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林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南崗中學)
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課中滲透初探
◆李 林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南崗中學)
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深入推進,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越來越為家庭、學校和社會所重視。如何才能培養少年兒童的健康心理成為各界人士探討的一個熱點問題,許多人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的方法,這里,我只談一下體育課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作用。
要在體育課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首先,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義和標準。心理健康指的是人們的心理對內保持和諧統一,對外保持協調一致,從而對各種有害的因素進行自我調控與主動抵制。其標準是:(1)智力因素健全;(2)非智力因素穩固平衡;(3)心身關系協調統一;(4)善于進行自我調控;(5)人際關系和諧良好;(6)生活目標切合實際;(7)能與外界環境保持一致;(8)具有諸多的良好習慣;(9)行為表現正常合理;(10)關心自我的心理健康。
事物是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的。體育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密切相關的。眾所周知,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是使學生“學習體育基礎知識和體育衛生保健知識,初步掌握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能,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增強體質,培養學生的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其中,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正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目標之一。所以,我們應該很好地借助體育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體育課作為體育教育的主要載體,它對少年兒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非常積極、重要的作用。
無論是少年兒童思想品德的培養,還是行為習慣的訓練,都可以而且應該借助體育手段。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均非常重視少兒的體育娛樂活動,非常重視通過體育娛樂活動促進少兒身心健康成長。有的國家把少兒參加體育活動提高到權利的高度來認識,制定了少年兒童身體訓練和身體娛樂法,保證少兒體育受重視。在一個文明的社會里,人們都把參加體育活動看作是少兒生理、心理的正常需求,把體育看成造就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體育課中,通過體育運動,少年兒童能體驗到追求成功的樂趣、公平競賽的樂趣;能培養人與人之間的協作、團結、友愛精神,能養成積極進取、勇敢頑強的意志品格。
少兒的生活有一個生態平衡問題。現在,很多人都比較重視少兒智力的開發,對體育、德育關心較少,這容易造成少兒的心理失衡。而體育活動則可以調節少兒生活的生態平衡。當前的體育運動大致趨向兩端:一端側重于技巧性,展示人體美,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另一端側重于力量的對抗,有很強的宣泄作用。通過技巧性的體育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耐心、欣賞力,使學生心緒平和;而力量對抗型的體育活動可以使學生對學習及生活過程中的不順心,通過有效途徑宣泄出來,有利于心理健康。
當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敢不敢競爭,善不善于競爭,是一個人能否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關鍵一環。因此,要從小培養競爭意識,要使少年兒童爭強好勝的心理得到正確的引導。在這方面,體育教育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在體育競賽中孩子們可以學到公平,學到在平等條件下超越別人,學到在規則的約束下去滿足自己的好勝心。在不能經受勝利與失敗的考驗中,孩子們同時能學會怎樣正確對待自己,怎樣正確對待別人,怎樣發憤圖強。
體育運動還可以陶冶、調節少年兒童的情感。體育運動對參加者情感的作用主要有兩個,其一,是由生理活動引起的短期的情緒變化。人們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大腦右半球的活動暫居主導地位,這個半球同時也兼管音樂和愉悅的情緒。因此,在體育活動時和活動后的一段時間里,人們自然地會產生一種歡快的情緒,特別當在戶外活動時,還會產生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戶外情緒”,這種情緒有助于克服單調感和自卑感。其二,是由于體育運動的社會因素對參加者的情感所產生的長期穩定的作用。體育活動大多是集體協作同時又是對抗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加強了對集體、社團和家庭的信賴感和安全感。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因此,我們在體育課上要針對不同的個體,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比如,我教過的學生劉某(女)和趙某(男)兩個人是兩種不同性格的人。劉某性格內向、靦腆,對自己缺乏信心;而趙某性格外向、自大、喜出風頭,缺少耐心和毅力。我從劉某的朋友那里得知劉某會講很多故事,并且會做很多新鮮有趣的小游戲。于是,我利用體育課組織學生做游戲的機會,把劉某推舉出來,讓學生們用熱烈的掌聲鼓勵劉某,為全班同學講故事。剛開始,她很緊張,講的故事很短,而且聲音很小,講完時她滿臉緋紅,可同學們的掌聲很熱烈,加之我的表揚,她也就不感到難堪了。再后來進行的幾次,她講得越來越好,眼神中已有自信的光芒,故事講得繪聲繪色,游戲也組織得井井有條。對于趙某,我則是利用競賽的方式幫助他糾正心理偏差的。我把趙某班的男孩子分成幾組,組織他們進行中長跑比賽和“100米小手工操作”競賽(100米的中間位置放一些模型、圖片,拼接好后才可跑向終點)。我故意安排趙某同善長中長跑、有毅力、有耐心的學生競賽。前幾次比賽,趙某總是輸且不服氣,比賽結束后,我指出他的不足:你并不是跑得慢,而是缺少毅力和耐心,你要多向同學們學習,你還要認真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所有的事都一定比別人強,在平等的規則下要趕超別人一定要付出超人的努力才行。后來,經過多次類似這樣的耐力型、技巧型比賽及我的耐心誘導,趙某終于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且正在逐步改進。
總之,體育課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我們應積極有效地借助這一重要載體,對少年兒童進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