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璋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高職《網絡技術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研究
尹建璋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網絡技術基礎》課程是高職高專計算機及其相關專業學生應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礎課程。受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影響,該課程的教學存在許多弊端。本文分析了高職《網絡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了應用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的前提是了解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明確課程教學目標,設計出源于生產工作實際的項目任務,同時,要設計出適合于過程性評價的考核方式。
高職;網絡技術基礎;項目化教學;工作過程;過程性評價
計算機網絡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工業、商業、金融、政府、教育、國防、科研以及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信息社會的基礎設施,為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了快捷、方便的交流與協作平臺。網絡已成為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課程已成為高職高專大多數專業學生應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礎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計算機網絡具有初步的認識,同時,了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相關理論,學會應用網絡技術的相關技能,為學習后續課程打下理論與技能基礎。
教學現狀分析 雖然許多高職院校對 《網絡技術基礎》課程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把能力培養放在了主體地位,但是,受普通高等教育方式的影響,高職教育還沒能形成自己的特點,在不知不覺中,使高職教育成為普通高等教育的“壓縮餅干”。在教學中,多數教師還在強調知識的系統性,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實踐的比重,但這種實踐往往是內容孤立的,學生很難形成整體概念。因此,高職高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還需進一步深入。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就是一個適合高職高專教育且值得嘗試的有效教學方法之一。
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完成“項目”的方式進行教學。為了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一個完整的印象,所設置的“項目”通常包含一門課程的多個單元的知識甚至包含多門課程的知識。在教師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的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完成該項目,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了解相關理論,掌握相關技能。其主要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
高職理工科專業課程體系分析 我國高職教育的總目標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根據總目標及理工科專業的技能型特點,課程體系總體上包括:公共文化課、公共技能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技能訓練課、專業選修課、公共選修課。而在具體設計課程體系時,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實踐性原則、開放性原則、職業性原則、選擇性原則以及發展性原則等。就目前來看,高職各專業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并不高,大部分學生所學的專業與就業崗位不一致。因此,課程體系必須考慮學生今后崗位遷移、深造的需要,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網絡技術基礎》課在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 高職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總體上可分為綜合素質能力培養體系和崗位職業能力培養體系兩部分。崗位職業能力培養體系又可分為專業基礎能力培養、行業通用能力培養和職業特定能力培養三部分。在通常情況下,對于綜合素質能力培養體系的課程設置,教育主管部門有統一要求;崗位職業能力培養體系則根據不同學校、不同專業,依據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設計。在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網絡技術基礎》課是培養學生專業基礎能力、行業通用能力以及職業特定能力的基礎。
不同專業《網絡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目標的差異性 目前,很多專業都開設有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課程名稱大同小異,如“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等等。這些不同名稱,主要是想區別于其他專業的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在內容取舍上,符合該課程所在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這種同名稱課程教學目標的差異性,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是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課程體系的具體體現。只有明確了這種差異性,才能很好地把握《網絡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要領,才能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
高職網絡技術專業《網絡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 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在明確了該課程所在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及該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之后確定的。如我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網絡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總體上分為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兩部分。能力目標又分為職業特定能力目標、行業通用能力及核心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為了解網絡技術的最基本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職業特定能力解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所確定的崗位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行業通用能力培養學生崗位拓展能力;核心能力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
項目設計的依據 項目設計的依據總的來說是課程的教學目標,具體來說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項目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大綱所要求的范圍內;(2)項目必須是源于社會生產和工作實踐;(3)學生對所確定的項目及其結果有著較強的興趣;(4)項目所涉及的知識、技能、內容符合行業的最新理論,且學生有能力完成;(5)在項目完成過程中,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項目設計的方法 項目設計的方法是結合課程的特點來設計,不能局限于某種形式。項目設計要注意以下原則:(1)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2)項目必須包含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3)項目必須以實際操作為主;(4)項目能讓學生感興趣,激勵學生操作,激發學習的自覺性;(5)項目內容要有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在具體設計項目時,可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方法進行設計。
