還可使用其他表或數據庫進行儲存,包括人力資源信息、實物量尺度等,并對這些信息進行核算[3]。在很多大規模的跨國公司之中,通常設置多套會計賬簿,以對不同的會計信息進行核算,從而滿足對外報告和經營管理的需要,避免傳統會計核算模式存在的弊端。由覆蓋的指標范圍來看,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缺乏對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情況進行總括性、全面性反應的指標體系,而信息化的會計核算模式則能夠通過“棋盤式對照表”對此問題加以解決[4]。
會計核算深度指的是會計核算指標的關聯程度與詳細程度,而核算的深度又會受到會計科目設置的關聯程度與詳細程度的直接影響。在信息化情況下,設置會計科目主要體現在科目的編碼上,編碼就是賬目的代表[5]。科目編碼通常要達到四級左右,編碼設置的越詳細,核算就會越為深入;同時,科目編碼能夠避免傳統會計核算報表的結構單一問題,使用棋盤式的二維報表體系,各類復雜的會計報表的填制都能夠利用計算機技術完成,從而更加深刻、全面地反映會計報表指標[6]。
信息化時代下的會計核算模式,依然以會計科目作為核算的根據,以會計核算的基本原理為指導,會計信息的提供方式仍然是會計報表和會計賬簿,涵蓋了傳統會計核算模式的所有內容;同時,信息化的會計核算模式在會計報表、明細核算、序時核算和總賬核算等方面都對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進行了改革[7]。
綜上所述,會計核算模式信息化改革,極大地拓展了傳統會計核算模式的職能,通過數據庫和可視化的編程技術,能夠為會計核算功能的實現提供技術基礎,從而提高了會計核算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克服了信息化環境下,傳統會計核算模式所凸顯出的缺陷,能夠更好地滿足企業對于會計信息管理的需要[8]。
[1]侯佳民.會計核算模式研究[J].輕工設計,2011,1(6).
[2]程偉.信息化與會計核算模式相關性研究[J].中國科技財富,2009,1(6).
[3]吳劍波.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研究[J].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4(28).
[4]李健.加入WTO對會計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綜述[J].江漢論壇,2008,1(4).
[5]謝學情.會計信息化:會計改革的必然趨勢[J].現代經濟信息,20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