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 陳媛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各物流企業單純憑借自身的實力已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復雜變化,因此結為戰略聯盟已是物流企業組織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物流企業聯盟是指在相互信任、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前提下,若干擁有專業特色及資源具有互補性的物流企業以自身擁有的特長為基礎,通過多種方式結合成的物流合作體。從聯盟體的實際組建及運作過程來看,戰略聯盟在為物流企業創造極大的價值和收益的同時還面臨著很多來自于聯盟內部和外部的風險,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給聯盟的物流企業戰略、經濟、核心競爭力、聲譽等方面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對于聯盟風險的防范顯得尤為重要。而風險防范的前提就是在對物流企業聯盟風險的形成原因進行了解的基礎上進行風險的識別。
本文將物流企業聯盟運作的全過程劃分成聯盟成員選擇、聯盟組織構建、聯盟實施運作和聯盟評價及改進等四個階段,在對各階段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風險進行了識別。
聯盟成員選擇階段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物流企業聯盟成員的選擇不當和收集信息不全面。挑選合適的物流企業聯盟成員是聯盟成功運行的第一要件。據統計,約 70%的戰略聯盟失敗與合作伙伴選擇不當相關。可見選擇不當會影響聯盟目標的實現,為以后聯盟的運作埋下隱患。收集信息是核心企業分析市場情況、識別市場機遇、選擇聯盟合作伙伴及確定合作范圍的重要支撐,信息的全面收集可以保證后續工作的正確性,提高物流企業聯盟的工作質量,完成聯盟的戰略目標。
聯盟組織構建階段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為組織結構不合理及簽訂協議時方案準備不充足。合理的組織結構是聯盟成功的關鍵,如果聯盟的組織結構設計不當,就不能保證組織結構的剛柔結合、合作者之間關系的平等、聯盟機制的責、權、利對等,就會造成聯盟運行的不通暢,影響聯盟目標的實現。聯盟協議方案簽訂前,如果沒有開展周密的研究,進行充分的利弊分析,很可能會出現問題無應對措施的情況。
聯盟實施運作階段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成員的戰略目標發生改變、合作動機的多樣性及聯盟組織管理的不善。物流企業聯盟的成員企業之所以會加入聯盟體,其目的無非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當成員企業借助聯盟實現了自己的經營目標,很可能會脫離聯盟,去尋找新的經營機會,從而影響聯盟的穩定性,給聯盟帶來風險。物流企業聯盟成員參與聯盟的原因有很多,總體來說,出于防御動機而加入到聯盟的成員,其合作性不高;出于追隨動機而加入聯盟的成員,其合作性較高;出于維持動機而加入聯盟的成員,其觀望情緒較高;出于通過聯盟完成重組或兼并動機而加入聯盟的成員,其合作情緒較低。因此,由于聯盟成員企業合作動機的多樣性造成了物流企業聯盟目標的不確定性,給聯盟的運行帶來風險。物流企業物流企業聯盟是一種網絡式的松散組織,其內部存在著市場和行政的兩種機制,因此其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聯盟的組織管理水平。聯盟運作時,如果沒有建立和運行一個科學的管理系統來維持組織的正常運作并發揮聯盟的功效,那么當聯盟成員間的利益出現沖突時就會給協調和控制過程造成較大的不確定性,增加了聯盟失敗的風險。
聯盟實評價改進階段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有收益不對稱和文化差異。聯盟的收益有一部分是成員共享的,其他則是獨立的。由于聯盟成員的增值結構總是存在不對稱的情況,因此會造成共享收益與獨立收益之間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系。如果成員企業犧牲共同利益而讓獨立部分利益最大化,就會造成聯盟雙方關系的緊張,造成聯盟關系瓦解的風險。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企業之間存在著文化差異,當彼此文化差異較大時,如果不能進行有效地整合及溝通,就會導致企業組織、員工在理念和行為上的意見分歧和沖突無法調諧,導致聯盟成員退出聯盟,聯盟以失敗和解體告終。
實際工作中對風險識別的范圍應適量,應抓住關鍵的風險因素,對聯盟的風險管理要有側重點。本文基于全過程的視角對物流企業聯盟的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分別進行識別。
