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淑娥
(河南省靈寶市第一高級中學,河南 靈寶 472500)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中的諸要素,包括學生、教材、教學方法和教師自身都在不斷發生著變化,而且,變化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復雜。作為青年教師,面對這些變化可能會產生一些焦慮,這實屬正常,但要在主觀上堅持以積極的態度看待自己工作對象和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對自己的變化要有比較清醒的自我認識和把握,努力探尋應對策略和方法。筆者認為,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是一個較好的、較根本的應對策略。
教師不只是一個職業,而是具有較強專業性的職業,教師群體應該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群體。近些年來,隨著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和實踐的不斷深入,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思想越來越為廣大教師所接受和認同,教師不再是傳統觀念中的教書匠,而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角色,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特點的知識密集型群體。青年教師若希望自己順利地進入這個群體,那就必須首先提升自己的專業科研能力。具備較強的專業科研能力是促進青年教師自身專業化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和動力。教育科研能力包括內容較多,不僅包括一般意義理解的以研究教材教法為核心的能力,還要包括研究學生的能力、研究專業發展趨勢的能力、研究專業特殊規律的能力,以及研究自我特點和發展的能力等。
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也是教師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前提條件。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師更加了解和理解教育諸要素,對學生、教材、教學方法以及教師自己都有更深入的研究,研究其現狀、特點、發展變化規律等,這些當然需要自身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來支撐和推進。缺乏專業科研能力的教師是根本不可能真正提高教育水平的。有些青年教師有依賴思想和習慣,總希望能依靠領導、師傅、同事的幫助完成教育任務,實際上,最后的結果不是不能完成任務,就是完成的效果不理想。教育水平的切實提高從根本上說是依靠教師自己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完成的,對教育工作沒有足夠的熱情,沒有足夠的自主科研能力是不可能實現的。
做好一名專業化發展順利且持續的教師,要具備完善的教育人格。作為擔當社會成員教育者的角色,其實是整個社會發展的引領者。將教師的社會地位放到如此高度,就要對教師這個專業群體嚴格要求。作為這樣一個重要的社會群體,不僅要表現出專業化的特征,較高的專業工作水準,還有一個重要方面是應該具備完善的專業人格。做教師的人,不僅人格要健康,還要具備較為完善的教育人格,教育人格與一般健康人格有很多相同之處,但也有其特點。例如,在人格的理智性、開放性、堅韌性、穩定性等方面,教育人格更為突出。這是教師專業特點和專業發展的需要。青年教師如何對教育人格和自身人格特點有更深刻的理解,如何在實踐中盡可能縮短自我人格特點與教育人格特點的差距?也必須通過提升自己教育科研能力這個途徑實現,特別是要學習和提升對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進行專業研究的能力。這種對自我特點和發展的專業研究主要依靠自己才能實現,外在的幫助和支持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
青年教師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主要障礙來自主觀和客觀兩大方面,而且兩方面的作用往往相互聯系在一起,不容易分清。任何問題的解決都是要盡可能找到和抓住其主要原因,即使很難分清主次,也要人為地確定一方面主要原因,然后逐步再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使主要問題真正原因逐漸顯露出來。青年教師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分析主要障礙時,也應該依照這樣的思路考慮問題,不必猶豫和糾結。
主觀性障礙來自人的自身因素,例如興趣、態度、性格等。有的年輕人對教師這個專業群體的觀念不正確,對專業工作的態度不端正,這當然會直接影響其科研能力的提高;客觀性障礙來自客觀環境和條件,例如,教師培訓的機會少,管理松散,制度不嚴,教師發展規劃不健全等。
主觀性障礙的主要表現就是青年教師對提升自我教育科研能力不積極,不主動,并缺少改進的熱情。有的基層學校的研究者認為,[1]青年教師存在的不足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仍處在形成時期,心理充滿許多矛盾和沖突;許多青年教師任教以來很少看教育理論書刊,很少寫有關教學法研究的文章或教學工作總結,教育理論相對薄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差,主要表現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實踐教學環節上;只重視課堂傳授知識,沒有把育人放到應有的位置。他們急需補充的是參加社會實踐、生產實踐的鍛煉……這樣的表述稍顯語重,但是,的確反映了基層學校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師的現實狀態。
絕大多數青年教師入職初期還是躊躇滿志并積極努力地投入工作,往往是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實際困難以后才出現消極懈怠的傾向。從一般的心理分析看,這些實屬正常行為和反應,如果青年教師始終沒有負面表現倒顯得不很正常。入職后的青年教師往往很快身陷實際工作的壓力和實際問題的困擾之中,沒有充足的思想準備,只有真實的壓力感受,或者說后者要比前者多很多,隨即產生一些情緒、興趣、態度甚至觀念的變化,這是情理之中的事。例如,來自學生和家長的壓力,青年教師容易因較大的思想負擔而情緒不穩定;來自領導的嚴格要求和同事業務上的顯性或隱性的競爭壓力,會使青年教師感到職業興趣低落,態度變得消極;來自家庭和現實生活的多種壓力,使青年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出現一些變化和不良傾向等。這些都直接導致青年教師產生精神負擔,從而產生畏難情緒。于是,青年教師更是無暇顧及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問題,大多都是滿足搞好眼前的教學,保持學生成績不太差就可以。
