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亮 舒彤 孫娟 吳薇 陳麗仙
對研究生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探討
黃亮 舒彤 孫娟 吳薇 陳麗仙
目的根據當前研究生教育的現狀,我們對研究生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進行探討,方法
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完善便捷的研究生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結果 運用這個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生質量,結論 建立了適應教學需要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研究生教育;質量監控體系:信息技術
研究生教育屬于最高層次高等教育,是為培養高級高素質人才和發展科學技術服務的,目的是培育高層次創新人才。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研究生教學質量直接影響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更左右著國家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因此研究生教學質量受到社會普遍關注。如何對現行研究生教學質量進行科學合理的監控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
科學合理的研究生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以教學質量為目標方針,既遵守特有的人才培養規律,又能對教學工作起到有力的監查督促作用,避免教學過程的主觀放任自流,規范教學過程,約束教學行為[1]。完善的研究生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主要由三個系統構成:質量管理系統;監控督導系統;信息反饋系統。
質量管理系統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活動。實現質量管理的方針目標,有效地開展各項質量管理活動,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這個體系就叫質量管理系統[2]。直接影響或決定著研究生培養質量監控體系功能的發揮,可分為決策審核系統和行政管理系統。
為了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實現教學質量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要在加強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積極落實教學質量管理制度:①堅持每周教學工作例會制度。②落實教研室主任聽課制度和教學觀摩制度。③堅持教學檢查與考評制度。④落實教學激勵、教學事故及違紀處理制度。⑤制定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制度。
監控督導是按照嚴格的科學程序,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評估、監督教學研究活動。嚴格監控研究生培養各環節的督導工作:
首先規范研究生的基本入學的條件;規范入學考試制度,并有體格檢查。由二級或三級學科的導師組制定考核題目,堅持理論考試與實踐考核并重的原則,對考核成績綜合評分。把住招生質量的入口關。
其次建立研究生培養各階段的考核制度并規范各階段的考核制度,著重從課堂、教學、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論文中期檢查、學術活動與學術交流、學位論文質量與論文答辯幾個方面入手。嚴控期中、期末考試關,同時增加實踐課內容,由考核導師組,集體評議,考核要根據《衛生部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大綱》,制定各專科《臨床專業研究生輪轉出科考核規范》,明確規定本專科輪轉后需掌握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常規,使研究生學有目標,習有成效。
要準確地收集有關研究生培養質量活動、人才市場需求等各種信息并及時反饋給決策部門。這樣,存在的質量問題也才能及時發現,并被及時研究對策予以解決。因此,必須建立一個立體式全方位的信息反饋系統。科學合理的教學信息反饋系統包括規范化的學生評教活動;常規教學檢查和專項教學檢查活動;定期向用人單位發放研究生質量跟蹤調查表,調查、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反映和評價。對于采集來的大量的調查表及數據進行有效的處理,所以,在教學質量信息反饋系統的建設中,特別要加強對信息進行科學處理工作的建設,借助現代教育科學理論和先進的技術方法,剔除無效數據,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及有效性。反饋信息可根據信息適用的不同范圍,向全院或教研室或個人進行反饋。
目前,各研究生管理部門越來越多的通過計算機管理手段對研究生進行管理,涉及學籍、選課、選題上報、學位論文提交、信息通報等各個環節。通過計算機網絡管理,管理人員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人員把精力集中于如何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等更為重要的問題上來[4]。
研究生質量督導信息也可通過計算機的聯網功能,使督導工作更先進,更暢通。利用計算機遠程聯網功能,可以使督導活動不局限于現場,通過網絡傳輸,將課堂、教學查房等教學活動實時傳播給專家,也可將督導專家的點評等通過網絡形式反饋給一線教師,從而擴大了督導的范圍以及便捷性,節省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
信息反饋還體現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學位論文進行學術檢測上。學位論文的質量直接反映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只有建立學位論文雙盲抽查評審制度以及學術論文學術不端檢測制度才能正確評價出研究生的論文質量。傳統上可借助于計算機網絡環境,使專家通過網絡信息直接對論文進行評閱,填寫評閱意見;如今,還可利用學術不端檢測系統,對研究生的論文隨機抽樣,通過系統檢測對選結果進行分析,評測論文是否存在學術不端,并向相關人員進行通報。
培養高質量的研究生是研究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和構建教學質量的監控體系,并貫穿于整個教學工作,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務[5]。由質量管理系統、監控督導系統、信息反饋系統構成的研究生培養質量監控體系是一個有機整體,只有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將三者緊密聯系、從分發揮各自作用才能保證保證研究生質量。面對改革、創新與發展的重任,我們要通過建立、實施研究生教育質量監控體系,進一步完善培養和激勵機制,提高研究生的素質、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的條件[6]。
[1]肖念.影響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主要因素分析.江蘇高教,1999,(4).
[2]楊同毅.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保障有關質量問題的探討.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9,(3).
[3]胡曉敏.研究生培養全過程質量監控與督導工作.高教教育,2007,9:132-133.
[4]姚曉紅.研究生培養質量監控體系中的網絡信息化管理.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3,6:35-36.
[5]趙卿敏.我國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0,(5).
[6]龍朝茹,劉篤喜,王爭鳴.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與監控體系研究.西北工業大學學報,2001,3:69-71.
510405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再次監控病歷質量,將研究生的病歷書寫納入了醫療文書質控系統,按《病歷書寫規范評分表》進行評分,并錄入計算機數據庫。分別按平時考核、出科考核和病歷平均評分綜合評定,并結合畢業臨床實踐技能考核,如不合格者將不能進入答辯程序。
最后鼓勵臨床科學研究,鼓勵研究生選擇密切聯系臨床實際的課題進行科學研究,著重培養科研思維方法和動手能力的訓練,培養一定的臨床科研能力。
針對研究生教學督導工作出現的問題,學校可借助本科教學督導中的成功之處,制定《研究生教學督導工作條例》,明確督導的目的及工作職責,提出教學督導的工作要求。
學校建立課堂教學、實驗教學、畢業設計(論文)等各教學環節的督導指標體系,并根據督導專家在檢查過程中反饋的意見不斷修改,提高評價的科學性、準確性;
督導專家庫由各院校專家組成對研究生培養各環節進行督導,將督導組按學科專業分組,發揮專業特長,使“督”更權威,“導”更有力。督導組長根據督導結果寫出督導工作小結,由院系或者學校召開督導工作總結會議,全面總結一學期教學督導工作,促進教學工作的改進。
改進督導方法,督導專家及部門需加強與任課教師和臨床老師的溝通,及時向其反饋意見和建議,消除其逆反心理,重點解決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使教學督導針對性更強,效果更明顯,使從對單個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發展到對全體教師整體教學水平進行評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