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漢明
遵醫囑是患者獲得醫務人員救治的主要途徑;處方是醫務人員救治患者的治療憑據,也是藥師為患者配藥的依據,處方用藥的合理性與患者的健康權益息息相關,是不容忽視的。因此,為了加強、規范臨床用藥的正規和合理性,我院開展了針對加強處方點評,規范臨床合理用藥的處方用藥監督點評管理活動,對于院內存在的處方用藥不規范的問題,經統一匯總后向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及抗菌藥物管理小組、臨床科室及相關個人進行反饋并提出了整改意見。
自改革開放30年以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和制藥工業水平的不斷發展也因受市場化因素的影響至藥品使用過度的問題日益明顯。其解決這一現象方法中實現規范臨床合理用藥是重中之重。運用處方點評、超常預警、藥師審方及對不合理用藥實施監督干預可切實提高醫療機構的合理用藥水平,讓患者受益。
2.1 資料來源 隨機抽取我院2010~2011年的每月4 d內門診處方;每月住院病歷25份,共計為門診處方6029張;住院病歷300份。
2.2 點評標準 以《處方管理辦法》、藥品說明書、藥理學、《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的通知》、文獻資料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藥品使用管理的要求等為標準,對處方、病歷進行深層分析點評。
共查出130張不合格處方,處方合格率97.84%,存在150處用藥不合理問題,占所查處方的2.49%;10份問題病歷,其中有2份聯合用藥品種多于5種以上,8處用藥不合理問題。
對其以上處方抽查中出現的相關問題,按照我院藥物治療學委員會提出的相關解決意見,制定出一系列加強醫師用藥行為干預,規范臨床合理用藥的策略。
4.1 醫院領導重視,健立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婦幼臨床用藥管理工作,我院根據自治區、市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于今年提高了處方點評工作強度,建立了以規范臨床合理用藥為主旨的婦幼用藥管理工作方向,成立了我院婦幼臨床用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針對我院處方臨床用藥展開嚴密的監督指導工作。
4.2 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宣傳活動,提高醫務人員合理用藥的主觀意識。
首先,組織各科專家、藥師,對全院醫、藥劑人員進行不同重點、不同層次的工作培訓,把藥物治療學,《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臨床合理用藥知識、《處方管理辦法》等作為重要的學習內容,實施全員性培訓推廣。
其次,在完成相關培訓后組織各科室醫務人員進行相應的知識測試,致力于全院考試合格率達100%。
再次,利用醫院內網、宣傳欄進行相關的婦幼藥物知識宣傳,藥劑科臨床藥學室要定期公布藥學資訊,發布新藥品的詳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的分析、不合理用藥處方分析討論、藥學動態及典型藥害事件等報道,對全院進行合理用藥引導。用倡清廉、反商賄、醫風醫德行為規范等條例對全體醫務人員進行提醒教育。與此同時還要設立向患者提供安全用藥知識的“用藥咨詢解答”窗口等各種不同的宣傳方式,以確保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4.3 加強臨床用藥管理,推行規范整治工作。
第一,為規范臨床合理用藥,明確規定各科室門診藥品的使用比例,定期進行門診藥品使用比例統計,匯總至財務部門進行審計,對其中超比例用藥的科室和醫師按規定進行相應處罰。對違規處方和醫師進行通報,并采用教育批評、離崗培訓等處理方式;將處方點評結果納入相關科室和其工作人員績效和年度考核參考指標中,按規定進行相應獎罰;將處方點評匯總結果進行分析和綜合評價,提出更高效的建議和改進措施。
第二,重視對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培養,《執業醫師法》、《處方管理辦法》、《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是規范醫務人員的從業行為、依法行醫的基本準則。作為一名醫者除了要不斷增強業務能力外,還應增強自身法律意識深度,降低職務性犯罪的可能性,加強和規范自己的醫療從業行為。
總之,我院處方點評工作制度實施以來,院處方合格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大處方現象明顯降低,臨床術期用藥更加合理化,醫療中藥品費用收比例逐步下降,合理用藥觀念日漸深入,對我院健康形象及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 費虹.費開揚臨床常用“對藥”經驗述要.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0,(2):140.
[2] 吳曉玲,謝奕丹.醫院處方點評模式的研究.醫藥導報,2010,2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