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誠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劉建軍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現代企業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日益復雜,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導致的組織結構復雜化、工作人員之間的利益與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性引起的沖突、同行的日益增多、信息的一體化、經濟蕭條等,使得企業對市場的把握與控制更加困難,從而企業自身很難得到發展,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在于企業的員工中是否存在有效的溝通。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大部分大中型企業擁有復雜的組織結構層,而且有的企業跨越了多個地區。因此大部分公司信息的傳遞主要依靠開會作報告單線式的傳遞,上級向下級員工傳達,基層員工所獲得的信息主要依靠其上級領導的指示,高層的管理者很少或是根本接觸不到員工,而員工往往也不能及時了解到公司的信息。由于員工碰觸不到信息源,對于上級傳達的信息一知半解,使得公司一旦有重大決定或是重大事故,員工之間小道消息四處亂飛,傳到公司外部,使得外部不了解情況的客戶會對企業產生不好的印象。
目前大部分的大中型企業的信息傳遞的方式主要由上向下傳遞,信息的發布者是該公司的高層管理者,經由其助理傳達給各個部門經理,再由部門經理傳達給下級的負責人,最終由負責人傳遞給基層的員工,員工信息的獲得都是來自自己的上級,但是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很少,各部門之間都不配合,一旦各部門需要合作則會出現很大的困難。
大部分大中型公司主要采取召開會議、傳達文件等正式的溝通渠道,基層員工不能直接與高層管理人員之間直接對話,只能通過自己的上級向上反映,而對于一些對自身上級不利的建議或是意見,都被上級領導壓制下來,導致員工的看法不能讓上層管理者知曉,而管理者的某些思想,基層員工也無法理解,最終的結果就是大部分公司內部溝通不暢、不協調。
根據筆者對大部分公司的了解,80%公司基層員工絕大部分的信息來自于自己的上級,另一部分則是來自于通過小道消息或是傳達的文件,溝通的手段少之又少。
據調查了解,大部分公司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其有60%錯誤是由于公司內部員工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尤其是對民營企業來說,他們的管理模式比較落后,管理者的管理素養不是很高,管理者往往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過分要求個人權威和特權,實行個人獨斷專裁式的領導方式,而且他們有大量的社會應酬,他們沒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員工之間的溝通,他們追求的是經濟利潤,對于員工的待遇和權益保障考慮的很少。大部分企業的管理者,他們在思想上就不重視溝通。他們認為對于企業最重要的是企業的外部因素,尤其是投資者、顧客、供應商和政府等關鍵部門,是外部因素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在他們看來與外部的部門打好交道才是壯大企業的關鍵。此外,企業的溝通不暢也有員工的因素,部分員工不敢與領導溝通,而有的則不愿意和領導溝通,保持一種獨善其身,安于本分的態度,員工不了解溝通的意義和溝通的重要性,更沒有溝通的意識。
由于相當部分大中型企業都屬于民營企業,公司管理層總體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管理素養不高,他們完全憑著個人的情緒、喜好、厭惡來決定是否參加會議,在各部門主管作報告或是提出意見或建議時缺乏耐性,經常接電話或是中途離席,有的事情完全是他們自己說了算,帶有明顯的個人色彩,表達能力差,讓各主管感覺得不到尊重。對于員工上層的領導者給員工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員工不想也不敢與他們溝通。
3.1.1 定期學習
管理者和基層員工可以定期地以成功企業為例進行學習。如管理者和基層員工可每月對海爾、海信、聯想等比較成功的企業進行內部分析,看看他們在公司是如何進行溝通的,以及溝通給這些成功的企業帶來的經濟利潤和經濟效益,從而讓管理者和員工從思想上認識到內部溝通的重要性。
3.1.2 提高公司整體的文化水平
筆者認為文化水平不高很容易導致公司溝通不暢,高層領導者沒有內部溝通的意識,公司除了定期的學習成功企業的案例之外,可定期安排高層人員進行“充電”,如參加MBA的學習班,加強高層管理者的管理素養;高層管理者的薪資水平也可以根據他們的文化水平和平時與員工之間的互動來決定,讓他們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都意識到時時有溝通,處處有溝通。
3.2.1 加強員工的培訓
在溝通方面加強員工的培訓,不僅僅是對溝通的重視,更重的是可以提高員工工作的熱情和工作的積極性。通過調查顯示,如果企業中的員工經過培訓,他們對待企業的態度將會比沒有接受培訓的員工的態度要好得多。因此公司可以通過員工培訓體系來增強企業溝通。一是派遣中層人員到內部溝通較好的先進企業進行學習,回來以后將自己的心得體會以書面的形式上交給企業的溝通部門,溝通部門對于一些比較新穎的溝通方式在企業員工之間進行學習傳播;二是對于新入職的員工,溝通部門可在入職之前對其進行溝通意識測試,對于合格的人員直接參加工作,對于不合格的人員可進行這方面的學習,待合格之后才能讓其參加工作。
3.2.2 建立及時反饋機制
由于不及時的信息溝通會導致企業內部的小道消息四處流傳,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建立員工之間及時額反饋機制。員工之間良好的溝通能夠加強員工與企業之間的聯系,這樣更能減少員工對企業不良的猜想。不及時的信息溝通,會讓員工產生不好的想法,尤其是對企業的形象不利,這種影響是消極的,不利于企業的整體目標的實現。因此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員工之間信息的反饋機制:
