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穎
(秦皇島市第三中學)
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技巧
◆蘇穎
(秦皇島市第三中學)
從持之以恒,堅持給分式提問、巧用成語及順口溜,提高學習興趣、善用趣事及數據點綴課堂、適當改編教材,降低學習難度、凸顯學生的主體,角色轉換五個方面,對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技巧進行了探討。
生物有效課堂教學課堂提問
生物是自然科學中滲透最廣、作用最大、涉及面最寬的科學,是與人類生活、生存關系最密切的學問。中學生物學教育肩負著為祖國培養生命科學技術隊伍的后備力量和提高全民素質的雙重任務,其重要性不低于數、理、化。然而,由于中考不考生物學,有不少學生輕視生物學習,甚至把生物課看成負擔。在此情況下,要想大面積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必須在提高課堂效率上下功夫。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長期以來,我國教學者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傳統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而在教學中教師的重要作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動機和思路,發揮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課堂提問作為組織教學、啟發思維、提高理解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因而在目前教學中顯得越來越重要。
給分式提問是構建學生學習過程評價記錄表的一部分,是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與否、圓滿程度、理解層次給以評價,作為學分評定的一部分。給分式提問,分幾個方面:學過內容的回憶提問、課上理解內容的提問、強調內容的提問、拓展內容的提問、課后的應用提問。這樣可以讓學生課前認真復習、預習,課上專心聽講,課后深入分析總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進學生的表達能力,增進戰勝困難的動力。
但應注意的是,要依學生程度來發問;問題必須事先設計其順序;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至少三秒;答對的學生給予贊美,答錯的給予鼓勵并再給機會。這種方式長期堅持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古人對各種生物現象的耳濡目染留下了豐富的詩詞、成語等,這種凝聚了一定生物學意義的精煉詞語,若結合到教學中加以分析、引用,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奮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如“落葉歸根”,印證了腐生菌類對自然界的重要意義。又如,“弱肉強食”,高度概括了生物種間的捕食關系,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更形象地描述了一幅食物鏈的生動圖景。再如,一些諺語“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還可以編一些順口溜,如可把有絲分裂的過程以三字經的方式呈現出來:“體細胞,要增殖,用妙招,辨時期。兩復制,結果異,做準備,在間期。紡錘現,質變體,核分解,唯前期。著絲點,紡錘牽,赤道列,斷中期。點斷裂,分兩邊,姐妹離,知后期。壁再生,體轉質,核再生,到末期。一變倆,倆變四,分裂完,方是時”。這樣的生物課堂會更加豐富多彩。
例如,在介紹“遺傳”時,以ABO血型為例,讓學生分析自己和父母的血型,若只知其中任兩人血型,試推出另一人可能的表現型。學生們頓時興趣高漲,認真地完成這項“工作”。趁此時機,再由淺入深,層層分析基因組合的特點和結果,同學們聽來饒有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又如在講授遺傳病的內容時,介紹達爾文、摩爾根的婚姻悲劇,讓學生更真實地理解到近親結婚的害處,等等。
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適當引進、穿插一些數據、實例,提高課堂效率。如在講到DNA分子時,可列舉“人體一個細胞中的DNA分子首尾相接,長度可達2米;把人體全部細胞中DNA分子相連,等于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又如,講到內環境時,可舉例藏足人臉部的“高原紅”,是因其血液循環系統與生活在低海拔的人相比,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快,這樣就增強了血液向組織輸送氧氣的能力,盡管藏人血氧飽和度只有低海拔人的80%,但依靠增加血流速度,組織并不缺氧。所以出現了紅彤彤的臉蛋,這也是生物適應環境的一種體現。實踐證明,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若能恰當地將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寓教于趣,寓教于樂,便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強烈地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知識的消化和吸收。
把生物學上一些抽象的知識情節化、故事化,對學生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如果能恰當地融入課堂,枯燥的知識一下子就變成了活躍的音符。比如,在“有絲分裂”的教學中,我進行了大膽嘗試,以小故事的方式呈現出教材內容。以染色體自述形式,描述整個有絲分裂過程,題目為:我這一輩子——染色體變形記。學生頓時振作起來,像聽長篇小說一樣,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下情。這樣,難懂又抽象的知識就在潛移默化中被學生印在了腦海中。課后,有的學生也都嘗試著寫了許多不同的版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些不太復雜、難度偏低的知識,讓學生當老師,同學們既新鮮好奇,又躍躍欲試,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又能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難度、易混點等。也可學生出題,教師答題,激發學生探索興趣。這樣有利于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使之主動積極地運用知識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讓學生在具體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過程中有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把學生從被動的地位中解放出來。這樣能促進學生積極聯想,豐富想象力,訓練思維力,熱烈討論可使教學民主化,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的課堂一定是高效的課堂。
總之,通過以上方法的綜合運用,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生物課堂效率明顯提高,也讓學生真正地愛學生物。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鍛煉,使生物教學成為“愉快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