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玲 陳玉霞 李曉敏 鄧瑞
手外科護士職業素質的培養
張玉玲 陳玉霞 李曉敏 鄧瑞
為提高手外科護士專科護理能力與相關疾病的臨床判斷和救治能力,除要求護士具備專科護理基本素質外,還必須熟練掌握顯微手術、微創手術患者術后護理技能以及上肢功能康復技能。手外專科護士素質的提高,是專科護理與醫療工作同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
手外科;護士;素質;職業
我院為三級甲等醫院,地處吉林省長春市汽車產業開發區,主要為一汽三十萬職工及家屬服務。我科是燒傷整形手足外科收治急診創傷,燒傷,顯微外科手術、足踝功能重建手術是我們的特色。為了保證護理與醫療各項工作同步順利進行,我們在工作中加強培養護士必須具備的良好職業素質,從而保證了各項手術前后護理環節質量。工作中我們重點從基本素質、相關疾病的臨床判斷和救治配合能力、熟練的顯微外科手術護理技能、手外傷功能的康復技能等方面進行培訓。
1.1 心理素質 手外傷患者多數來自工廠、工地和事故現場,入院時往往存在臟、亂、急等現象,單位同事、患者及家屬由于不能接受突然的外傷,而總是很急,容易發脾氣,處理不當會引起醫療糾紛。此時如果接待護士態度冷淡、漠不關心,就會與患者和家屬的意愿相違背。因此護士要做到及時地接待和安置患者,立即通知醫生給予救治,在醫生未來到之前,護士要對受傷的肢體給予妥善的固定包扎,以減少出血,減輕疼痛,也減少對患者及家屬的不良刺激。
近年來手外傷的復合傷、多發傷呈上升趨勢,患者傷勢復雜,護理涉及多科室的知識,相關疾病知識與診治配合就成為每位手外科護士的必需能力,如顱內出血、氣胸、休克等。
2.1 科室每月組織一次業務學習及疑難護理病例討論,主要涉及常見合并傷知識,如顱腦損傷的相關知識,判斷腦損傷嚴重程度最主要的指標,胸部損傷肋骨骨折,血氣胸的護理,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觀察等。
2.2 編寫專科護理質量標準和技術操作標準,每月進行應急預案培訓,加強年輕護士的培養考核,專科護理質量標準人手一冊,電腦備份。主要內容包括各種燒傷患者的護理質量標準,手外傷護理質量標準,斷指再植、肌腱神經損傷護理質量標準,四肢骨折、尺橈骨骨折患者的護理質量標準,創傷性休克、出血性休克的護理質量標準等。對創傷性休克的患者,護士要以最快速度開放2~3條靜脈通道,留置靜脈留置針,及時補充血容量,同時留取血標本,查血型,配血;控制活動性出血,指壓法,氣囊止血帶止血,及時用加厚敷料包扎傷口,夾板固定,患肢抬高[1]。在搶救的同時應嚴密觀察病情,并隨時向醫生報告。
移植組織的腫脹程度、膚色、皮溫和毛細血管充盈4項指標要對比觀察及對照分析;皮溫要與鄰近正常部位對比,也要與本身不同時間前后對比;在室溫20℃,正常皮溫是33℃~35℃,移植組織一般術后2~3 h,皮溫同鄰近部位或健側相應部位相等或高1℃ ~2℃;若移植組織比鄰近正常皮溫低1℃ ~2℃或比復溫后本身低2℃~3℃,提示可能即將發生血循環障礙。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手外科手術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為了跟上醫學發展的腳步,為患者及時提供優質的護理,我們通過上網查閱、訂閱手外科護理雜志、跟醫生一起聽課等方法進行學習,并在實際病例護理過程中結合常規護理加以總結學習。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一個精湛的手術只是給手外傷患者的康復提供了一個技術保障,但要想使傷手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術后護理至關重要,尤其是康復期護理,手外科護理有自己的專科理論要求和操作重點,在平時工作中,培養手外科護士多動腦、多動手、多用循證思維方式分析整理問題,根據護理業務的需要隨時擴充學習范圍,是提高手外科護士素質,提高專科護理質量的關鍵。
[1] 余志華,何滿紅,黎小群,等.優化急救接診程序在嚴重多發傷患者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05,40(4):295-296.
130011 長春,汽總醫院燒傷整形手足外科(吉林大學第四醫院)
1.2 操作要求 俗話說十指連心,手外傷的患者往往疼痛很明顯,因此我們要求護士做各項護理操作的要做到輕、穩、快、巧,體現以人為本。燒傷換藥被患者稱為活扒皮,尤其是重度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每次換藥時撕心裂肺的喊聲讓醫護人員不忍下手。當患者因疼痛而呻吟或流淚時,護士要給予心理安慰并可采用形體語言給予支持和鼓勵。
1.3 服務意識 隨著醫療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服務競爭尤為重要。服務無小事,服務無止境,服務要做到盡善盡美是我們為自己制定的的服務目標。我們要求護士必須養成以下服務意識:①為患者服務要微笑真誠,做到六聲、八知道。②護理操作專心致志,認真三查七對,做到四輕。③健康宣教耐心細致,百問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