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杰 梁東科 韋秋英 李濤 張炳東
多媒體教學結合傳統教學在臨床麻醉教學中的應用
涂杰 梁東科 韋秋英 李濤 張炳東
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學;臨床麻醉;教學效果
臨床麻醉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高等醫學院校麻醉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在臨床麻醉學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將接受大量專業臨床知識,熟悉各類手術的麻醉方法及麻醉管理,為今后走向臨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傳統的臨床麻醉教學多使用填鴨式教學,講授以口述和板書為主,內容抽象、枯燥,理解較困難。隨著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方泛應用,以其獨特的聲、光、色及動畫等多維度效果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全新的變化,深受學生的歡迎。因此,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方法有機結合,成為當前教學工作的逼切任務。
臨床麻醉教學的特點是:①教學內容多、知識面廣。教師需要講授相關的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診斷學等基礎學科的知識,并重點講解各手術專科患者的病理生理特點及麻醉處理[1]。②學生的基礎醫學知識參差不齊。部分學生雖然學了幾年醫學基礎知識,卻學不得法,底子薄弱。在這種情況下,講授內容過深,基礎差的學生無法接受;過淺,基礎好的學生又不感興趣,因材施教有一定難度。③操作實踐性強。麻醉學是一門操作實踐性學科,教學中要多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熟練掌握動靜脈穿刺置管、氣管插管、硬膜外穿刺置管等技術。單憑書本上的文字描述和簡單示意圖,學生常常一知半解,而教師也無法在課堂上親自示范。
傳統的臨床麻醉教學模式特點是:①教師教講授重點、難點,學生帶著問題看書,強調知識點的記憶。②教師將學生帶入臨床見習,結合具體的病例進行理論講授,同時進行相應的實踐指導,使抽象的理論變得直觀,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有機的聯系在一起。③通過臨床典型病例的討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
多媒體教學的特點是:①生動形象傳統教學多依賴教師的板書和言語來傳遞信息,方式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多媒體教學在教師對學生講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運用了文字、音頻、視頻、圖像和動畫等豐富的手段,生動而直觀地呈現課堂教學內容。以臨床麻醉工作中常常實施的深靜脈穿刺術為例,傳統教學模式基本用語言描述,用板書和掛圖解釋,比較枯燥乏味,而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深靜脈的解剖層次、動靜脈毗鄰關系、穿刺的進針角度和路線轉換成圖文并茂、視聽結合、情景交融的教學方式,增強了教學感染力。②信息豐富多媒體教學省時省力,可幫助教師拓展授課內容。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多用板書或口述的方式進行講授,導致講解一個章節至少要用2~4個課時,多媒體教學改變了這一局面。教師在課前可將需要板書的內容制作成幻燈片,上課時只需輕點鼠標而無需花費寶貴的課堂時間用于板書[3]。教師有更多的時間介紹與臨床麻醉有關的基礎理論、國內外研究進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通過圖片、動畫、麻醉手術錄像等使內容更加豐富。③病例充足 多媒體教學解決了臨床中難找典型病例的情況在臨床麻醉工作中遇見的典型病例,如麻醉前評估可能插管困難、飽胃患者行全身麻醉等,在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的情況下進行臨床示教錄像,解決臨床見習時典型病例不足的情況。對于臨床麻醉上一些罕見病例、高難度插管穿刺等均可攝制成影像,同時對實驗室檢查及其他重要資料進行數碼保存,為教學及科研提供原始數據。
多媒體教學對教師或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新鮮事物,但它的作用不能被過分夸大。多媒體只是教師授課過程中的一個工具,不能完全取代教師的作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感情交流,教師的啟發式提問,教師對學生表現的評價及鼓勵等,都需要依靠教師的語言而不是依賴多媒體來完成。多媒體教學的使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提高電腦應用能力,熟悉電腦硬件的操作和軟件的使用,才能制作出優秀的課件。
綜上所述,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使臨床麻醉的教學更加直觀、生動、靈活,最大程度的發揮兩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值得進一步推廣。
[1]房明.如何提高麻醉學課堂教學質量.中國實用醫藥,2007,2 (12):124.
[2]雷元衛.病例教學法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中國實用醫藥,2011,6(19):259-260.
[3]鄭麗麗.淺談多媒體在微生物檢驗教學中的應用.中國實用醫藥,2011,6(20):270-271.
530021 南寧,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手術麻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