(1)對于日常信息的反饋。企業各部門應該按照職能情況做好相關信息的收集、統計、傳遞、處理、反饋,建立相關信息的記錄簿和信息反饋統計表,保證信息能及時反饋給有關部門保證決策的制定和運用。(2)對于緊急情況的反饋。如果企業經營管理發生了安全、質量等事故,那么需要及時向上級匯報,或者是在處理的同時進行匯報請示,以免延誤生產,從而造成更大的損失,同時,這樣有助于避免處理問題時候的考慮不完善,與上級組織規定不符合,導致重復返工的損失。
3.2.3 引導健康積極的非正式溝通
通過調查顯示非正式的溝通渠道更能夠加強企業員工的溝通。非正式的溝通方式主要有聯誼、聚會和郊游等,非正式的溝通方式能夠通過面對面的溝通,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小道消息的流傳,減少信心被扭曲的可能性。所有的員工不可能每天都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到開放式的辦公室經常走動,適當時間的交談等這些簡單的方式都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子公司可通過視頻會議,向子公司的員工解釋企業采取的某些戰略、決策,增進子公司員工與領導者之間的溝通。
3.2.4 引進現代溝通技術
對于正式的溝通,企業一般采用的都是會議、匯報和指示等這些方式進行溝通,但是在此基礎上,企業應該引進先進的溝通技術促進員工之間的溝通。比如定期地舉行員工和領導之間的座談會,鼓勵員工積極地和領導溝通,反映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另外企業可以公開幾個郵箱,便于員工通過發郵件的方式向領導反映問題,進行溝通。同時領導要對員工的信件及時的回復,不然會打擊員工溝通的熱情。充分利用互聯網,可以搭建一個輕松的、無拘無束的溝通平臺,或以建立QQ群的方式將管理者和員工們連接起來,鼓勵大家在下班之后像朋友一樣談心,更可以就公司的某個問題或是某個策略進行討論,公司可以對提出好的建議或是意見的員工給予物質上的獎勵。
3.2.5 減少溝通環節
企業的發展必然會導致企業內部組織結構龐大而復雜,但是成功的企業卻能適當的精簡企業的機構設置。通過將組織中的管理人員的擴大,減少管理的層次和溝通的層次。減少項目小組來控制信息的溝通,保證傳遞的信息是正確的,信息的傳遞要盡量避免中間渠道,減少信息的丟失和失真。
3.2.6 成立專門的企業管理溝通部門
建立專門的企業溝通部門是解決企業中溝通不善的最有效的手段。成立專門的溝通部門并安排合適的人員負責信息的溝通安排信息的傳遞。這個部門應該是企業的一個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從事企業的對內和對外一些事關全局性的溝通活動;參與企業溝通戰略、溝通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并向基層員工進行詳盡的解釋和說明使得企業的戰略、政策或是制度得以執行;對企業的長期的戰略短期的決策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為其制定者提供相關的決策資料并且對信息溝通的效果進行評估和反饋,進而提出改進溝通效果的對策建議等。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對該部門的成員進行必要的培訓,以符合企業的要求。
3.2.7 建立雙向信任
從組織學角度看,聯系員工和管理人員的是權利和責任,而從溝通的角度看,維系員工和管理人員的是信任。信任的建立需要雙向努力,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都應該做出努力,在工作中建立彼此的信任。如果員工在工作中認真負責,勇于承擔責任,遵循公司的規章制度而且能夠不斷的創新,用于迎接挑戰,那么上級的領導就會對員工充滿信任,領導也因此愿意和他們溝通。此外,下屬員工也會對上級在管理過程中,對一些事務的處理方法做出評價,當下級對上級的方法評價認可時,沒有出現以權謀私時,下級對上級的信任自然就建立了。此外,信任作為長期工作中的一系列評價的結果,并非由某一件事來決定的。
保障信息的暢通也是內部溝通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個企業想要保證生產能夠穩定持續的進行就需要保證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員工之間,上下級之間信息的暢通,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
3.3.1 語言簡單明了
由于大部分企業的基層員工大部分文化水平比較低,上級再向下級傳遞信息時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不要使用專業性的語言。
3.3.2 實行部門定期輪崗制度
輪崗制度可以是不同部門的員工了解彼此之間的難處,在以后的溝通之中自然會更多地理解各自的難處,那么也就不存在企業溝通的信息的不暢通了。
3.3.3 鼓勵面對面溝通
溝通是盡量減少電話和電子郵件的方式,能與對方面對面進行溝通是盡量的與對方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面對面的溝通方式是信息缺失最少的一種溝通方式。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迅速發展,各個大中型企業都秉持著一種誠實守信、充滿活力和樂觀進取的價值觀。工作中為員工提供一個快樂和不斷成長的平臺,給員工不斷地提供機會使得自身得到更多的發展,能讓員工順利地開展工作和自我提升。但是在員工之間的溝通仍然存在著重大的問題,高層員工不重視溝通,缺乏溝通技巧,溝通的渠道不系統,溝通方式過于陳舊,本文通過對大中型企業目前的溝通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大中型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員工溝通渠道的建議,并希望能夠帶動大中型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1]寶貢敏,徐碧祥.組織內部信任理論研究評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2(7).
[2]吳霞,段興民.組織承諾研究評述[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7).
[3]張曉廣.企業內部的溝通渠道[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