外部風險是指影響機遇產品發展方向及聯盟協作關系繼續的宏觀環境和行業環境風險,本文主要對其中的市場風險、金融風險、政治法律風險、技術風險進行識別。技術風險是指物流企業聯盟所從事的項目技術不確定性與難度。主要造成技術風險的因素有:技術成熟度、技術復雜性、技術相關性等。這些因素影響著技術環境的變化,如果聯盟不能適應技術環境,不能與之較好的配套,就會給聯盟帶來技術風險。聯盟是要由市場來檢驗的,如果聯盟的產品不能為市場所需要,被市場所接受,那么聯盟就不能從市場中獲得收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聯盟是具有市場風險的。政治風險指由于法律法規的變動、社會動蕩、政府的干預等因素給聯盟帶來的不穩定。如:制度的變化導致物流企業聯盟運作成本的增加。金融風險主要是指由于利率、匯率的變動、股市、地區性的金融危機等給聯盟帶來損失的風險。如:全球的經濟危機導致的經濟動蕩使業務量降低,導致聯盟中途解體。
內部風險是指物流企業聯盟的成員在合作過程中產生的風險,本文按階段對聯盟的主要內部風險進行識別。
聯盟成員選擇階段的主要工作是識別市場存在的機遇,決定建立企業聯盟及挑選聯盟成員企業,因此該階段主要存在的風險為市場機遇判斷失誤風險、聯盟成員選擇失誤風險和信息風險三種。市場機遇判斷失誤風險的產生主要是因為聯盟沒有對相關資料進行充分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論證,導致聯盟對宏觀經濟環境、產業環境、競爭環境、市場狀況等聯盟不可控因素的把握不準,未能準確判斷和把握現有及未來存在的市場機遇造成的。恰當的合作伙伴是聯盟成功的前提,聯盟成員選擇失誤會導致物流企業聯盟的經營目標不能實現。在選擇聯盟合作成員時要注意資源匹配和企業目標兩個問題,核心企業在選擇聯盟成員時要選擇物流資源具有互補性的物流企業作為合作伙伴,選擇企業經營目標在以后聯盟運作中可以協調一致的伙伴,這樣才能保證聯盟運作時的穩定性,完成整個物流企業聯盟的目標及各個聯盟成員的戰略意圖和目標。準確的信息是選擇合作伙伴和確定合作范圍的支撐,因此企業要對聯盟的相關信息進行全面地收集和整理。
聯盟在組織構建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成員準入規章制度、建設聯盟基礎設施、構建利益分配方案,因此該階段的主要風險有組織結構風險、利益分配方案制定風險、任務風險。此階段工作重中之重是要確立合適的聯盟組織結構,如果聯盟的組織結構設計不當,聯盟運行就不會通暢,就會影響聯盟目標的實現,因此選擇的組織結構要剛柔結合,要保證合作者之間的平等關系,保證機制的責、權、利對等。利益分配方案制定不合理會打擊成員的積極性,造成聯盟成員中途退出聯盟解體。核心企業任務分解不合理會造成聯盟運作困難,任務不能期完成,聯盟總工期延誤。
聯盟實施運作階的主要工作是資源的合理配置、對聯盟運營過程的管理、給成員分配任務、協調合作伙伴行為解決沖突等。因此該階段的主要風險有:失去控制權風險、丟失市場風險、不合作風險、信任風險、服務質量連帶風險、財務風險、聯盟協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時間風險。
聯盟評價及改進階段是物流企業聯盟發展過程中的最后階段,該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對聯盟運作全過程的績效進行綜合評價以及對聯盟獲得的收益進行分配。成員企業將根據結果決定聯盟是否終結,合作是否繼續,因此此階段風險主要是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風險和信譽風險。如果聯盟成員重視短期績效,缺乏對長期投資和承諾的興趣,關注眼前結果,那么評價指標就會選擇集中在財務與市場方面。如聯盟成員企業重視長期績效,有意長期投資和承諾,愿意將聯盟長久運行,那么聯盟績效評價時會更多關注聯盟的整體情況。不管是哪種情況,都存在偏頗,都會影響對聯盟的評價結果。如果聯盟經過績效評價決定終結,不管是什么原因、采取什么形式,都會給聯盟成員企業未來的發展和企業形象帶來影響。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打擊公眾對聯盟企業的信心,降低公眾對企業信譽度的評價。
[1] 史占中.企業戰略聯盟[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2] 林季紅.跨國公司戰略聯盟[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3] 蔡茂祥,王雷.物流聯盟組建機理初探[J].當代財經.2002.
[4] 段小東.中小物流企業聯盟整合研究[J]. 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5] 王婷.第三方物流企業戰略聯盟的發展模式分析[J].天津理工學院學報,2004.
[6] 王慶喜,嚴浩坤.戰略聯盟構建的風險感知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