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大學 張珣
“世界大濕地,中國鶴家鄉”,這句話最恰當說出了扎龍濕地。作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蘆葦濕地,國家4A景區,世界著名的扎龍濕地丹頂鶴自然保護區位于嫩江流域齊齊哈爾市東南,面積21萬公頃,是同緯度地區景觀最原始、物種最豐富的濕地自然綜合體。1979年建立黑龍江省扎龍自然保護區, 1987年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扎龍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濕地內湖泊星羅棋布,河道縱橫,地域遼闊,具有原始的濕地景觀,沼澤濕地生態保持良好。濕地內生物多樣性豐富,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尤其是眾多鳥類和珍惜水禽理想的棲息繁殖地。1995年被評為“聞名中外的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和“丹頂鶴的故鄉”。2005年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沼澤濕地之一。扎龍濕地丹頂鶴自然保護區有著得天獨厚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優勢,作為旅游和旅游商品設計開發的空間巨大。
眾所周知,旅游是一種消費活動,是一種無形產品,是一種體驗。旅游者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費用后得到一種愉悅、體驗和回憶。對旅游紀念品的購買可以加深對旅游地的記憶,是很好的紀念品和饋贈佳品。
與全國大部分旅游地紀念品一樣,扎龍濕地旅游紀念品的銷售集中在旅游景區,景區不具備自主開發能力,外購商品充斥整個景區的紀念品商店。游客來此旅游總是感覺遺憾,旅游地缺少有具有地方特色,可留作紀念的商品。
現今扎龍濕地旅游紀念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同在國內許多知名旅游景點類似,雷同的商品及手工藝品眾多,已經“特而不特”,在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能買到的中國傳統手工藝紀念品在該區域旅游景點售賣的很多,讓人很難提起購買興趣。
作為扎龍濕地丹頂鶴自然保護區的特色商品,丹頂鶴形象制品,品種單一。造型缺乏創新變化,旅游商品產銷的品牌意識不強,優劣企業摻雜。游客缺少購買欲望。
現有紀念品沒有從旅游商品包裝入手設計,包裝設計差、制作粗糙、不便旅游攜帶、更無法饋贈和收藏。
扎龍濕地是我國最大的丹頂鶴繁殖棲息地,保護區現有丹頂鶴400多只,占全世界丹頂鶴總數的五分之一。濕地觀鶴已成為著名的旅游品牌,以丹頂鶴為特色的旅游商品開發潛力巨大。
作為世界最大的蘆葦濕地,天然蘆葦、蒲草、蒲棒、!!草等資源可以進一步開發為特色旅游制品及商品設計材料。
中國鶴文化。有長壽之鶴、仙鶴傳說、扎龍與丹頂鶴的傳說等丹頂鶴文化視覺形象及“人鶴自然”美景拉近旅游者與旅游地距離,游客真正具有認同感。
昂昂西古文化。扎龍附近的昂昂溪古文化遺址是距今7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群,是北方草原文化的代表。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我們開發特色旅游紀念品提供著豐富的文化參考。
達斡爾族等少數民族文化。達斡爾族是世居在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具有悠久歷史,齊齊哈爾分布較多。達斡爾族在原始漁獵經濟基礎上產生了文化藝術。作為世代相傳的民族、民俗風情文化,設計開發的空間潛力大。
發揮齊齊哈爾地區“綠色食品之都”的優勢,以地方特有的綠色農副產品為特色,注重旅游品牌包裝,要有精品包裝意識,開發本地特色綠色旅游生態土特產品。
作為扎龍濕地旅游紀念品既要有紀念意義,又要有獨特創意,同時還要能夠代表本地的地域特色。讓旅游商品達到紀念性、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統一。
根據扎龍濕地類型特征,選擇丹頂鶴造型形成設計上的賣點。創新丹頂鶴視覺圖案形象,設計包括傳統吉祥圖案、裝飾圖案、卡通漫畫圖案等在內的系列丹頂鶴圖案,應用于不同類別旅游商品中。融紀念性、實用性、時尚性于一體,開發系列裝飾適用的旅游紀念商品。
開發濕地特產蘆葦、蒲草、蒲棒、!!草、麥秸、樺樹皮、魚皮等自然資源,進一步發掘中國傳統手工藝和民族文化的精華,推陳出新。在原有的生活日用,傳統節慶,禮俗交際,游藝競技等基礎上,繼承傳統造型和工藝基礎,結合時代和需求進行設計,提煉具有代表性、影響力、受歡迎的元素,開發有特色的新品種、新題材,生產風格多樣又有時尚感的制品,其多元化和多樣性拓展著傳統手工藝旅游紀念品的發展空間。
