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齊榮
心肺復蘇后常發生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如何提高腦復蘇的成功率是臨床亟待解決的課題之一,我院采用川芎嗪靜脈滴注,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行心肺復蘇患者164例,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47.3±15.2)歲;男88例,女76例。患者進行心肺復蘇的原因有:冠心病84例,急性心肌炎35例,農藥中毒25例,電擊傷12例,溺水8例。將全部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82例。兩組患者從性別、年齡、心肺復蘇原因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在心肺復蘇開始時對照組患者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觀察組患者給予川芎嗪2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使用10 d。治療后檢測兩組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栓素B2(TXB2)水平,并根據患者意識和神經功能恢復評價臨床療效[1]。
1.3 療效標準 顯效:意識完全恢復,記憶力、智力恢復正常;有效:意識明顯改善,記憶力減退、智力降低程度輕,生活可以自理;無效:意識改善程度達不到有效標準,呈植物狀態甚至死亡[2]。
1.4 統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血中SOD水平為(488.75±112.78)kU/L,明顯高于對照組(449.21±109.12)kU/L;MDA水平為(94.31±29.55)nmol/L,明顯低于對照組(114.57±33.09)nmol/L;TXB2水平為(188.01±30.88)ng/L,明顯低于對照組(228.99±41.28)ng/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顯效19例,有效34例,無效29例,總有效率64.63%;觀察組患者顯效26例,有效43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84.15%。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及時正確的心肺復蘇是臨床搶救心搏驟停患者的常用方法,大多數患者心肺復蘇后心跳、呼吸可得到恢復,但有許多患者會發生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損傷產生氧自由基損傷、脂質過氧化,導致血小板活化、血栓素升高,最終導致腦部微循環和能量代謝障礙、腦細胞障礙,腦細胞內鈣超載,白細胞在缺血區發生浸潤和黏附,使腦細胞凋亡。輕者引起智力減退,重者甚至變成植物人或死亡,目前臨床上至今尚無確切有效的腦復蘇手段[3]。
川芎嗪是從中藥川芎中提取出一種生物堿類單體化合物,目前動物實驗研究較深入。已有的實驗研究證實:川芎嗪可明顯改善大鼠、家兔等動物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對腦細胞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4]。近年來,許多學者將川芎嗪探索性應用于臨床,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5]。
本研究結果表明:川芎嗪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質過氧化,減輕心肺復蘇后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早期應用可改善患者的預后。
[1] 王曉楊.川芎嗪與心、腦缺血再灌注研究進展.河北中醫,2005,27(6):478-480.
[2] 張輝,董建鋒,趙秋振,等.川芎嗪對腦缺血再灌注皮質神經元生存素表達的影響.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07,16(6):681-685.
[3] 馮保健,馮燕,羅旭鋒.川芎嗪對有機磷農藥中毒心肺復蘇后急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5,12(2):94-96.
[4] 李慶安,方明,齊晶晶.川芎嗪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臨床研究.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0):1177-1178.
[5] 舒冰,周重建,馬迎輝,等.中藥川芎有效成分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中國藥理學通報,2006,22(9):1043-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