高職《網絡技術基礎》課程項目設計案例 我院高《網絡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如前所述。在明確了課程的教學目標后,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方法進行項目設計。組建一個小型企業局域網絡的工作過程是:網絡初步規劃→網絡硬件選型→網絡施工→配置網絡和架設網絡服務→接入Internet→網絡安全與運維管理。根據這一過程,設計一個小型網絡,再根據網絡工程將其分成7個子項目:小型企業網絡規劃初步;網絡硬件選型;網絡施工(虛擬網絡環境/架設部分網絡);架設網絡服務;接入Internet;網絡安全與管理;網絡系統設計。
如何實現各子項目呢?我們同樣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基本思想,將每個子項目劃分為若干個單項任務。具體劃分是:小型企業網絡規劃包括使用Visio軟件繪制網絡拓撲圖、思科模擬器(Packet Tracer)的安裝及使用、用思科模擬器配合抓圖軟件繪制網絡拓撲圖三個任務;網絡硬件選型包括雙絞線的制作、網卡的安裝與配置、路由器與交換機三個任務;網絡施工(虛擬網絡環境/架設部分網絡)包括Virtual PC安裝及服務器端及客戶機端操作系統安全、架設兩機互聯網絡、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配置、VLAN的劃分與實現、架設WLAN五個任務;架設網絡服務包括Active Directory安裝與配置、DNS安裝與配置、DHCP安裝與配置、WWW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FTP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郵件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六個任務;接入Internet包括網絡命令及網絡故障診斷、常用的局域網接入Internet方法兩個任務;網絡安全與管理包括系統自帶的安全管理工具、計算機網絡安全措施兩個任務;網絡系統設計包括初級網絡設計、小型企業網絡設計兩個任務。
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決定課程考核目標 在進行課程考核方案設計前,首先要明確該課程的考核目標。課程的考核是通過有效的方式來檢驗學生對課程教學目標的接近程度,而課程目標是由該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定位來決定的,因此,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最終決定課程的考核目標。
過程性評價能較好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 對學生項目完成情況的評價是項目教學法的重要環節。針對所給出的項目,教師應根據課程教學大綱設計出相應的評價方法和標準,使其能夠客觀,公正地對學生的學習成果給出評價。評價方法可采取階段性評價與目標性評價相結合,分階段、分目標地給出評價結果。除了對學生的學習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外,教師還應在教學項目完成后及時進行總結,對項目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考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細致分析和研究,及時完善項目內容及考核方法,為下次教學積累經驗。
高職《網絡技術基礎》課程過程性評價案例 根據以上設計的項目及課程目標,設計高職《網絡技術基礎》課程的過程性評價方案如下。第一,在評價內容方面。(1)各單項任務的完成情況。這里的單項任務應來源于生產工作實際,并能體現本門課程的知識和技能。如繪制實訓室網絡拓撲圖;雙絞線制作(交叉線)一根;CIDR的實現;路由器基本配置操作;DNS服務安裝與配置;通過路由器接入Internet;安裝配置CCProxy代理;ACL設計與配置;初級網絡設計等。(2)到課率。到課率是大多數學校經常強調的指標之一。它反映的是學生參與本門課程的時間度量值,但它并不包括學生參與本門課程時間的全部,最明顯的是自習時間。此外,學生直接或間接參與的社會活動中,都有與課程相關的知識。因此,對到課率的評價應采用相對比較寬松的尺度,在評價量化時,比例不宜過大。(3)任務完成率。任務完成率是從統計的角度考查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它是對到課率評價中不合理部分的糾正。因為有的學生可能會因為各種不可避免的原因而不能到課,但是他可利用自習時間或其他可利用的時間完成任務。只要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了課程中設計的各項任務,則該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就實現了。此種情況下,我們沒有理由說該生這門課程不合格。(4)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態度、表現。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態度、表現,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學生思想品德的直接表現。因此,此項評價是課程評價內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第二,在評價方法方面。評價方法是對評價內容的檢測方式。不同的課程、不同的評價內容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評價方法的設計應能反映評價內容的掌握程度。高職《網絡技術基礎》課程的評價方法可采用由該課程的專家、教研室成員等組成考評小組,制定單項任務完成情況的評價細則,由任課教師具體執行評價的方法。評價可采用百分制,將分值按某種權重方式分配到項目評價(具體到各單項任務,權重可取70%)和基本素質評價(包括到課率、任務完成率、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態度表現等,權重可取30%)。第三,在課程成績認定方法方面。課程成績的認定,可直接取百分制的評價結果,也可將評價結果折合為學分或優、良、及格和不及格等。
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課程是高職高專計算機及其相關專業學生應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礎課程,由于教學目標及教學對象的差異,普通高校的教學方法并不適合高職高專教育。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就是較合適于高職高專教育有效教學方法之一。應用該方法,需要了解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出源于生產工作實際的項目任務,同時,需要設計出適合的考核評價方式 (如過程性評價)。教學實踐證明,只要項目任務設計適當,考核方式合適,就能很好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較好地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0-15.
[2]李霽.談職業技術學院校本課程開發與利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33):64-65.
[3]胡建華.高等教育強國視野下的高校人才培養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1-5.
[4]吳光林.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74-75.
[5]唐曉文.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法在Flash教學中的應用[OL].[2011-06-10].http://hjc.sdedu.net/jyw/Article.asp?ID=2191.
[6]路海萍.課程項目化:高職院校課程改革走向的選擇[OL].(2009-09-07).[2011-06-15].http://www.tech.net.cn/web/ articleview.aspx?id=2009090700028&cata_id=N124.
[7]李學鋒.基于工作過程導向開發高職課程的“3343”模式[OL].(2008-10-08).[2011-06-15].http://www.tech.net.cn/web/ articleview.aspx?id=2008100800003&cata_id=N124.
G712
A
1672-5727(2012)05-0097-02
尹建璋(1957—),男,湖北大悟人,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高級講師,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信息系網絡技術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技術與高職教育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