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花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女性發病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在我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仍是最常用的術式[1],但手術導致的乳房缺失使患者在術后的康復期面臨諸多問題,例如身體缺陷、疾病本身、家庭問題、社會問題等,從而在自我形象、心理等許多方面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導致其生活質量降低。2009年6月至2011年10月,我們為84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術,積極手術配合,效果滿意。現將手術配合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84例,均為女性,年齡36~58歲,平均46.5±6.1歲。病理分型:非浸潤性癌7例,早期浸潤性癌6例,浸潤性特殊癌40例,浸潤性非特殊癌4例,其他罕見癌或特殊類型乳房癌1例。病理分期:Ⅰ期:15例;Ⅱ期:30例;Ⅲ期:13例。
1.2 手術方法 對13例Ⅲ期以上乳腺癌患者采用切除胸大肌,胸小肌乳腺癌根治手術;對44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留胸大小肌乳腺癌根治手術。
2.1 術前護理準備
2.1.1 術前訪視術前1 d由巡回護士訪視患者,與患者主動交談,了解病情,聽取患者的傾訴,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特點,適當地給予安慰、幫助、解釋和開導,以消除心理障礙[2]。
同時與家屬做好工作,深入淺出地講解實施手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手術的大致時間、手術的優點和安全性。
2.1.2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包括患者的核對、手術部位的核對、藥品的檢查核對、儀器的檢查核對等。術前皮膚及胃腸道準備手術前1 d告誡患者洗澡更衣,嚴格進行備皮,做好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向患者解釋禁食禁水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呼吸道通暢以便取得患者配合。
2.2 術中配合
2.2.1 巡回護士配合:①檢查電刀鉛板及電凝器是否完好,調節其大小及靈活度。②檢查吸引器吸力是否正常,以防導管和瓶塞漏氣和吸力不足。③在麻醉后,協助患者取仰臥位,患肢外展90°,肩胛部墊高10 cm,上肢放在特制的抬高20°的鐵架上。體位擺好后,即應調整好無影燈,使手術視野清晰、明亮。④保證輸液管道通暢無阻,充分固定以防滑脫,并經常觀察點滴的速度。⑤觀察手術進度,主動配合手術。⑥創造良好手術環境,保持手術室清潔、整齊、安靜。
2.2.2 器械護士配合:①清點手術器械、布類及敷料3遍。②把整個手術分為6步,手術護士要了解第一步所需的器械、物品,及時主動傳遞。③根治標本取下后要妥善放在盆內,不要污染。④按無痛技術的要求,標本移去充分止血后,用大量蒸餾水沖洗創面,邊沖邊吸,最后用于紗布溢干。⑤縫合皮膚前在腋下及胸骨旁放負壓球,吸引皮條,另外從切口旁的皮膚引出體外,皮條用縫針縫合固定在皮膚上,防止滑脫 ⑥鎖骨下、腋窩及胸骨旁填碎紗布,配合巡回護士給患者包好胸帶。⑦配合醫生用縫針絲線標明腋下淋巴結,以不同長短標明,以便送病理時有所依據。
2.3 術后護理 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觀察切口敷料滲血、滲液情況,并予以記錄。乳腺癌擴大根治術有損傷胸膜可能,患者若感胸悶,呼吸困難,早期發現并及時處理,防止肺部并發癥的發生。加強傷口護理,保持皮瓣血供良好,防止皮瓣緊貼胸壁,影響正常血運。對患側上肢遠端血循環情況觀察,病患若手指發麻,皮膚發鉗,皮溫下降,動脈搏動不能扣到,應檢查腋窩部血管受壓,及時調整繃帶的松緊度。指導患者患側肢體功能鍛煉,特別術后加強肩關節活動,可增強肌肉力量,松解和預防粘連,最大程度地恢復肩關節的活動范圍,減少和避免術后殘疾。積極鼓勵和協助患者早期開始患側上肢的功能鍛煉。
手術的順利完成,與術前的充分準備、術中的密切配合、術后的精心護理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同時要求手術室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作風,熟練掌握各種手術特殊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及了解各種器械的性能,加強各種設備的保養和保管,有效地防止了各種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因此,護理人員在手術中更好的配合手術,提高手術質量,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就顯得尤為重要。
[1]王鐘富.現代實用乳房疾病診療學.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63.
[2]魏革,劉蘇君.手術室護理學.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