客觀性障礙的主要原因,往往是青年教師提升科研能力的實際條件不足,如經費、精力不足,相關管理措施、制度不完善或不合理等。客觀性障礙產生的原因往往帶有系統性、區域性和全局性。例如相對落后地區整體經濟發展滯后,教育投入不足,或者受區域發展落后的制約,有關的領導對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培養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等。
相比來看,客觀性障礙的原因比主觀性障礙的原因要簡單。而且,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雖然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狀況仍舊存在一定差異和發展的不平衡性,但是,目前的基礎教育領域的青年教師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整體條件較以前都大有改善,只要青年教師保持積極性,改變教育科研發展條件還是可以實現的。在筆者看到的不同地區青年教師教育科研發展的成功實例中,確實有不少主要是靠自身努力,克服客觀條件限制而實現的。
青年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主觀性障礙因素特別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它具有一些值得關注的特點:其一,具有隱蔽性。青年教師工作中的情緒、興趣、態度等的變化原因很多,表現很復雜,往往被認為與提升科研和其他業務能力關系不大。其二,具有持續性。很多學校領導認為,為青年教師改善了學習環境和發展條件,他們就應該很快能積極主動地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其實,問題沒那么簡單,青年教師的不良情緒、態度狀態往往可能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其三,具有復雜性。青年教師的精神壓力可能來自社會、學校、學生及其家長、自己家庭等多方面,并可能產生混合疊加作用,不能簡單歸因和處理。其四,可能的極端性。由于青年教師的年齡特點和不同個體自我意識狀況的差異,有可能出現極端的表現,對此,應該有充分的估計和防范意識。
所以,筆者認為,相比較而言,主觀性障礙應該是當前阻礙青年教師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主要方面,如前所述,其背后的原因來自青年教師多方面主觀不良心理狀態和傾向的影響。需要引起有關領導、學者,尤其是青年教師本人的足夠重視。青年教師的主觀性障礙問題具有復雜性、持續性等特點,相比教育科研能力本身的技術問題更難于解決。因此,向青年教師強調主觀性障礙,重點分析其原因是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的。
教師群體應該是一個專業化水平較高的群體,不僅要求專業教師具有專業技能,更要求專業教師具有專業精神。有學者認為,[2]教師專業化發展在完成了對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層面后,應快速跟進教師精神成長的境界追求,其基本策略是以閱讀為先導,以幸福為動力,以反思為基石,以此來構成以教師精神成長為核心的完整的教師專業化發展體系。筆者很同意這樣的建議。青年教師突破自身發展障礙的根本策略是樹立專業精神。教師專業的支柱和發展的主要動力不僅是教育技術,更是教育精神的追求。這就是平時我們講的“教師的良心”。教師的工作最終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這個培養過程是“人與人”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及其復雜,只依靠知識和技術是遠遠不夠的,起關鍵作用的更多是專業精神的支持。青年教師應該秉持的專業精神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奉獻精神、人本精神、科學精神、創新精神等,或者概括為“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
在樹立專業精神的大前提下,青年教師還要注意完善自己的教育人格。人格的概念不同于性格,內涵要比性格更豐富,也包括動機、興趣、態度等內容。雖然對教師的教育人格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表述,但是有些學者的表述很有特色。例如,朱永新認為理想的教師應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人;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人;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人;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人;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人。[3]青年教師發揚這些人格優勢會極大促進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這些也正是一個專業科研能力較強的教師專業人格的較好概括。
筆者認為,青年教師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要做到20個字——加強學習、鍛煉能力、增長經驗、創造條件、取得成果。這是在良好的專業精神和專業人格統領和指導下,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實踐思路。加強學習就是要強化教育科研相關理論知識和學科實踐經驗的學習;鍛煉能力就是要積極培養教育科研所需的調查研究、概括分析、溝通合作、組織協調等必要的實踐能力;增長經驗就是積極參與不同規模和難度的科研活動,注意不斷積累;創造條件就是始終保持開拓創新的理念,不等不靠,積極挖掘自身潛力,為自己的發展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取得成果就是要及時總結成果,以理服人,以實在的業績證明自己的發展和潛力。
[1]潘英局.促進青年教師成長的培養策略[EB/OL].遙田中學網站,2008.
[2]黃亮生.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境界追求[EB/OL].廈門教育信息網,2010.
[3]武漢實驗中學課題組.高中青年教師能力素質培養策略的研究[EB/OL].武漢教育信息網,2011.