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梅
(大豐市大中鎮中心幼兒園)
淺談如何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
◆沈紅梅
(大豐市大中鎮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那么如何創設與環境相適應的良好環境呢?
首先,我們引導幼兒參與墻面的設計,確定主題。如十一月份,我班開展了“我們居住的地球”、“讓空氣變干凈”等系列環保教育活動后,為了進一步加強孩子們的環保意識,我們組織了“地球公公喜歡誰”的談話活動,孩子們各抒己見,提出了各種地球公公喜歡和不喜歡的做法。有的說“地球公公喜歡花草樹木”,有的說“地球公公喜歡干凈的河水”,還有的說“地球公公不喜歡亂扔垃圾”。最后,我們決定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和結合本月的主題,將它布置成墻飾。確定主題后,我們引導幼兒參與墻飾的制作,經過討論,孩子們進行了分工,繪畫能力強的孩子負責制作圖片,其他孩子負責印花、剪花的工作,用于裝飾圖片邊框,孩子們的創作熱情很高,兩天時間就把所有工作完成了,盡管孩子們的布置較粗糙,但卻融入了他們的情感與智慧,體現了孩子們之間高度的合作精神。通過讓孩子們參與環境的布置,不但加強了孩子們對空氣污染的認識,增強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這個過程還向孩子們傳遞一個對其終身成長都極其重要的信息:“我們的力量能使環境發生改變,我們能影響自己的生活。”
例如,“良好行為從小培養”的墻設布置,我們讓孩子們涂顏色,然后配上目的字條,把它張貼在樓梯的墻上,這樣,每當孩子們上下樓梯時,都會不由自主地念道:“節約用水”、“不可以打架”、“吃飯時不要看電視”等,環境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規范了孩子的各種行為。
又如,我班教室墻面上的“小小新聞站”,引起了幼兒對周圍發生的事情的關注和興趣,他們學會了從電視上、報紙上、電腦上了解各種新聞,然后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加工組織,再表達出來,通過這種看新聞、講新聞、寫新聞活動,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
當教師注重為幼兒創設豐富的環境,并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來刺激幼兒主動學習時,環境就能成為一把開啟幼兒潛能的金鑰匙,促進孩子的發展。
我班依據活動區與教育活動相輔相成的宗旨,創設了科學、計算、語言、閱讀、美工等七個區,每個區都投放與近期教學內容相關的材料,這些區域成了孩子們的第二課堂,孩子們在活動中得到了更好地發展。如科學區,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地方,科學活動《電》結束后,我把電池、電珠等材料投放在科學區內,孩子們課后都喜歡去玩弄,在玩的過程中,小朋友發現這樣的一個規律:電池越多,電珠就越亮,當電珠負荷不了時,就會燒掉。在課堂上受時間和能力的限制,這么有創意的發現,能力弱的小朋友在短時間內是無法發現的,通過活動區,讓另一部分的幼兒也同樣得到了發展。
又如,語言區,我們為孩子準備了頭飾、小電視和近期學習過的詩歌、故事圖片,并把它安排在比較安靜的角落。在這個區域中,為幼兒營造了適合表演的氣氛,給了孩子表演、表達的私人空間。能力強的孩子三三兩兩戴上頭飾,表演朗誦剛學過的一首詩歌,對于那些比較膽小的孩子來說,語言區也是他們展示自己的地方,平時上課不愿開口的明明,也在講起了“小熊過橋”的故事。
手工區也是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我們為孩子準備了牙刷、顏料、水彩筆、紙等材料,小朋友在美工區里可以隨心所欲,做一回瀟灑的小畫家,孩子們的作品還可以在區內的《我的作品》欄目中展出。我們經常更換區內的材料,盡量與教育內容相適應。如本周手工課的內容是學習折紙的,我們就有目的地在美工區內為孩子提供一些紙張和折紙的圖示,讓孩子學習看圖折紙,為教學活動做好技能上的準備,真正實現活動區的教育價值。
我們的教育活動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向家長傳遞一些教育信息和觀念,并將我們的教育目標和內容介紹給家長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班設立了“家園通訊”、“愛心寄語”等欄目。在家園通訊欄目中,我們有目的地向家長介紹一些育兒經驗、教育內容和希望家長支持和配合的工作。如剛開學時,家長對我班放學時組織幼兒看卡通片有異議,于是我們便在家園通訊中向家長介紹有關幼兒看卡通片的文章,讓家長明白和了解哪些卡通片適合幼兒觀看,家長和老師應如何指導孩子觀看卡通片等。又如我班的另一個小朋友,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他總是坐不住,媽媽為此非常擔憂,為了讓家長對這一類型的孩子有更深的了解,我們通過級組研究對策,并翻查了有關教育坐不住的孩子的文章,張貼在家園通訊欄中,加深了家長的認識,為家園共同教育孩子提供了方便和依據。
在“愛心寄語”欄目中,我們展出了小朋友的日記,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真正走進童心的世界。在這個欄目中,我們還選擇了家長們的一些優秀育兒經驗,供大家參考和借鑒,為教師、家長和孩子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我們與級組的老師一起布置的“幼兒生活剪影”專欄,向家長展示了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內容,即豐富了校園文化,又加強了家長對幼兒生活的了解。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只要我們教師轉變觀念,注重孩子的參與,真正讓孩子成為環境的主人,那么,環境就能真正為幼兒學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