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小亮
高 安品牌之路 難度很大
■文/鄧小亮
自2007年高安市政府開始大力招商引資以來,高安陶瓷產業發展迅猛。經過數年的發展和沉淀,高安產區在全國各大陶瓷產區中已經有了較大影響力,產品逐漸被市場和消費者認可。
據相關部門統計數據,截至今年6月,高安產區投產的生產線已達140條。在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高安陶瓷產業也面臨著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如產能過剩、品牌弱小、產品結構單一、市場競爭無序等。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自主品牌、知名品牌缺乏,導致發展遇到了瓶頸。高安陶瓷究竟是否適合走品牌化道路?又該如何打造品牌?筆者就此問題與多位高安陶瓷界人士進行了交流,在這個問題上,業內仍存在著較大分歧。
一部分高安陶瓷界人士認為,目前,走品牌之路不僅勢在必行,而且時機已經成熟。高安陶瓷企業應抓住機會,投入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品牌打造。一位在陶瓷行業打拼十多年的職業經理人分析:高安陶瓷產區如果要有更好的發展和前途,就必須走品牌之路。他表示,目前,高安產區雖然面臨著產能過剩、無序競爭、價格體系混亂等諸多問題,但它們都能隨著產業的優化升級慢慢被消化掉。而要實現產業的優化升級,走品牌化之路是最佳選擇。
某陶瓷企業負責人認為,囿于目前的發展水平,高安陶瓷可能不會迅速走上品牌之路,但是只要用心做好產品和市場,將企業做大做強,到時候不僅積累起廣泛的消費者基礎和市場口碑,而且也有了足夠的實力,這時再去打造品牌,就會水到渠成。
另一陶企負責人表示,在這一輪市場“寒流”考驗過后,高安陶瓷產業在不久的將來必將重新洗牌。因為市場的低迷會加劇企業之間的競爭,一部分實力較弱的企業必然被淘汰;而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通過重組和并購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且變得越來越強。這樣,高安陶瓷產業通過市場整合完成重新洗牌和布局,必然會煥發出另一番新的景象。屆時,高安陶瓷產業走向品牌化將屬必然。
與前一種觀點不同,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高安走品牌之路是天方夜譚。一位企業營銷負責人認為,短期內高安要走品牌化路線的說法,顯得有點可笑。如果要走品牌化路線,首先要做到讓產品高端,然而在目前各項條件下,高安根本做不出高端產品。
無論是設備,還是生產工藝,高安陶瓷產品還遠遠達不到高端水平。另外,高安還面臨著原材料和市場的問題。目前,高安產區使用的原材料大部分質量不穩定,有時候甚至連正常的供應都成問題;市場更是相對較弱。眾所周知,高安陶瓷一直被定位為中低端產品,主要面對的是三、四級市場。這種情況的長期存在,使得消費者已經對高安陶瓷產品有了固化認知,并且在心里給高安產品打上了“中低端”、“三、四級”的標簽。企業改變產品相對容易,但要讓消費者改變已有的認知,卻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任何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都要以市場為導向,所以,高安陶瓷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以消費者對高安產品已有的認知為導向。從這個角度來講,要走品牌化路線,進軍高端市場,對目前的高安企業來說難度較大。雖然前不久高安產區的太陽和德美兩個品牌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標”的榮譽,但這只是個別案列,而且“中國馳名商標”并不能迅速轉化成企業的品牌價值。
嚴格來說,高安陶瓷產區發展的時間只有短短5年。在正常情況下,一個產業從發展到成熟需要幾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而高安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相較于全國陶瓷產業的歷史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短短的5年時間里,高安陶企的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經營模式、產品品質等都還相對落后,甚至部分企業還停留在簡單的賣磚層面上。因此,對于走品牌化之路,高安陶企要有足夠的耐心,也要有足夠的信心。當前,市場行情低迷,這對高安陶企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果能在壓力下和競爭中不斷改革和完善經營體制,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夯實渠道,把售后服務做到位,相信會贏得更多的市場美譽度和消費者支持,這既是為走上品牌化之路所做的準備工作,同時是走品牌化之路的具體實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