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卓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西港路小學)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造思維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和基本任務,也是小學生素質教育的核心。那么,怎樣才能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達到創新教育的目的呢?在此,筆者談談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創新教育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培養富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學生,是知識經濟時代對每個教師發出的呼喚,也是當今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填鴨式”教學不但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使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生的創新意識扼殺在萌芽之中。因此,要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合作式和任務型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問題產生疑問時,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這時教師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簡單的方法,莫過于自己了解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學生佩服并得到暫時的滿足。但這樣只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思想。若教師為了讓學生“創新”,不管不問,聽之任之,放任自由,則學生“眾鳥亂飛”,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亂想”。達不到真正的創新,而學生也會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如教師注意的是先“扶”著學生去探索知識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去摸索,教師只在必要時作適當的引導。則不但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靈活,還會讓學生在探索中實現質疑的飛躍,以求創新精神的培養。我們可以在新課教學后,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維、想象,敢于質疑、釋疑,提高自己善于獲取知識的能力,使他們能夠著手發現、認清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導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進行再次發現,如讓學生對學過的課文進行簡單的改寫、續寫等。當然,在剛訓練時,教師要作一定的指導,“扶”著學生學習,在學生對知識掌握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即可“放”手讓學生去獨立完成。而在這一過程中,只有當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都不能很好解決時,教師才作適當的點拔。
巧設問題情景,使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條件和實踐活動等能使學生產生驚訝和疑問,從而使學生渴望從事學習活動,進一步探究問題的答案。成功的問題情景,使學生產生一種知識的“缺陷感”和“饑餓感”,這種感覺能使產生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師要首先提高自身素質,多渠道進修,大量閱讀,拓展知識結構,不斷研究《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知識,備課要做到備教材和備學生的和諧統一,設計問題要少而精且巧妙,小到對課題、詞句的質疑,大到對主題的質疑,讓學生產生探究愿望并付諸實施,激活學生對知識的“饑餓感”,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在現行語文教學中,有這樣一種現象:相當一部分學生上課記筆記,提問看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后忘筆記。這種學習習慣,凝固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呆滯,缺乏靈活性,語文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特點,經常引導學生對某些觀點、理論等問題進行爭辯,教給學生思維方法,既有求同思維,又要有求異思維,使學生思維真正活躍起來。
繁瑣分析,把生動感人、充滿情趣的課文肢解得支離破碎,使語文教學失去了情感、情趣和魅力,這樣違背了語文教學的特點,也違背了兒童學習的規律。在閱讀一篇語言文字材料時,老師提出“讀了這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這樣一個問題后,放手讓學生自己翻閱工具書,查閱有關資料,認真地閱讀思考,梳理好自己讀懂的內容;再提出“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懂”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仔細的閱讀思考勾畫和記錄疑難問題,做好和同學交流的準備。不是有人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當一個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如果能夠聽到一個個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以后對閱讀材料的不同理解和感受,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嗎?
評價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評價不應只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的提高,而更應該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的每個方面,師生共同擦出創新思維的火花,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創新精神的培養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要以激勵為主,要盡力為學生鋪設學習成功的階梯,提供學習成功和探索創新的機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如果能對學生每一點一滴的進步給予支持和鼓勵,則更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
善于從新的角度運用原有的知識,善于同中見異,異中見同,善于發現事物現象與問題之間隱蔽的聯系,是創造性思維的特征。多角度思考要淡化教材的權威性,增加學生的個性思維和另類思維。如果囿于教材的邏輯,那創新就會受到束縛。比如,《田忌賽馬》中,孫臏通過調換馬的出場順序,最后戰勝了齊威王,表現了孫臏的明察秋毫,機智聰明。如果換個角度,結合現代體育競賽去看孫臏,他就有“弄虛作假”的嫌疑。以現代比賽的規則讓他們再賽,田忌必輸。再看齊威王的馬,那么有實力,輸得多冤呢!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教學策略,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問題解決和決策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語文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創新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構建旨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及其對應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的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與表達。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