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小偉
(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長溝鎮中心小學)
想象,為語文教學插上翅膀
◆季小偉
(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長溝鎮中心小學)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閱讀是學生通過觸摸文字語言,感知作品形象、領悟思想內容,從而和作者實現心靈對話、引起共鳴的過程。學生感知語言文字的能力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教學的質量。文學作品中的形象與影視作品相比,本身就有不確定性、間接和可拓展性,為讀者的感知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這就是“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原因,閱讀的過程實際上是讀者運用想象再造形象、體驗情景的過程,它可以使讀者在作者文筆的指引下,突破時空的局限,在作品世界中任思維自由徜徉,在反復閱讀中常讀常新。
1.通過想象,使圖景有聲有色
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文筆清新、借景抒情,把一幅幅優美的自然景色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通過想象,可以在大腦中將文字轉化為高于實景的視覺藝術,既能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諧,更能品味到景色之外意味深長的情。
2.通過想象,使故事情節更豐富
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五組課文《盤古開天地》時,我讓學生觀察盤古頭頂天,腳蹬地的圖畫,想象盤古當時戰天斗地的情形,而沒有引導學生該從哪方面展開想象。于是有同學想到了盤古要穿多大的衣服;有同學想到了盤古當時的想法:一定要把天地分開;還有的同學想到了盤古睡在那里不吃不喝,他為什么還那么健壯等一些與主題不符的,表面的東西。后來,我說:“同學們,盤古開天地中也有許多故事,就像《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西天取經所遇到的困難相似?!庇谑峭瑢W們驚“哦”一聲,展開豐富的想象;想到了盤古只手空拳打敗南疆欲神;一口氣把前來阻止分分開天地的靈火神雀吹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從此再也不敢來搗亂;一腳踩死了引誘他的青蛙怪獸;還割下大腿上的肉喂快要餓死了的小狗,等一系列盤古對強惡決不手軟;對弱小舍身相救的感人故事。也展現出盤古戰天斗地的勇氣和誰與爭鋒的英勇氣概。
3.通過想象,思想光芒彰顯
許多詩歌和散文都通過特定的意象去傳達作品的思想內容,這些意象所表達的內容往往較含蓄、隱秘,學生必須通過反復的閱讀、聯想、揣摩才能品味出其中之“味”,例如,《我愛這土地》一文,可以引導學生聯想鳥在狂風暴雨中奮力歌唱,至死化為泥土的形象,讓學生體悟到要和祖國土地融為一體的至死不渝的愛。又如,讓學生理解《沁園春·雪》的思想境界時,讓學生在理解課文意思、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聽充滿激情的配樂朗讀,同時充分發揮想象:茫茫的雪原、冰封的河流、巍巍的雪嶺、高聳的冰峰、初升的驕陽、映紅的雪川以及曾經在歷史上叱咤風云的千古帝王,通過聯想,學生領悟到作者胸懷祖國山河的磅礴氣勢,認識到了只有人民才是這壯麗江山的真正擁有者,才是中國命運的真正主宰者。
4.通過想象,使朗讀情真意切
學生在理解課文、初步把握主題思想的基礎上,只有反反復復地讀、仔仔細細地品、投入全部身心、認真揣摩吟誦,才能真正感受到作品語言的魅力,領悟到作品中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內在含義。當然,這里的反復朗讀并不是簡單的機械重復,而是學生集中精力將身心置身于作品所設置的情境之中,根據文章中的語言信息,充分發揮想象,調動各種感官,去觸摸文章所表達的情思,和作者心靈相通,引起共鳴,使朗讀有感而發,真情自然流露,達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美妙境界。
5.通過想象,使學生視野更開闊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機會就讓學生想像,只有在學生經常想像的環境下,一但讓學生展開想象,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從本學期,我所教學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來講,我總是多方位創設情景,讓學生根據課文意思,想象出了許多我沒有料到的,天真無邪的畫面。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一想到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孩子們就會滔滔不絕地說出其它一些書上沒有的畫面;比如:青蛙呱呱的叫著,蛇懶洋洋地爬著,黑熊在春天跑步,東北虎在森林中咆哮;人們在秋天采摘著山葡萄、木耳;挖參的人群在深山中尋找著寶貴的人參。小朋友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等一些天真爛漫的畫面從而加深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渲染,讓小讀者更加熱愛小興安嶺,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閱讀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理解、感悟語言的能力。能夠形象準確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表達是語文教學的另一項重要任務。表達分為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寫作是表達的基礎。寫作教學對表述事情的要求是鮮明生動,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想象這個詞源于希臘語,表示生動的意思,這就要求寫作時作者必須盡量投入到故事情節中去,想象故事中人物的音容笑貌,想象他們的思想、行為感覺,想象故事發生的環境和當時的氣氛。如果寫作的人能像在大腦里回放故事情節那樣講述故事,那么他展現給讀者的作品一定是生動的。泰戈爾曾說:“美的形象,是想象孕育出來的?!笔ハ胂蟮淖髌藩q如沒有翅膀的鳥雀,難以搏擊長空;猶如沒有雙足的駿馬,難以馳騁曠野;猶如沒有養分的植物,難以旺盛的生長。想象在寫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文學作品葆有生機和活力的源泉。
隨著新課標對人文教育理念的重視,作文教學已經開始注意保護學生的寫作個性,教材安排也淡化了對課文體裁的分類和語法知識的灌輸,原來一些在內容與形式有爭議的作文,現在已成為百花齊放的作文園地中的一種。作文教學觀念的發展要求教師在寫作指導中對作文的選材和表達方式少一些禁錮,多一些開放,給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創作、自由地歌唱。在作文教學中,可以對學生進行文本的擴展。根據原文的情節發展,展開符合情理的想象,續寫故事情節,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由于平時受學習時間的限制,接觸社會生活的機會畢竟有限,寫作素材容易短缺,而這類暢想未來的作文題目則可以將學生狹小的思維拓展開來,使之更具有廣闊性和前瞻性,更利于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寫作更富有深度和創新性、趣味性。
在語文教學中,想象是實現創新的種子、是情感體驗的土壤、是滋生人文素養的雨露、是播種希望、收獲目標不可缺少的思維品質,想象能讓沒有課件的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展現出千姿百態的語文課堂;能讓孩子們更好地展現自己心靈深處的圖畫,只要我們去發掘、去引導,就能讓課堂變成一個快樂的海洋。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的天地中飛得更高,飛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