充分發掘昂昂溪古文化遺址獨特的歷史文化特征。昂昂溪古文化是距今7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漁獵文化的代表。出土文物約有3000件,以石器、陶器、骨器和精美的玉器為主,器形復雜,種類繁多。以這些出土文物為樣本,進行旅游紀念品設計,其獨特性和文化內涵是任何其他旅游產品不可比擬的。
達斡爾族是齊齊哈爾地區分布較多的北方少數民族。勤勞、勇敢、智慧的達斡爾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在原始漁獵經濟基礎上的民俗風情,更是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其飲食服飾、文化藝術、民族體育、宗教信仰等項內容,及生活裝飾雕刻作品、車馬標本、圖騰神像等保存下來的珍貴文物都為扎龍濕地丹頂鶴自然保護區旅游紀念品設計提供了借鑒。
進一步開發北方特產亞麻制品,名優綠色食品。亞麻纖維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纖維之一,作為純天然材料,高貴、古老、優質、透氣,親和,被人們譽為 “纖維皇后”。現代人們提倡環保、低碳、循環再生利用,亞麻軟纖維材料越來越受到重視,亞麻紡織制品在人們的生活領域中使用范圍更加廣闊。扎龍濕地丹頂鶴自然保護區特有形象造型應用于裝飾織物、服裝面料、床上用品、桌布和汽車裝俱等,是有特色、實用高檔的旅游紀念和饋贈佳品。同時適合制作包括服裝服飾類及家用裝飾類的小商品。象服裝服飾類,主要包括T恤、圍巾、包、帽、頭飾、化妝包、鑰匙鏈、手機套等。家用裝飾類,主要包括壁掛、壁飾、裝飾畫、家居用品,玩偶等。注重時尚元素,時尚元素加上地域民族特色,開發有特色各種亞麻軟纖維材料旅游旅游紀念品十分必要和迫切。
作為全國唯一的“中國綠色食品之都”,“中國馬鈴薯之鄉”、“中國四粒紅花生之鄉”、“中國腐乳之鄉”、 “中國向日葵之鄉”、“中國云豆之鄉”、 “中國肉牛之鄉”等,齊齊哈爾綠色食品品牌居全國之首。綠色天然土特產品,需要作為特色旅游紀念饋贈禮品的進一步整合。
相對于我國的一些商品過度包裝來說,旅游紀念品大部分對包裝缺乏重視,包裝單一,無特色,設計美感差,許多用雷同、千篇一律粗劣的所謂“錦盒”裝高檔紀念品,有的紀念品甚至沒有包裝,使購買者無所適從。 作為旅游紀念品包裝設計更要重視包裝的三大基本功能,在保護性、實用性基礎上增強便攜性功能設計,易于攜帶易于保管,考慮旅游商品的“旅游”特性,旅游紀念品的包裝設計要設身處地地從消費者的使用角度考慮。審美性上要地域性、文化性、藝術性設計齊頭并進,同旅游紀念品一樣,旅游紀念品包裝也是區域傳統文化、民族民俗風情的濃縮,包裝的無聲推銷員作用能起到游客與當地文化藝術溝通橋梁作用,是區域文化品位的縮影。旅游紀念品包裝設計中,從包裝材料的選擇,包裝結構的設計,平面視覺語言的運用,全都豐富著區域獨特旅游紀念品包裝的形象感受并為人們的旅游消費提供進一步的指導。
在提倡可持續、綠色環保包裝的今天,扎龍濕地旅游紀念品包裝應結合當地資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天然材料(如蘆葦葉、蘆葦桿、蒲草、樺樹皮、藤、麻等)設計制作出具有返璞歸真,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包裝,這種利用返璞歸真自然包裝材料的設計將給生活在都市和網絡中的人們帶來親切和浪漫的感受。利用新包裝技術和新工藝對天然材料進行深加工,對于協調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旅游商品包裝的開發不僅體現著經濟效益,更承載著社會效益。
這幾年中國旅游業呈現跨越式發展。旅游者來自各地,不同的生活環境、年齡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趨向。對旅游者來說,旅游的目的是為了體驗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風情。越具有“特色”的區域越容易吸引旅游者。扎龍濕地丹頂鶴自然保護區自然和人文資源已成功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旅游者來到東北,體驗“人鶴自然”的美景。擴大旅游宣傳,重視旅游紀念品的商業開發,不僅讓旅游者“游”的盡興,還要使旅游者“購”的滿意。旅游紀念品作為旅游市場的延伸,是具有潛在的高附加值的商品。扎龍濕地旅游紀念品開發要適應旅游市場變化,以地域、文化、資源為特色,提出新理念,開發新品種。要進行創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吸引旅游者,刺激旅游者的消費。開發扎龍濕地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對宣揚地域文化,推動旅游消費以及帶動東北旅游經濟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1] 孫海英.從旅游購物心理角度談旅游商品開發與服務的策略[J].沿海企業與經濟,2008(8).
[2] 李萌.旅游購物品開發與經營創新探討[J].商業時代,2007(18).
[3] 鄒亮.關于旅游景區發展旅游購物的思考[J].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